关于小儿肛周脓肿根治术38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096 日期:2025-03-26 来源:论文网
作者:贾贺宽,贾莉,董海波,贾浙

【关键词】 小儿肛周脓肿;肛门肛管;手术疗法
  1 临床资料
  200208/200502唐山丰润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小儿肛周脓肿患者38(男29,女9)例,年龄最大2 a,最小22 d. 发病5 mo以内占2/3,发病时间最短3 d,最长7 d. 患儿取患侧侧卧位,用碘伏消毒肛周皮肤,铺无菌巾,用0.0025 g/mL利多卡因溶液1~2 mL,局部浸润麻醉成功后,在肛缘旁红肿区中央波动最明显处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血管钳扩开脓腔,使脓液溢出,用探针探查内口方位,而后将瘘刀伸入,在直视下经齿线内口处穿出,再切开近端皮肤及皮下组织. 清除脓腔内炎性坏死组织,延长切口,修剪两侧皮缘至内口,彻底清除内口处坏死组织并止血. 检查伤口无明显出血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压迫止血并引流,而后用纱布包扎固定[1]. 术后尽量控制排便次数,口服或静脉输液进行抗炎治疗,肌注维生素K1止血等. 密切注意观察局部渗血量及其它异常反应,如休克、虚脱、排尿异常等. 每次大便后即用温水坐浴,清洗肛门后换药,每日至少1~2次,直至创面痊愈. 本组38例患儿中一次性治愈36例,仅2例复发,根治率94.7%,无一例发生肛门肛管变形,疗程8~15 d,平均11 d,术后随访10 mo~2 a,均无肛门狭窄、失禁等后遗症,基本恢复了肛门肛管的自然形态.
  2 讨论
  小儿肛周脓肿主要由肛窦感染所致. 因小儿肛门括约肌张力不足,稍加外力,肛管易松驰,可直接观察内口所在位置. 一般情况下,探针从内口穿出时内口出血少或不出血,为找准内口重要标志,术中应从外口准确找到内口,并将脓腔及内口处炎性腐烂组织彻底清除,包括肛窦、肛瓣,肛腺及溃疡组织. 本组2例复发与术中未彻底清除内口和原发病灶有关. 术后半月内感染的肛窦又复发,经二次手术后治愈出院. 由于小儿无主诉能力,术后应注意观察局部创面出血、感染及创面组织生长情况,换药前用温水清洗肛门,换药时伤口用新洁尔灭消毒,而后将引流条松松地覆盖在创面基底,保持引流通畅,以利创面组织生长均匀. 肛缘外的创口不得过早愈合,以防影响肛管内创道引流[2]. 如发现部分创面长期不愈合或突然分泌物增多,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内口处理不当或脓腔内有异物残留,应予以及时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胡伯虎, 李宁汉.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A]//实用痔瘘学[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99-310.

  [2]喻德洪.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A]//现代肛肠外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204-20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