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及对当代新闻评论之启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12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9世纪30年代末,円本侵略者打响侵华战争,此后国共两党关系恶化,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于1937年1月迁往延安,中共报刊的生存状况经历着十分困难的考验。此时的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中异军突起的力量,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囊括延安在内的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革命新闻事业的重心之一,保存了我党新闻事业的实力。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辉煌历史中,不得不提到《边区群众报》,该报以其大众化的报刊定位和编辑方针,以陕北地区独特的民歌和快书等语言形式,上传下达发挥新闻媒介的职能,紧密连接党组织与群众的円常工作与积极抗F1、自主生产的思想。据《陕甘宁边区报》的主编胡绩伟回忆“在治时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陕甘宁边区,只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边K群众报》竟然能发行到一万多份,可说是一个奇迹”。‘这份报纸在整个陕甘宁边区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作为陕甘宁边区党委的机关报,在宣传党组织的政策、联络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组织群众自力更生、自主生产方面,发挥着强大作用。那么《边区群众报》如何强化其传播效果,报刊内容中如何体现党组织的意愿,新闻评论文章中呈现出那些特点,则是本文考察研究《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的初衷。

1、选题背景及研究缘起:

在我国近代报刊中,新闻评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新闻评论抱有极大的期待与重视,并对新闻评论赋予极大的社会责任。在近代,我党拥有优秀的办报传统,对新闻评论的重视非同小可,《新青年》、《每周新闻评论》、《向导》等革命进步刊物,为爱国的仁人志士纷纷发表爱国言论提供平台,同时也带动革命浪潮风卷残云。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刊出版《新华円报》,后来转移到重庆,中共中央还在延安创刊了第一个大型的机关报《解放円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这些党刊撰写大量新闻评论,发表革命主张,指明新中国的发展道路。“报纸功能的转变,与新闻评论职能的转变互为因果。报纸不该是个别人或者党派的言论机关,而应成为各方意见的发布平台,这正是现代报纸新闻评论的重要基石。


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这样一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份报纸,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并引发热议,对于《边区群众报》的研究,研究者多数停留在这份报纸的大众化实践的方法上,尚未从报纸的新闻业务入手,考察群众报的新闻业务特点,以及该报的新闻评论和评论中舆论倾向、舆论引导等方面。


第二章:《边区群众报》创办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份报刊的发展,都离不开所存在的时代背景,新闻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呈现。《边区群众报》就是在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应运而生,1940年——1947年,正是抗FI战争、解放战争相持阶段,是共产党转入敌后,同时也是《边区群众报》发挥舆论作用的阶段。

1、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环境

《边区群众报》中“边区”是陕甘宁边区的简称,足第二次国井合作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统辖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的武装割据区域。陕甘卞边区建立于1937年9月,结束于1950年1月。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历经了二力.五千里长征祗达陕北,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第-次建立了比较乂£^整的人民民主政权,至此,陕甘宁边在屮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屮占据举足轻$的地位。新生的政权在这片贫搭的土地.I:开了民主主义的尝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其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边K大约有140万屈民,似极端贫困落后,估计地主和富农占人口的12%,拥有的土地却占有46%,农业生产不稳定,生产期短,靠天收成,造成了陕甘宁边区长期的封建落后与愚昧闭鹿。这里的文盲率高达99%,在分散的农村,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所学校,仅有的学校教育除城镇外,穷人的子女根本无法入学。边区的卫生条件极差,人畜死亡率极高,婴儿的死亡率更是高达60%,医疗、文化、教育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无从谈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共产党转入后方,在贫瘠的陕甘宁边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式,依靠广大贫苦的工农阶级联盟,保存和发展革命势力。正是在这个新生的边区民主政权下,边区落后、愚昧、封闭的传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的试验,由民主人士参与管理政府;经济上,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加强与边区其他的地方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反对封建思想等方面,积极地引导边区群众向先进的方面发展。在抗円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民不聊生的国难危机之下,在敌后,一个新中国的雏形正逐渐形成。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文化基础

