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监狱组织结构优化探讨——以C监狱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75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监狱体制改革要求监狱职能逐步纯化,对监狱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因为监狱机关科室机构臃肿、职能错位、权责交叉等原因导致了警力资源配置不甚合理,不利于刑罚执行效率的提高。改造罪犯难度日益加大、押犯数量不断增长、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的形势下,监狱组织结构优化,将克服我国监狱存在的行政成本大、机构臃肿、权责不清、一线警力不足等弊端,在对教育改造服刑人员过程中充分发挥好监狱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实现“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行刑目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为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国家行政机关应进行行政体制及管理方式的变革。行政改革能够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能,维护政治统治。很多发达国家二战后大都进行了行政改革。初期的改革多是为了适应和平环境,随后的改革是为了解决高速发展的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为保持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力,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石油危机”的出现,为提高行政效率,各国分别改善了管理、压缩政府开支、精简机构和人员等。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进入 80 年代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包括行政改革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改革开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现行的行政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机构设置和调整缺乏科学性,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缺少法律依据;没有触动旧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体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意识不高;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存在部门间职责重复、权责不清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政府正确且全面履行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优化结构,做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执行顺畅、决策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政府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增强部门间的协调,减少政策沟通成本。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我国监狱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监狱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 年,《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里提出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的总目标①,标志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开始,是实现监狱组织结构优化的前提。后司法部在黑龙江等省市展开试点工作,成效显著。首要标准是将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来衡量监管工作①,是新时期司法行政机关的历史使命。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家背景下,司法行政改革处于重大机遇期,监狱工作发展亦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之一。建设新时期现代监狱,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使命召唤。监狱组织结构如何调整才能与现代监狱运行同频共振,是摆在现代监狱建设保障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通过对监狱组织结构优化的研究,可以解决我国监狱存在的教育改造罪犯质量难以提高、一线警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职能作用。另外,明确监狱各部门间权责分配,明确规定每个人的岗位职责,使他们充分配合、互相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可以适应我国监狱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要求。
1.2.2 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看,行政体制改革涉及了行政管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及经营管理问题等方面,虽然监狱体制改革的研究范围很广,但针对监狱行政体制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更加缺乏具体领域的专项研究。为此,本文将监狱的组织结构优化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结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深入推进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支撑。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监狱的行政体制改革进度缓慢,出现了与其他社会机关不接轨的情况。当前相关学者研究多聚焦在监狱体制改革方面,而对于监狱组织结构方面较少涉及,而深入监狱行政体制改革,就需要对监狱组织结构及职能、警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构的撤撤并并和人员的增增减减,而是一项由若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因素和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调整机构、精简人员、加强机关制度化建设等内容①。
(1)转变职能。主要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当前中央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2)理顺关系。主要理顺三个方面的关系: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③政府各部门间的关系。
(3)合理设置机构、配备人员。①要贯彻“精简”的原则。横向考虑,合理设置机构主要是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撤并业务重叠的机构。纵向考虑,则要减少各级机关的内部层次。精简人员主要是根据编制,实行严格的定员,精简超编人员。②要贯彻“系统”原则。在机构设置方面,注意将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各个部分有机协调地结合起来,优化组织结构。在人员配备方面,注意做到职级结构合理、分布结构合理、知识和技术结构合理。③要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富余人员安排不了,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精简,机构改革也不可能是彻底的。要做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安置富余人员。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应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并明确其各自职责,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创新监管方式,深化简政放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末,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政府改革,这场改革又被称为 “国家市场化”、“企业型政府”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那时的人们开始认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典范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正在产生。巴扎雷(MicCael Barzelay)说,公共管理应由之前的重视“效率”向重视顾客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转变,由自上而下的控制向争取成员自身及对工作绩效和组织使命的认同转变,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到来。胡德(Christopher Hood)将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之为新公共管理典范。奥斯本和盖布勒倡导“重塑政府”运动,总结了美国改革政府改革的经验,宣扬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 对于“新公共管理”产生了许多的理论新范式,它们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主张:
(1)转变政府职能
受传统行政理念的影响,我国政府微观管理过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降低了服务质量,而且还影响了政府效率。新公共管理明确提出了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为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把提供服务和制定政策分开,交给市场去执行完成,以此优化政府职能。还提出有效的政府应是一个能够治理且善于治理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应当借鉴新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做好行政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传统科层制批判总结后提出,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内部程序及组织再造,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
(2)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现在的政府机构存在管理手段单一、方法落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这些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到政府部门中,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管理水平。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都可以为公共部门所用。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对产出和结果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3 C 监狱组织结构概况 ...................................... 15
3.1 当前我国监狱组织结构模式 ....................... 15
3.2 C 监狱概况 ...................................... 16
4 C 监狱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2
4.1 C 监狱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22
4.1.1 层级设置过多 ................................. 22
4.1.2 科室、监区管理幅度比例不协调 ......................... 23
5 C 监狱组织结构的优化对策 .................................. 31
5.1 推进监狱职能部门扁平化改革 ............................... 31
5.1.1 职能相近科室合并调整 ......................................... 31
5.1.2 推行“监狱—监区”二级管理 ................................... 32

5 C 监狱组织结构的优化对策

5.1 推进监狱职能部门扁平化改革
监狱管理扁平化指为使监狱工作更加科学,监狱借鉴企业扁平化管理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创新运作机制、监狱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方法、人事制度等,以此提高监狱的工作效率。现代管理理论提出,组织扁平化管理有利于管理效能的提升。应结合监狱体制改革和罪犯关押布局调整,按大部化思路设置机构, 按岗定编定员、规范机构职能,提高机构效能①。这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内部程序及组织的再造,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相适应。
5.1.1 职能相近科室合并调整
精简监狱机关,实行大部制科室,对一些职能部门进行“关停并转”,有利于推进监狱行政体制改革。监狱组织结构优化秉持着统一、精简、效能原则,致力于创建“小而有效”的监狱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改善监狱治理结构,压缩管理部门数量,提高效率,注重服务基层,减少管理成本,化解监狱行政部门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及权限冲突,简化公务手续、环节并转变监狱职能,从而真正建立以改造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破解当前监狱行政弊端②。
在监狱党委集中领导下,实行监狱长、政委双负责制。同时,积极贯彻管理学中“德者居上、智者在侧、能者居前、劳者居下”的科学人才配置理念。按大部制理念将职能重叠交叉的监狱机构进行整合,将监狱划分为七大部分。
(1)政治处:由政治处、离退休干部科、宣传科、劳务管理科、工会合并而成,负责警察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编制、工资福利、组织培训学习;负责警察职工队伍建设、监狱的党建团建工作;负责狱内外事务的宣传及离退休人员的相关服务。
(2)办公室:由原办公室与信息科合并,负责机、秘、档、要、会等日常工作;监狱决策文件的上传下发及其他部门间的协调配置;监狱信息化建设、应急通信网络的建设保障;监控网络及工作网络的维护等。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

6 结论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央明确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全面理清机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是进一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与基础,积极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机关科室合并、职能整合、人员优化,下沉警力到监区一线,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基层执法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政策执行力,更好地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监狱体制改革要求监狱职能逐步纯化,对监狱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因为监狱机关科室机构臃肿、职能错位、权责交叉等原因导致了警力资源配置不甚合理,不利于刑罚执行效率的提高。改造罪犯难度日益加大、押犯数量不断增长、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的形势下,监狱组织结构优化,将克服我国监狱存在的行政成本大、机构臃肿、权责不清、一线警力不足等弊端,在对教育改造服刑人员过程中充分发挥好监狱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实现“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行刑目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