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在茫茫的云海中架起一条条彩虹,将相隔万里的人们连接在一起,使广袤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今,飞机凭借着快速、舒适、安全和经济等优势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这大大推动了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已经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世界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迅猛发展。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发展好支线航空事业就相当于发展好了航空事业的一半。在美国、欧洲的航空市场,整个航空网络中的大部分比例是支线航空网络。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内蒙古地区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构想、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需求释放、加强要素流动、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中小城市通达性。支线航空在我国航空出行中的需求增长迅速,在国家政策及地方政策的鼎力支持下,快速发展。支线航空在民航运输体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国建设基本航空服务的民航发展规划中也不可替代。我国支线航空发展的东风已经吹起,当前正是发展支线的良机。当然既是机遇,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外部环境竞争激烈,越来越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是传统支线航空的主要替代品之一。近几年,国际航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盈利能力大大下降,航空公司过剩运力投入国内支线市场,抢占了原本不多的支线航空市场资源,小型航空公司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许多支线机场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且地理位置偏远,机场配套的地面交通不便利。又或者地理环境复杂,飞行难度高,运力提升困难,客源不稳定。
......................
1.2 本论文的研究结构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的发展管理模式,剖析支线航空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就华夏航空公司对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探讨研究,总结经验。根据SWOT 矩阵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华夏航空公司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管理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1.2.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在相关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实施工作建议和看法,最后得出结论。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华夏航空公司介绍
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航空)是我国唯一一家长期专注于支线的独立航空公司,是支线航空领域的商业模式的先驱者。秉持“诚信、合作、创新、使命必达”的核心价值观,公司以“为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们获得更自由发展空间提供平等的出行权”为使命,最终领导世界级支线领域产业的融合。
华夏航空正式成立于 2006 年,先后在贵阳、重庆、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建立了五个运营基地,开通航线 80 余条,其中有 96%航线是支线航线,航线网络覆盖全国 80 余个机场,通过干支结合,将旅客运送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华夏航空选用庞巴迪 CRJ900NG 和空客 A320 作为主力运营机型,开启支线市场双机型运营模式。预计 2020 年底,华夏航空机队规模将增至 66 架,其中包括 CRJ900 型飞机 50架,A320 型飞机 16 架。
华夏航空以“一通达天下”为品牌理想和价值,秉承“小往大来,融汇贯通”的企业使命,立志于构筑“通达”的航空立体网络,公司自成立开始,至今已有11 年历史,始终奋斗于支线航空网络的建设之中,为完善我国交通网络做出巨大贡献。支线航空网络的建成,改善了三四线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加强了当地城市的航空通达性。华夏航空目前正在构建“通融”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各地政府、各地方机场共同合作,构筑一个各级城市之间互通互融的新型发展模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既能给当地居民提供更舒适、方便的航空运输,也能以航空运输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相关理论
1.安索夫的资源配置战略理论观点:
安索夫是美国国际大学的特级教授,著名的战略管理学专家。他承担任过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副总裁。1963 年离开实业界进入学术界。由于他的成果显著,获得“公司战略之父”的美誉。其核心理论是以环境、战略、组织这三种因素作为支柱,构建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2.波特的竞争战略观点:
迈克尔·波特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是目前世界上关于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同时,他还是许多一流公司、跨国企业的竞争战略顾问。他认为战略说到底就是在寻找高于平均的报酬。那么如何寻找这种报酬呢?通过竞争战略达到目的。
波特的著作《竞争策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优势三部曲。波特关于竞争战略要考虑的五种力量具有非常重视的影响。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曾说过,世界上几乎每一位 MBA 毕业生都记住了波特的五种力量。波特认为,企业在竞争中要考虑的因素不外乎五种力量,应该重点研究之:(1)新竞争者的加入(当有新人加入时,企业要做出竞争性反应,因为市场的利润蛋糕将被刮分)。(2)代用品的威胁。(3)买方讨价还价的力量(利润的升降)。(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力量(影响成本利润)。(5)现有竞争者的对抗力(营销、广告等策略)。这五种力量的合力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赚钱能力。
........................
第三章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 10
3.1 总体环境分析 .................. 10
3.1.1 政策环境 .................. 10
3.1.2 经济环境 ............... 10
第四章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内部环境分析 ................ 20
4.1 资源分析 ..................... 20
4.1.1 组织结构分析 ................... 20
4.1.2 人力资源分析 .............. 20
第五章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战略选择分析 .................. 32
5.1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 SWOT 分析结论 ........... 32
5.2 重点业务 ................ 33
第五章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战略选择分析
5.1 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 SWOT 分析结论
本文通过PEST方法对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迈克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其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又以SWOT分析方法分析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宏观外部环境中,对比于其他航空公司,华夏航空竞争力依然强劲,具有很大的机会;在内部环境分析中,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内部优势。因此,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外部机会大于威胁,内部优势大于劣势,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应实行增长型发展战略。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应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保持低成本战略和专业化发展战略来实现自身的增长型发展战略。上图为华夏航空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SWOT矩阵。
......................
第七章 结论
首先,本文对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详细了解了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的发展现状;其次,通过PEST分析了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迈克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最后利用SWOT矩阵分析了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提出了针对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工作的改进建议和方法。
通过上文的分析,经过系统的总结,我们可以知道:在宏观外部环境中,对比于其他航空公司,华夏航空竞争力依然强劲,具有很大的机会;在内部环境分析中,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内部优势。因此,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的外部机会大于威胁,内部优势大于劣势,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应实行增长型发展战略。华夏航空在内蒙古地区的支线航空业务发展应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保持低成本发展战略来实现我航司整体的增长型发展战略。将华夏航空的支线专业化优势和目前国家政策倾斜的优势有效的结合,利用支线航空市场竞争优势及品牌优势,以专营支线航空业务的思路来实现低成本发展战略,从而在内蒙古地区支线航空业务的发展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