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概念
1.传统农民
在沃尔夫《农民》一书中,传统农民的涵义被首次指出,认为传统农民具有小农意识,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维持自身生活,自给自足。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学习,本研究认为传统农民以土地为生,小规模生产的自给自足的劳动者,靠天吃饭,常年耕作。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不高,采用传统的农耕技术,只为解决自身及家庭的温饱问题。
2.职业农民、新型农民
“职业农民”的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底,我国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提出。紧接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更多的趋向于自主选择,自愿选择成为农民,没有受地域和户籍约束,没有城乡限制,联通了本地与外地;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科学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懂得特色经营,发展特色产业,自主性更强。总体而言,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更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高。
新型农民概念的提出,更深刻而言是对职业农民内涵的一个补充,除了具有职业农民的特征外,更多强调“现代化”和“时代性”。它更具有宏观性,涉及范围更广,泛指“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民”。①对于新型农民而言,更多的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并且选择上更为自主,其它社会地位、机会等方面也与职业农民有所不同。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1.政府职能理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情的需要,在我国的国情下也产生了适合我国的本土政府职能理论。主要包括:(1)引导型政府职能理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政府在政策等方面引导经济发展,承担引导者的角色。(2)服务型政府职能理论。服务型政府强调社会本位、强调人民主权的主导地位。(3)责任型政府职能理论。政府必须做到满足民众的基本要求,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4)治理型政府职能理论。强调通过善治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寻求与公民认可的私人机构相互合作,建立制度关系,在不同制度关系中应用权力控制、引导、规范民众行为,实现善治。(5)企业型政府职能理论。将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理念引入到政府职能当中,引入竞争机制,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
2.政府职能理论与研究问题的契合性分析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在培育中充当服务者、培育者、监督者的角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从本质来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就是政府的本职工作,就是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决策。具体而言,即政府全面统筹培育工作,在财政支持、政策扶持、企业合作、提供市场信息等都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则是提供技术支持,在培育方式方法上提供更多的建议。与此同时,农业高校应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从课堂走到田间,以更高的标准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本身也是政府、企业以及高校等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的循环过程,在三方通力合作下,培育更高层次的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型职业农民。
............................
第二章 泾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一、泾川县概况
泾川县处于甘肃省的东部、陕甘两省交界处,因地处泾河腹地而得名。县区位优势独特,泾川居丝绸古道要处,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以来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从地域划分看。县辖14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万人。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2019全县生产总值(GDP)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6%。①2013年到2017年,泾川县经济运行平稳,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升运行态势。到2018年,出现负增长趋势,下降趋势较明显,创下近十年的新低,其主要原因是2018年自然灾害较多,该县农业占比较大且比较脆弱。2019年有所回暖,呈现增长趋势(如图2-1)。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
二、泾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卷调查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职能,以泾川县作为研究地点,了解政府职能的发挥情况。以泾川县作为研究地点,是因为平凉市是农业大市,而泾川县的农业收入占 GDP 比重较高,主要依靠农业发展经济。且 2012年泾川县被列入全国 100 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泾川县是极其普通的一个县域,但同时也代表了西北农村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情况,因此,确定泾川县作为研究区域,并设置了《泾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查问卷》(见附件)。
以下数据来自实地走访调查,笔者 2020 年 7 月份开始,选取泾川县的六个乡镇作为样本,分别是党原镇、玉都镇、飞云乡、红河乡、丰台乡、汭丰乡进行了入户调查。整体调查问卷发放 300 份,收回问卷 284 份,其中 275 份有效问卷,即问卷回收率 94.6%,问卷有效率 96.8%。在问卷调查中,新型职业农民人数 94人,占比 34%,占比较低。非新型职业农民有 181 人,占比 66%。受访农户中,男性 174 人,占总数的 63.2%,女性 101 人,占总数的 36.8%,男性占比较大。因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受访的农户平均年龄是 45.93 岁,年龄结构偏大。并且经过调查发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比我们预计的偏低。我们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但经过实地走访发现,45%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几乎占一半,文化程度偏低。主要由于当地处于西北落后地区且人口流失严重,留守农村但人口年龄结构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政府培育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未满足实际需求。在家庭规模上,平均家庭规模为 4.61 人/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为 2.21 人/户。从务农时间看,受访户平均务农年限为 24.52 年,务农时间较长。通过对问卷分析,发现当地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为6066.54 元,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农村人均纯收入高于 8000 元,很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过对比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非新型职业农民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差距约为 1000 元左右。整体而言,虽然此次发放问卷数量较少,获得数据有限,但经过与官方统计资料对比,结合当地农业及人口规模,还是能基本反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32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32
(一)政策引导和宣传不到位............................32
(二)服务体系不健全........................................33
第四章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38
一、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合理定位政府职能..................................38
(一)公共服务的供给者.............................38
(二)教育资源的整合者.......................................38
结论........................................46
第四章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地方政府作为县域发展的“领航者”“掌舵者”,在培育工作中扮演者组织者、指导者、行动者的角色。地方政府职能是否充分的发挥直接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地方政府对培育工作应高度重视,在了解当地农业现状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一)公共服务的供给者
我国政府的基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则需要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内容,地方政府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以民为本,清廉务实的原则,提供精细且优质的服务,同时做好基本服务保障工作。一方面,对于培育相关的技术支持、师资力量、培育场地等基本工作都要做到细致耐心,呈现出高质量的服务。因培育大部分在农村进行,考虑到农村基础条件比较差,应经常换位思考,充分满足学员需求。特别农业补贴方面或者创业等优惠政策方面,程序繁琐,更应细致周到的服务。另一方面,服务提供过程中,做好相应的保障服措施,只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地方政府扮演好服务供给者的角色,农民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育中来,服务工作高质量开展,培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两者相互促进。
...............................
结论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者,也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泾川县农业发达,且农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更需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达到推动现代农业化建设,振兴乡村的目的。在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培育工作的主导者,地方政府职能发挥情况与培育成效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学习,结合调研数据的分析,初步了解泾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状况及培育中政府的履职现状,发现问题寻找深层次原因,最终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泾川县政府在我们国家培育试点初期被列为培育试点县,政府从开始探索到现在,已出台了很多培育相关政策,规定了各种相关制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培育过程中,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培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努力尝试让农民接受新事物,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争取从根本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大家都能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但是培育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是存在宣传不到位、培育方式单一、培育模式缺少创新性等问题。
2.从培育现状看,泾川县处于县域,整体培育规模较小。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过程中所需的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泾川县现有的农民与所需的农民素质要求差距很大。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发现培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育师资不充足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解决培育出现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培育中的职能也会随之改变。学者们的研究也会随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国家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也会不断有所调整,对于农民的素质要求会更高。因此,在未来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除了分析宏观层面之外,也需结合当地农业情况及特色产业等,制定培育方案,给予地方相对的培育自主权,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最终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