面对一个依靠广大贫苦工农阶级联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对低文化层面的阶级传播革命思想与革命方针,毛泽东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长篇演讲,这篇《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表明当前要发展的文化方向,是面对普通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当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革命大众的知识瓦相K别又互相联系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n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足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不接近民众,他的火力就打不到敌人。”这些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正是《边区群众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办报思想。毛泽东一直把创办一份优秀的大众化报纸当成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方面原因,毛泽东常常在百忙之中抽空对《边区群众报》的创办投入了较大的重视和关心,对该报在宣传报道和编辑部新闻评论文章的发展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3、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

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是1937年9月至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地区所管辖地区内创办的中共、地方和其他行业的新闻媒体及相关单位〗。据不完全统计,陕甘宁当时创办的新闻机构近百家,其中中央级17家,西北局1家,陕甘宁边区10家,分区级7家,县级报刊11家,军队报刊39家,报刊的种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新闻业务等各个方面。从边区新闻事业覆盖的范围看,这些新闻机构发行的报刊以延安为中心,覆盖了陳东、神府、三边、富县等地,涵盖了整个陕甘宁根据地。1怎样将党的革命思想与领导思想传达给革命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并高效地组织革命群众,是四十年代革命相持阶段面临的问题。同样这也是边区新闻事业的使命所在。抗FI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恶化,1936年底,“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开始就合作抗円问题开始谈判,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于1937年1月由保安县城迁往延安,此时中共报刊的生存状况十分困难,而延安则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甘宁民主根据地的首府,也是整个抗战时期中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2逐步形成了以党中央到西北局、分局、县、乡甚至到连队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多级报刊系统,构成一个可以覆盖整个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普及化、大众化的新闻宣传网络。在宣传抗战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陕甘宁边区敌后各抗R民主根据地的抗战及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党的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说则和群众性原则在理论上也得到充分阐释和在实践屮得到很好的切.彻。《边区群众报》就是在这样的新闻环境巾创办的。


第二章:《边区群众报》创办的时代背景 ..........7

1、陕卄宁的社会环境..........7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文化站础..........8

第三章:《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的分析..........13

1、《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的选题特点..........15

1.1从中央、西北局的政策方针中选题指导政府工作..........15

第四章:《边区群众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44

1、舆论导向..........44

2、《边区群众报》的舆论导向特点..........45

结语

诞生于战争年月的《边区群众报》是不幸的,内部物质匮乏,外部战争不断,编辑部辗转出报;但《边区群众报》又是幸运的,因为新民主主义的新风尚给了该报面向基层群众的大众化党报实践之路,这种积极的新闻工作态度和方法,让《边区群众报》不断被研究者钻研,不至于被流年的岁月遗忘。尤其在《陕西日报》接过该报的衣钵不断创新发展时,《边区群众报》为中国共产党提供的优秀办报理念被后代新闻工作者不断延续。以考察《边区群众报》的新闻评论为切入口,具象化研究大众化党报时期的《边区群众报》的特点,通过对该报新闻评论文章选题、体裁、语言和思想倾向性四个方面的考察,该报无论是从从中央、西北局的政策方针、还是从中国面临的革命形式,还是从群众的FI常生活,均能夺找到切合时代的选题;注重社论表达编辑部立场,同时发展时评、短评、专论等多元化的评论形式,用陕北地区特有快板、说书、对唱体裁丰富新闻评论体裁;在新闻评论的语言方面,大量使用方言土语,不以“迎合”为目的而以“提高”为目的,发挥方言土语的亲切性特点。

参考文献:

【1】胡绩伟《青春岁月——胡绩伟自述》【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喻国明《解构民意 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1

【3】丹尼尔.里夫等著嵇美云译《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杜耀峰主编《<陕西円报>史初稿》【M】陕西:陕西R报社编印2010年

【5】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中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

【6】柯惠新主编,《传播研究方法》【M】
【7】黄振家译《大众媒体研究》【M】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2002

【8】杨新敏,《新闻新闻评论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9】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0】李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