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迅猛发展,在人均耕地面积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1.5 亩,世界平均为 3.1 亩)、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伴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技术进步,居民的消费理念逐渐转变,绿色、有机、健康、品牌成为新的消费导向要素,我国农业生产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长期单极发展,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2]。 城市优越的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生活、交通等条件吸引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在此影响下,农业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种植结构单一化、农业种植化学依赖化,农村渐趋衰落,农业发展遇阻[3]。为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环境产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农业生产模式、需求模式、市场条件、金融支持、制度基础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农村“空心化”致使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土地荒置率提升,种植结构调整困难、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生产状况与市场期望不相适应,简单的小农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初显。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 年)》指出,以市场为主导,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绿色化、特色化,实现农业发展质量转变。《质量兴农战略规(2018-2022)》指出,建立质量兴农制度,必须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传统小农生产、粗放经营的状况,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当前,甘肃省农业生产中分散经营、品牌杂乱、品质欠佳、分销渠道不完善、科技信息投入水平低、相关服务业发育不完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解决现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农业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经济的加速增长和信息化的无差别普及,使我国农业处于快速蜕变时期。一方面,农业生产还未完全摆脱小农经济;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数字型的混沌发展状态,农业转型成为时代之需。通过农业发展相关文献与理论的分析发现,关于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相关研究,大多学者选择从某一视角切入考虑农业转型,鲜少有从农业整体角度综合考虑,忽视了农业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要素下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研究对于现实农业发展更具指导意义。其次,不同领域的转型发展面临不同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广义农业范畴(农、林、牧、副、渔)或是小区域的具体产业,很少具体到种植产业在大区域内的转型发展,甘肃省农业转型具体落实工作中,细分到具体领域的研究更具可操作性。最后,现有的有关农业转型发展研究多是理论阐述,综合要素下的实证分析较少,甘肃省农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证论证来为转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弥补相关指标体系,进行多维度研究种植业相关发展转型发展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业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1.2.2 现实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业生产供需出现异化。从供给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农村都是城市的要素供给源头与产品消化市场,农村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农村地区医疗、教育、产业、人口“空心化”成为普遍现象,农村衰落,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同时,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随着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价格的上升,生产成本提高,在国际上大宗农产品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农业生产收益水平低,生产积极性不高。从需求角度来看,农业市场需求朝着高端、品质、特色转化,国内农业缺乏相关产品供给源头,大多转向国际市场寻求满足。近年来,对国际品牌的热崇,正是因为国内高质量生产还未崛起,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造成的。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吸引人流回乡,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成为国家当前工作任务重点。甘肃省由于经济、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外流更加严重,同时甘肃省有着极具特色的自然特征,很好的迎合了当前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市场大环境发生转变的时机,抓住机遇,转劣势为优势,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对于甘肃农业发展更具迫切性。在克服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明确甘肃省经济状况与自然资源禀赋,评价当前农业转型发展的具体状况,找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探寻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从而为现实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图 1-1 研究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产业
农业分为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上一般指第一产业,即农、林、牧、副、渔五种产业形态;狭义上仅指种植业,即粮食、经济、饲料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不同的细分领域的农业生产各有其特点,发展方式和路径也会有差异,本文所阐述的农业为狭义的种植农业范畴,主要研究以土地为依赖的种植产业的转型升级。
2.1.2 农业产业转型
转型一词最早源于化学领域,是通过改变分子要素的排列组合获取新的功能的方法,事物从一种稳定状态下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跳跃到另一种稳定状态,而进行的优化称为转型,产业转型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国内国际大环境下,一国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要求,通过特定政策手段,直接或间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不断向上优化、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就农业而言,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要素组合、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装备等会不断更新调整。从低值到高值、高污到低污、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产业升级有技术、市场、管理等多种途径。在现阶段农村人口“空心化”、土地流转加速、区块链、大数据等的影响下,现阶段农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型小农经济向集约、高效方面发展。综合来看,农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的重新组合配置。
2.1.3 农业产业转型特征
1.农业产业转型以技术为支撑
熊彼特认为,创新在不断地瓦解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体制,在这种不断的往复循环中社会得以进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在技术支撑下得以实现。这种技术创新会体现在产品、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这种进步一方面在“创在性的毁灭”现有的农业生产体系,一方面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不应该生产国内需要的所有产品,而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自己所需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在资本和劳动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总量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比较优势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国际生产力布局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比较优势理论属于静态分析,认为在一个自由贸易的制度下,各利益集团间利益一致,世界会达到的静态均衡,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各国贸易还受其它诸多要素影响。甘肃省农业区位优势独特,农产品地域特色明显,在生产中应充分发挥这种比较优势,结合区域资源,实现专业化、品牌化生产。