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各种危机的挑战而逐渐成熟、成长的过程。尤其在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涉及全体公众的公共危机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持续考验中国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外向度更高,社会结构更加复杂,面临的公共危机挑战更加多样。作为自2004年就已经宣布不再有农村和农民、城市化率极高的现代城市,深圳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反思境内公共危机管理正、方两方面的经验,形成自身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路,对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无疑有着样本和示范的指向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比美国事件和国内动车事故的应对方法,就加强和改善深圳的公共危机管理、确立考核公共危机管理成效的指标体系做粗浅的研究。"危机"(crisis) —词,来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基于古希腊动词"决定"所创造的名词,本义指体液上升的趋势,是指医生做出决定、改善疾患的最佳时刻,直到20世纪后半期,"危机"才被定义为突发性、破坏性的灾难事件。"今天人们已经不大能够记得,创造'危(crisis),这个词,原是为了表示决断之时刻。"
第二章文献回顾和硏究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宏观研究、具体政策法规的建设以及各专业应对实战方法的研究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我国自2003年SARS之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飞速发展,当前方兴未艾。各种研究成果,总体上紧扣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重点聚焦于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多发的成因、公共危机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三个主要方向。
2.1关于中国当前公共危机成因的研究文献回顾
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在中国是新生事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逐步深化认识的历程。有学者做了统计,在1997-2007年学术期刊网10年学术论文中,单就"危机公关"这一领域的搜索来看,2003年SARS事件是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分水岭——此前关于危机公关的研究文章仅65篇,且90%是关于企业的内容;而仅在2003年一年,关于SARS这一公共危机事件的研究就达72篇,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也随之升温,2003年SARS事件是中国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转折点我国早在进入新世纪之初,就已经开始关注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分析了由于利益格局调整、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结构变迁等深层次变革,对现有社会秩序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的思路。2001年,中央政法委研究室编辑了《维护社会稳定调研文集》;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课题组也出版了《中国调査报告:2000-2001——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详细分析了国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特点、应对原则及具体思路等。
第三章个案1: 9.11事件的公共危机处理…………………………22
3.1基本应对过程剖析…………………………22
3. 2应对措施特征及经验辨析…………………………26
…………………………
一、政策体系问题。如何从社会政策的宏观视野出发,思考通过完善社会政策的架构、体系、具体规定等环节,从根源上对社会秩序的整合发挥积极影响,从而在社会生活的上游,控制引发公共危机的隐患,以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治未病",着力于事前防范;
二、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建立健全机制,推动社会工作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实施"助人自助",把公共危机管理的"触角"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及早发现和遏制苗头性问题,打好公共危机应对的"提前量",使公共危机管理更加从容。比如,针对"富士康跳楼事件",我们发现这一集中了数十万青年工人的厂区,在青年员工心理疏导、爱情婚姻咨询、法律维权等方面的社会工作,过去几乎是空白。社会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应该把青年工人集中的厂区、宿舍区作为重点领域,及早安排专业力量开展预防工作,争取在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阶段取得主动权;
三、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完整性问题。在考核公共危机管理的12项指标方面,虽然确立了指标体系这样的思考方向,但每一项指标的设置设否合理,是否应该有量化的表述来增强指标的可计量性、易操作性,仍然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