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发展区域特色、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西部地区以其独特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理想区域。发展特色农业也是实现西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然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必须要有培育其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和先行资本。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各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加快完善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基础设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目标和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直辖市,以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库区的形态并存。2012 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据了总从业人口的 36.28%,但第一产业产值对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 3.1%,远远低于二、三产业。由此看来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可能会制约整体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人口多资源少、山地多平坝少、条件差基础弱,是重庆的基本农情。基于特殊的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势,目前发展生态农业是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重庆在基本农情下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现阶段,基础设施薄弱成为重庆山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利用基础设施投资来改善农村农业的发展情况成为现在重庆市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现存的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在国外不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上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资料都十分丰富;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的略显不足。基于重庆市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重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具体情况以及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既可以丰富的国内研究资料,同时也弥补了对重庆地区在此项研究方面的不足。
…………
1.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文将会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界定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外延界定,明确了文中要研究对象的类型与内容。另外,通过介绍相关经济理论,为下文的统计描述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用来自重庆市和两翼地区部分区县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重庆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总存量与三种不同类型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的三类农村基础设施分别是农村道路设施、农村电力设施和农业现代化设施。文章的最后,将结合重庆现状和实证检验的结果为优化重庆市各级政府公共投资提出建议和意见。论文在分析时采用的是层层推进方法:先基础理论,后实证分析,先抽象后具体的逻辑论证。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其作用的研究由来已久,如 Rebelo(1993)利用超过 100 多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证明了交通和通讯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直接稳定的联系。Canning(1994)发现对基础设施尤其是电话及电力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率具有重要积极的影响。E. c. Mamatzakis(2003)基于希腊 1960-1995 年的经验数据,使用运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对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了希腊农业的总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投资上 1%的增长将使畜牧和谷物生产的总成本降低0.38%。Xiaobo Zhang 和 Shenggen Fan(2004)采用广义矩估计(GM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对印度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率提高有巨大影响。具体来说,诸如灌溉等具体部门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对农业生产有所贡献,而类似道路等广义基础设施项目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的机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村贫困。Romeo G.TellJel 和 Yoshimi Kumda(2005)使用 Translog cost-basedmodel,对 1974-2000 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菲律宾农业生产率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菲律宾农业的生产率,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了 0.28%,从而提高了菲律宾农业的相对竞争力,平均来说,灌溉使农业成本降低 0.12%,道路使农业成本降低 0.71%,农村电力设施使农业成本降低了 0.01%。Dillon, A.,Sharma,M.和 Zhang(2011)利用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对尼泊尔的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
………….
2.2 国内相关研究
目前对我国和部分地区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国内在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农业经济增长两者的关系研究中,主要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建立计量模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两者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析。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年份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是长期内通过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条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史明霞等(2007)、刘伦武(2006)、高雪萍等(2008)通过计量分析和检验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的相互协调性对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有重要作用。刘伦武(2006)还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得出:短期内,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呈现强度较弱的正向交互影响,说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作用十分很弱。其次,在对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中,由于考虑到影响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较多地使用了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均表明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关联性,不同地区和时间段各类基础设施的关联程度不同。
…………
第 3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9
3.1 相关概念 ...... 9
3.2 基础理论 ..... 12
第 4 章 重庆农业经济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4
4.1 重庆农业经济发展近况 ..... 14
4.2 重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分析 ......... 16
4.3 重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分析 ......... 19
第 5 章 重庆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23
5.1 数据估算及来源 ..... 23
5.2 模型构建 ..... 25
5.3 实证分析 ..... 26
第 6 章 重庆不同类型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整体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按照“一圈两翼”的区位划分:“一圈”地区为发达的都市经济区,而“两翼”地区则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地区。为了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以两翼地区的区县为例研究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既具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重庆市对两翼地区经济发展的定位为:渝东北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为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农业是目前两翼地区新型农业发展的方向。两翼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控制长江及支流沿岸的水土流失,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还能改善两翼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然而基础设施差、贫困人口多且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水平低等现存问题严重阻碍了两翼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针对两翼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既能够说明现有的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也得到这种影响在各农业县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性,从而为各区县利用投资引导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
结论
通过第五章和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时间序列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条结论:
(1)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流量和资本存量的估算,通过时间序列协整分析发现,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农村基础设施存量每增加 1%,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0.2113%。
(2)通过对 2006-2011 年重庆市 15 个县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存量中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存量、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存量、农业现代化设施存量都对农业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农业现代化设施存量的作用大于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存量的作用大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存量的作用。农业现代化设施每增加 1%,将推动农业 GDP 增加 0.6734%;农村电力设施每增加 1%,农业 GDP 将提高 0.5044%;农村道路设施每增加 1%,将推动农业 GDP 提高 0.2059%。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3)通过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的固定效应值发现,重庆市两翼地区各区县农业经济增长与总体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加大对重庆两翼地区贫困农业县的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其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贫困县应该是各级政府加大投资的重点。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