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是增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内部后勤、外部后勤、生产、销售、服务为基础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为辅助活动,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了价值创造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都对企业最终价值产生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最终取决于其所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价值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完整的产业链条交易从而有效降低成本,产业链上下游得到双赢局面。成本是经济生产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价值链管理,价值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价值创造方式是在工业体系市场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形成的。甘肃省农业发展大部分还处于初级农产品阶段,生产成本高,收益低,产业发展缺乏竞争优势。加强甘肃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环节合作,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建立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社会服务,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重新布局产业生产力,释放农业发展潜力,推动农业转型发展。
图 3-1 农业生产基本状况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现状...................................15
3.1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环境分析....................................15
3.1.1 甘肃省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14
3.1.2 甘肃省农业发展环境变化应对........................................14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水平测度及协调性分析.............. 20
4.1 农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建设.....................................20
4.2 数据来源......................................21
4.3 研究方法.......................................22
第五章 甘肃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31
5.1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分析...........................................31
5.1.1“社会中心范式”下的农业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分析........................31
5.1.2“国家中心范式”下农业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分析............................32
第五章 甘肃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在经济发展中,各国普遍遵循着”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路径。我国用 30 年时间实现了三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走完了西方 300 年的路程,快速跨越使经济内部结构调整并不完全。体现在农业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处在小农生产、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生产的混沌状态之中,并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现阶段,农村空心化、土地流转加速催生新一轮的农业转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农业转型动力因素纷繁复杂,寻找推动农业转型的动力要素从而借助原始动力来更快的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关于农业转型动力机制学术派学有着不同的争论。
5.1.1“社会中心范式”下的农业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分析
社会中心范式下,社会各种力量推动农业转型。自由学派认为,市场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市场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自主调节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机制作用下,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自发地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56。在经济增长中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这一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组织规模经济效应出现,规模生产将最终取代小生产,技术革新催化农业转型。自由主义代表斯密主张以劳动分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没有政府干预的国家财富增长理论。他指出资本进入农业,雇佣劳动的农场会推动农业转型,资本农业最终会取代家庭农业[57]。马·克思经济学派认为农业转型的动力来自商品经济下的技术革新,技术革新不仅指机器更新更包括了土壤的改良、化肥的使用、劳动分工、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58],资本主义农业必将取代小农农业,小农消亡分化出农村资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家庭学派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在保留家庭农业生产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向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民通过吸收现代化的生产要素不断优化,主动推动农业现代转型[59]。无论是技术、理性人还是农民,西方的农业转型研究始终是建立在雇佣农之上的规模经济下的转型,资本始终是其主导力量。
................................
第六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及路径
6.1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演变
农民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驱动着农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日益富足 ,我国农业生产矛盾已由“吃的饱”转向“吃的好”转变 ,居民的消费观念 发生巨大转变,健康、绿色、营养价值、包装 、品牌等成为新的消费决定因素,而这些要素的实现依托标准化、体系化的生产方式,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数字化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 6-1)。并且随着信息网络的覆盖和物流体系的建立,“互联网+农业”成为新的农业发展潜能,为农业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经营管理模式等各种发展方向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农业扩展空间丰富。
然而,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悖的是,甘肃省境内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干旱、山地较多,“空心化”明显,人口外流严重, 市场发育程度地,信息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土地分散,灌溉条件差,90%以上的农村家庭仍处于小农经营状态,生产力低下 ,生产效益较低。生产条件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会“倒逼”农业生产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
政府是推动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作为国家与市场的管理者,在城乡二元结构、生产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下,有责任主动调节农业生产,协调城乡发展。在此环境下,政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66。同时,进行土地政策改革,实行三权分置,加速土地流转,吸引大资本助力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甘肃省农业实现长期发展,同其他地区相似,有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方式,主动迎合市场需求的共性,也有需要结合其自身地域特征具体统筹规划发展方式的个性。省内大多地区为旱作农业,且种植品种地域特色明显,旱作土地难以流转,应当承认当前的生产方式,并应该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融合二三产业,提供标准化、体系化的农业产品。在沿河、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保持当前的优势产业,同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经济作物比重。农业初级产品种植只能提供较低产值,培育农业轻工业体系,在初级产品地完成农业增值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才是农业发展的长期动力。通过地域差分考虑与产值空间提升,农业长效生产机制便会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