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理念之少数民族舞蹈理念传承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51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本研究以云南省高等舞蹈教育为范围,在学科建设视野下,探究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省高等舞蹈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云南地区高校舞蹈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其科研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播,以及舞蹈高等教育在区域性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构想与建议。云南省范围内共有高等院校62所,其中有12所高校开设舞蹈专业的教育。本文选定其中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舞蹈专业,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这五所院校分别为:综合类艺术院校的代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师范类院校代表——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民族类院校代表——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地州市院校代表——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独立学院类代表——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系;选择这五所院校,主要由于其在五个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具有代表性,其次,所选择的五所高校舞蹈专业在云南省范围内舞蹈办学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专业发展较好,具有代表性。本论文的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云南地区”、“高等舞蹈教育”、“传承”、“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指云南省地区25个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特色,包括所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的不同民族舞蹈文化特色。“云南地区”指研究地理区域定位于云南省范围内。“高等舞蹈教育”是指以云南省区域的高等院校中的舞蹈教育作为主要对象。“传承”指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高等舞蹈教育中的传衍与继承,包括了传承现状、传承方式、传承渠道。“发展”指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进入高等舞蹈教育中的变晃、扬弃、应用和传播情况。本论文研究主旨是,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本地高等舞蹈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在对其成就与不足进行分析,对其经验与教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地区高等舞蹈教育中更好地得到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国家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连接各民族人民内在情感的重要纽带,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由于舞蹈在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生存的精神依托,因此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与国民的凝聚力。
(二)有利于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国家繁荣离不开各个地区的发展,地区繁荣和发展离开城市文化的建设的提升,云南是一个内陆省,地处西南边睡,最大的先天优势就是诸多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云南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和优势,尤其是云南省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因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成为了云南省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托。云南高校舞蹈教育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有利于人才培养与高校全面建设与发展。当今时代,激烈的竞争无处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办学也面临着全国乃至世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云南地方高等舞蹈教育的发展如果能以云南25个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云南地方高等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基础,树立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作为高校独特教育特色品牌,建立属于自身独有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教育、表演、创作与传播等方面的人才,力求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从而在继承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成就云南高等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最终实现文化与教育发展双赢的局面。
(四)有利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保护和传承。目前,不少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正处于逐步走向濒临消失的境地。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个别地方和部门只重视经济的发展,重外来文化艺术,轻本地文化,对其自身文化艺术价值、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导致本地艺术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本地传统的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采取敷衍的态度。第二,缺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专门人才。而高校教育可以培养专门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人才,实现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另一方面,高校舞蹈教育可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得到传承,同时也可以服务于高校舞蹈教学及学科建设发展,进一步的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


第一章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成就


云南地区共有高等院校62所,其中设有舞蹈专业的院校共计12所,可分为三类,即综合类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民族类院校。其中有8所院校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其佘四所高校分布于玉溪市、红河州、曲靖市、丽江市。本论文从12所高校中,选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即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专业。根据高校舞蹈教育调查数据来看,云南高校的舞蹈教育在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科研与教学领域,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科研建设方面
高校科研成果是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科研建设对于高校的断完善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云南高校舞蹈教育领域对于科研的重视需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其相关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民族乐舞文化方面研究、民族宗教信仰仪式方面的研究、民族文化审美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播研究等。例如,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何捧婷主持《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乐及其文化形态研究》、云南大学赵兰芳主持《景颇族乐舞文化研究》、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曹艳主持《懐僳族“阿尺目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等。在民族宗教信仰仪式方面的研究包括:云南民族大学西部民族研究所张纯德主持《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昂自明主持《彝族撒尼人仪式文学研究》、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苏蓉主持《藏传佛教丹?东竹林寺宗格鲁宪姆舞蹈研究》等。在民族文化审美方面的研究包括,曲靖师范学院李永惠主持《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审美特征的研究》、昆明学院詹七一主持《早期云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等。在民族文化的传播研究领域包括,云南师范大学李丽芳主持《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


第三章传承与发展的构想........45
第一节人才培养定位方面........452
第二节科研方面........49
一、科研与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相........49
二、科研与高校舞蹈学科发展相结合........49
三、科研与高校舞蹈文化传承相结合........50
四、加强科研队伍管理与建设........53
第三节课程建设方面........54
第四节教材建设方面........58
第五节教学方法建设方面........63
一、更新舞蹈教学理念........63
二、舞蹈教学方法........64
三、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65
第六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66
一、注重综合型师资培养........66
二、注重少数民族舞蹈特色师资培养........67
二、注重多种聘任渠道的师资交流........67
四、注重建立师资培训机制........68


结论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舞蹈的训练价值,更是少数民族人民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与推广,从而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开辟一块繁荣生长的沃土,使宝贵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可以继续帘壮成长。本文认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云南高校舞蹈教育中巳经逐渐受到重视,亦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然而从总体上说仍然存在+少的问题:例如,科研建设方面表现出“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深度不足”、“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教材建设方面表现出“编写队伍能力薄弱”、“教材编写文化内涵薄弱”、“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在课程建设方面表现出“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等问题;在师资建设方面表现出“师资队伍青黄+接”、“师生比例失衡”、“师资能力单一”等问题。导致以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师资队伍人才引进过分单一,学科发展的基础构架失衡。譬如,高校舞蹈教育较多重“技”轻“学”,导致高校师资人才引进过程中,过度偏重引进专科舞蹈院校技能型毕业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师资的引进,进而导致高校舞蹈科研方面缺乏专业研究人才,形成科研队伍研究力量薄弱,科研成果深度々^^、质量高等多种问题出现。其次,在教材建设方面,导致教材建设队伍力量薄弱,教材建设缺乏理论研究成果支撑,教材建设文化内涵薄弱等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同样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缺乏对课程建设方面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部分高校课程开设比较混乱,课程建设缺乏特色。因此,导致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与发展受到影响,从而未能形成云南地方高校的教育特色,亦未能有力地承担起高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应有的责任。
针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其次,应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相结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人才。在科教建设方面,首先,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实现以“科促教”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研究,促进高校实现特色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双重职能;其三,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统筹规划,实现对科研成果的严格测评。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该加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权,注重课程文化建设,突出民族舞蹈文化特色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教材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性建设,丰富教材建设的方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教学方法建设方面,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运用,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亦能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师资的综合能力培养,突出特色师资建设,实现多渠道的师资聘用与交流培训机会。从而从整体上,全面、深入地改善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科学、更系统地推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云南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能够较完整的在云南高校舞蹈教学中得以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高校最终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和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冯双白,茅慧主编.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江东著.印度舞蹈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李廷海著.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李金印,刘金吾编著.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6.刘金吾著.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7.刘金吾著.中国民族舞蹈与稻作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8.刘青著.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0.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