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科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水平不断的提高、5G 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都已经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和多元化。2013 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大智移云”,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有机的结合,再加上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辅助,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信息技术产业互联新时代。在“大智移云”提出之后,大数据时代也正式来临,企业在管理和创新上也实现了大跨越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大数据通常是指公司在运营中所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其中非结构化数据占主要部分,半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占比较少。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非结构化数据占企业总数据的 80%,且这些数据的增长率呈指数级变化,每年增长 60%。其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认知:理论、技术和实践。其中,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实践,利用大数据,准确的对数据进行查找、修改、综合分析,从而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精准把控,进而对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利信息,这是互联网时代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企业效益增长的便捷途径。
2011 年 6 月 1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中国境内的中小企业做了明确的划分,这也标志着国家从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认可和支持。随后几年间,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截止到 2018 年底,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3000 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 7000 万户,贡献了全国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 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经济力量,扶持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也成为促进我国金融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因此,将大数据和云计算引入中小企业,不断加快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构筑实践对于国家的经济的进一步攀升意义非凡。
........................
1.2 文献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各界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直颇为关心,信息化建设也是进行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在各类研究中学者们运用了各类方法,如有些学者运用专项调查的方法,分区域调查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种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投入存在强烈的如资金、人才、信息化配套问题和信息化系统服务等各方面的制约。
关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学者(刘锦萍、商庆梅,2014)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知。首先,企业内领导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将整合各方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误认为是单方面的技术改造。其次,管理者们对企业信息化的期望程度过高。无法正确认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制约。(2)中小企业由于自身限制对资金和人才在信息化的投入不足成为发展短板。首先是资金数额方面的投入不充足,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融资困难等问题,通常不能投入充足的资金到信息化建设上,这会造成信息化建设后期资金链的断裂导致信息化不能持续发展,且由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长周期,投资比重大和投入风险高等因素,资金的不充足将切实影响企业经营者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决策,形成企业内部信息化资金匮乏;再者,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内部人才也存在短板,尤其是综合中小企业的整体用工条件和办公环境及未来的发展来看,同时拥有 IT 技术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几乎不存在,人才投入的短板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3)中小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惯性思维约束。企业在管理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思维,例如,企业内部工龄较长的管理、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人员在传统的工作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正是由于丰富的经验导致形成固定的思维,他们容易对新的工作模式和新方法产生抵触,也不能理解创新后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这种抵制情绪对中小企业深度的信息化改造影响重大。
.........................
2.1 大数据概述
2.1.1 大数据的发展演变
大数据,发展至今已经融合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和业务职能内,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生产因素。现代大数据爆炸时代,人们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广泛的捕捉、收集、挖掘和运用,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生产率增长点和消费者剩余价值提升点的出现。
自中国的“大数据元年”—2013 年以来,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水平高速发展而备受关注的大数据概念席卷全球。阿里巴巴是最早提出通过数据进行企业数据化运营的企业。2013 年 1 月 1 日,阿里开始转型重塑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
2014 年,“中国数谷”的概念在贵州省被提出,同时,贵州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以期通过大力投入建设大数据产业来快速更新企业工业化结构。此时,全球有 44 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了数据开放运动中。“大数据”首次出现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完成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提升企业内部的监管水平,“大数据”一词“一夜成名”,成为国内人尽皆知的词汇。
2015 年 2 月,贵阳被工信部正式列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也是全国唯一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区;5 月,各类科技企业高层齐聚贵阳,参加大数据峰会,其中包括腾讯 CEO 马化腾、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等人;6 月,贵阳市大数据广场迎来了总书记习近平的来访,贵阳市对其大数据产业做了详细的汇报,至此,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确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第一次进入党的全会决议,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此次会议翻开了大数据技术信息化建设新的一页。
.........................
2.2 企业管理信息化概述
2.2.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信息化理论认知
企业对于信息化理论的认知,包括显性和隐形两方面的考虑。显性方面主要是企业期待借助信息化建设来解决内外部的具体可知问题,如管理模式的改革、财务系统的升级等;隐性方面主要涉及到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关于运营、财务、决策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前,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局限,专业人员的匮乏,往往仅关注显性方面的认知,忽略了企业长期存续的特点,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信息化后续存在更新升级和扩展功能等风险。
2、信息化技术需求
信息化建设要伴随大数据技术层的水平和具体的管理需求,所以在规划中需求分析及后期建设的基础是关系到一个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小而活”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管理层往往根据现有的情况去引进技术,忽略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不经过对未来发展的全面、系统分析就火速上马。如我国中小制造业只能简单地从现在所需的产品设计、工艺管理等需求出发,不能详细预测技术层面将来的需求。
...............................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 A 公司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及分析.....................................32
3.1A 公司基本情况.................................32
3.2 A 公司现状分析——SWOT 分析.....................................33
3.3 大数据背景下 A 公司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35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对 A 公司管理信息化的流程优化——基于 ERP 和 CRM 的管理信息化集成..........39
4.1A 公司管理信息集成化实施结果要求.................................39
4.2A 公司信息集成化系统成功的保障..........................4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3
5.1 总结..............................53
5.2 展望..................................53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对 A 公司管理信息化的流程优化——基于 ERP和 CRM 的管理信息化集成
4.1A 公司管理信息集成化实施结果要求
○1 接口多样化:多数据类型、多渠道导入或直接实现接入;
○2 全局化:快速接入企业本地和云端的内外部、线上线下数据,轻松搭建一站式大数据平台。
○3 安全性:单用户权限管理,使得有效屏蔽不必要的信息分享,保证信息的传播在一定范围里;数据平台的加密和专门的维护团队,保证了企业的信息在外部流通的可能性的降低。
○4 敏捷化:使用 4G、5G 的技术,使得信息的共享的及时性和大数据的计算分析性得到保证,更加敏捷;自定义模板的自动设计和拖拉功能,使得信息分析更加便捷;
○5 可视化:将整体布局、用户行为等驾驶舱分析增加可视化视频效果,使领导者更加直观。
○6 智能决策和追踪化:无需数据分析技术基础,让普通业务人员也能完成数据清洗与整理;利用可视化 Smart ETL 平台,高效完成数据准备过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催生出更多的价值增长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专家邬贺铨将其总结为“大智移云”时代。处于“大智移云”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不断紧密。大数据的应用需要通过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作为支持,反过来,大数据对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也成为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更新迭代的的助推器,“大智移云”时代使得各个信息技术之间彼此互相有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在应用管理信息化和信息集成化方面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信息集成化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其具体问题给出对策,并且以 A 公司的显示应用为案例,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在应用信息集成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是现阶段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和信息集成化方面的应用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其次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企业在应用信息集成化方面的显著效果;再次是经过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信息集成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认识到目前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抓住机遇,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