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笔者认为开展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对患者行之有效,能提高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根据配对设计差值均数检验中样本量计算公式n=[(uα+uβ)σ/δ]2,其中α=0.05,β=0.10,均取单侧,查u临界值得uα=1.645,uβ=1.282,σ为总体标准差,可用S代替,δ为容许误差;结合横断面调查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取最大样本量,样本量应大于193例。本研究选取2020年5~10月在遵义市某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在住院期间完成上述问卷调查的289例CHF患者作为干预对象。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为II-Ⅲ级;②年龄≥18周岁;③能够进行日常的语言沟通和交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干预前的调查问卷被判定为无效问卷;②存在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症;③合并恶性肿瘤、重度肾病或肝病等;④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⑤不易长期随访或依从性差。
脱落标准:①住院治疗期间死亡;②出院后3个月内死亡;③联系方式变更不能继续随访;④要求退出者。
...........................
1.2 研究方法
1.2.1 建立健康干预宣教素材库及工具
(1)建立素材库:以《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21]和前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权威书籍和期刊文献资料[51, 52],并咨询遵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呼吸内科专家意见,形成适用于CHF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素材库。按照知、信、行三个维度对素材库内容进行分类,旨在提高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认知、改善流感疫苗接种信念和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
(2)形成干预工具:课题组成员根据KAP理论模式对干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并为制作的宣教图文和视频进行排版设计、同步配音、添加字幕等,最终形成以下宣教工具:①便于患者随身携带的流感疫苗接种科普问答彩色小折页1份——《心力衰竭患者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共有10个流感疫苗接种常见问题和相应解答;②播放时长为1~2分钟的宣教短视频6个,视频内容涵盖流感疫苗接种的一般性问题、流感如何对心脏产生影响以及流感疫苗接种对CHF患者所起的保护作用等方面;③便于线上传播的图文解说文章10篇,作为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干预补充(于患者入院后邀请其关注课题组创建的随访干预专用微信公众平台,并加入随访微信群,课题组成员专人负责维护)。宣教工具见附录4。
.................................
2 结果
2.1 CHF患者一般资料
2.1.1 干预完成情况
干预前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有效调查对象289例,对有效调查对象实施健康干预至出院满3个月,研究结束时有10例患者因死亡退出,8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自动退出,5例患者因联系方式变更未能取得联系退出,最终共266例患者完成了本次干预研究,本研究失访率为7.96%。
2.1.1 干预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男性135例(50.75%),女性131例(49.25%);年龄≥71岁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52例(57.14%),其次是56~70岁,为66例(24.81%);居住地农村146例(54.89%),城镇120例(45.11%);工作状况退休192例(72.18%),其余74例(27.82%);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占多,为188例(70.68%),其余78例(29.32%);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的患者数量最多,有123例(46.24%)。完成本次干预研究的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见表3-1。
护理论文参考
...................................
2.2 干预前、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其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干预后CHF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2。
(1)知识和信念总得分:知识和信念共27个计分条目,满分135分。干预前患者知识和信念总得分27~135分,标准分57.68±18.55;干预后患者知识和信念总得分111~135分,标准分91.86±6.66。
(2)知识维度得分:知识维度有17个计分条目,满分85分,干预前患者知识得分17~85分,标准分56.61±18.30。干预后患者知识得分71~85分,标准分93.07±6.45。
(3)信念维度得分:信念维度有10个计分条目,满分50分,干预前患者信念得分10~50分,标准分59.50±19.30。干预后患者信念得分40~50分,标准分89.79±7.72。
护理论文怎么写
...............................
第三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研究……………………… 47
研究对象与方法……………… 47
结果………………………… 49
讨论………………………… 53
结论……………………… 55
创新点及局限性…………………… 56
3 讨论
3.1 基于KAP理论模式的健康干预对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CHF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标准分、知识标准分、信念标准分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34.17±18.86、36.46±19.51、30.29±18.40,干预效果显著,表明本研究的干预方法合理、有效。首先,在宣教素材的选择上遵循权威文献指南,与临床医疗专家进行充分沟通,注重内容的权威性与适用性。其次,形成的宣教工具简便易行、可视化程度高:宣教折页内容简洁,色彩分明;科普视频配音清晰,时长适宜;线上文章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同时,患者出院后的微信推送、电话随访过程中,研究者与其保持良好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作出反馈,使其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得以巩固加强。国内学者[53, 54]基于KAP理论模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了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树立了良好的健康信念和态度。这提示我们在对CHF患者实施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教育计划时,应立足于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的提高,再逐步过渡到流感疫苗接种信念的改善,最后再是针对流感疫苗接种行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指导。
KAP理论模型是用于解释人的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人的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模式。该理论将人们的行为改变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从知识的获取,信念的产生,再到行为的改变。其中,“知识”是指个体对健康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信念”是指个体对待事物的正确信念或积极态度,“行为”是指个体针对具体健康问题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只有当个体获取了正确的健康相关知识,并对知识进行体会和感悟,才能逐步形成对健康问题的正向信念。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或态度形成以后,才有可能对现有行为做出改变从而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KAP理论模型深刻蕴含了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并已在患者的健康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55, 56]。
.................................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1 创新点
(1)课题组严格按照调查问卷编制流程,初次构建了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信效度较好,可应用于临床研究。
(2)目前国内尚缺乏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的相关研究,且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不明,本研究首次调查了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3)率先对CHF患者开展了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健康干预,评价了健康干预对改善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