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1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提出要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加快了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需求增长放缓是经济新常态。近些年来,国内建筑业竞争愈发激烈,成本透明化,利润率逐年下降等趋势,给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也倒逼建筑业加紧转型升级和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的步伐。“十二五”以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思,“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和非洲部分区域,将优先带动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2017 年 3 月份,《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将《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第二章“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全部删除。这意味着建筑企业走出去,不再受对外承包工程资质的限制,可以甩开膀子“走出去”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国家的规划纲要和对相关企业资质的变更既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又为中国建筑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积极走出去,也逐步获得了世界市场的认同,2017年 8 月份,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公布了 2017 年度全球最大的250 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其中 65 家中国内地企业入围 2017 年 ENR 国际承包商250 强榜单,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上榜的中国企业总体营业额为 987.2亿美元,总体市场占有率达 21.1%,与 2015 年相比增长了 5.4%。但是据统计,上榜的前十家中国企业平均国际化水平(国际营业额/全球营业额)为 30.5%,远不及前十外国承包商的平均国际化水平(74.4%)。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共有 6 章及多个小章节。第 1 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一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 2 章主要介绍了跨国公司的概念和本土化的内涵,并梳理了国内、国外关于跨国理论和本土化相关的理论研究。第 3 章首先介绍了 F 公司开拓安哥拉市场的里程。首先简要阐述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背景,以及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的概况,然后对 F 公司的概况、国内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阐述,进而详细分析了 F 公司进入安哥拉市场战略,整体描述了 F 公司开拓安哥拉市场的里程。第 4 章首先对安哥拉宏观环境作出了分析,安哥拉政局稳定状况、政府对企业的影响、执政党推行的基本政策等方面分析政治因素的影响;从安哥拉宏观经济情况和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当前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从安哥拉人口状况、消费水平及当地文化等方面分析社会文化的影响;从安哥拉的房建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其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结合 F 公司内部资源状况以及所具备的能力,使用 SWOT 工具,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诊断出 F 公司安哥拉本土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第 5 章根据前述分析的本土化战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 F 公司在安哥拉本土化战略的优化策略,采购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营销本土化,企业文化本土化。第 6 章主要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1.2.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以当前国际上的跨国经营理论、国际化战略理论、本土化经营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国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予以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本土化经营理论模型,并根据 F 公司的特点分别对跨国经营理论、国际化战略理论和本土化经营理论的适用予以探讨。
调查研究法:通过搜集 F 公司资料及安哥拉发展的详细资料,通过 PEST 分析工具对安哥拉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其内部资源,利用 SWOT 工具,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诊断出目前 F 公司在安哥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探索出的主要问题,为 F 公司未来在安哥拉的国际化业务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
第 2 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相关概念
2.1.1 跨国公司
本文的研究主体F公司即是一家跨国公司。关于跨国公司这一概念的界定,最早是由联合国在 1973 年《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中定义的:“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资产、工厂、矿山、销售基地等类型的企业”被称为是跨国企业。之后,联合国又在 1986 年发布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中,将跨国公司定义为:“跨国公司是指由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
国内也有学者对跨国公司进行了定义,范黎波、宋志红在其《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中阐述了跨国公司的概念,即“跨国公司是指由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的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行有效的影响”。
更形象的来说:跨国公司其实就像一个全球的联动机器。在专业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 A 地区的人力、B 地区的原料,加之 C 地区的技术或资金,用于 D 地区的市场。跨国公司的生产过程将全世界连接在一起,而不同地区的存在就像一个个的生产车间,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有的地区拥有廉价优质的原材料与人力却没有高端精锐的技术与人才,有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资金基础却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跨国公司正是将各个不同地区的优势联动在一起,以全球化的经营理念,操作整个公司和业务的运作和体系,将国际资源在最大化效益的结果导向下进行全球性配置,最后建立起交织纵横的全球化网络。全球化的态势发展至今,在积累了数年经验后,全球的跨国企业发展也在不断拓宽广度和深度。
...........................
2.2 国际化与本土化国内外研究概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各国学者对跨国经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60 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直接投资源自市场的缺陷,该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
1976 年巴克利和卡森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果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只有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较大的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内部市场交易,才能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市场的矛盾。
1977 年邓宁在《贸易、经济活动的趣味与跨国企业:这种理论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跨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之间不同的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方式,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资源拥有的程度,来解释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
3.1 行业背景 ............................... 14
3.1.1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 ......................... 14
3.1.2 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 15
第 4 章 F 公司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
4.1 安哥拉宏观环境分析 ......................... 26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6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27
第 5 章 F 公司安哥拉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44
5.1 采购本地化 ........................ 44
5.1.1 优化企业的项目采购流程 ............................. 44
5.1.2 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 44
第 5 章 F 公司安哥拉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5.1 采购本地化
5.1.1 优化企业的项目采购流程
考虑到安哥拉市场的变动频率,项目采购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随时随地以最快的方式调动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这就要求 F 公司内部设立效率高、职责明晰的组织架构,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障碍,方便信息的传递与分配。还要设立一定的规范流程,方便部门之间的快速协作。现代化的采购管理思想为可以为F 公司的采购流程提供参考,即总部下设各个分部,达到总部控制、分部管理的模式。
F 公司应该在项目活跃的各个地方分设采购部门,确保资源能够第一时间被调配。总部会发送命令到各个分部管理部门,分部根据总部的采购方案快速完成执行工作。而分部会定期传送最新的采购数据、市场情况等到总部,以为总部的分配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这样的采购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未来,F 公司还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的力量,实现采购流程的电子化。利用网络信息的力量对采购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缩短采购周期,整合企业的采购资源,提高项目过程的整体效率。
..........................
第 6 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