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产品价值链的分割,产品被“裂化”成不同的生产工序分散到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以零部件贸易为主的中间品贸易随之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方式。中国作为国际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在价值链中主要承担对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的环节,因此在全球零部件进口贸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加入WTO 以来,市场的开放更是促进了这一贸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UN Comtrade 数据库统计,2001 年,中国的零部件进口贸易额为 611.6 亿美元;2015 年,这一数字突破了 4,671.8 亿美元,实现了超过 600%的增幅。2015 年,中国已经超过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零部件进口第一大国。更为明显的是中国的零部件进口种类几乎囊括了全世界在制造业领域所有的产品种类。可以说通过对进口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尤其是制成品核心零部件的应用这一环节,中国间接地掌握了世界上几乎全部的新技术,以至于通过学习模仿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技术的二次创新,在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快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进程。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并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依靠人工成本低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吸引了一大批国外高端制造业企业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进而促进了中国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加工组装出口制成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2009 年,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和出口总额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并在随后几年长期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风险。受制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制造业在生产加工环节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创新能力远远不足,缺乏核心科技的掌握,这些原因也使得我国当前无法成为制造业强国。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遇上寒冬,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尴尬局面。迫于国内失业率的压力,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并试图找回早已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短短几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强国纷纷提出振兴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方针,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再工业化”大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零部件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形成的,对零部件贸易的研究起源于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很多学者研究零部件贸易时主要是通过将零部件数据从制成品数据中挑选出来,借助于联合国贸发数据库进行硏究,下文对零部件贸易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Jones、Kierzkowski 和 Chen(2005)同时使用了片段化、外包、国际生产网络的概念来研究零部件贸易,认为国际生产片段化和零部件贸易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相符合[1]。Athukorala(2005)就产品片段化展开研究,分析了东亚区域的贸易模式,并且指出东亚国家在全球零部件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Kaminski 和 Ng(2001)描述了中欧各国的零部件贸易发展状况,包括组成、地域、贸易模式以及重点探讨零部件比较优势的变迁情况,结果发现中欧的主要伙伴国是 CEEC-10 国。Athukorala 和 Yamashita(2006)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五分位数的零部件贸易数据,调查发现零部件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制成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东亚对于碎片化生产模式的依赖程度超过北美和欧洲,使得东亚地区对区域外贸易的依赖性有所加重。Fung 和 Siu(2008)指出拉丁和北美的零部件出口占据世界制成品出口的 29.7%,主要贸易国家是 NAFTA,特别是美国,并且东亚国家和中国的零部件进口在全球零部件进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Athukorala(2013)研究了全球生产共享、贸易格局和东南亚的工业化,研究表明,东南亚国家比世界其他国家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更深,东亚的零部件生产与共享规模比较大,而且这些国家在生产产品和组装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符合要素密集理论的。Ng 和 Yeats(2003)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首次提出将成品和零部件区分开来的分类方法,并对传统显示比较优势的涵义进行了补充,使用零部件的进口数据测算该国在某种产品的组装工序上的比较优势[3]。刘重力、陈静、白雪飞(2010)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零部件贸易角度分析东亚生产共享网络的规模、结构和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在内核组件的领导地位在下降,而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己上升到零部件贸易价值链的较高的技术含量环节。另外在东亚生产网络共享中,中国和亚洲“四小龙”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地位。
..........
第 2 章 零部件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零部件产品界定
联合国《广义经济类别分类》(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BEC)对中间产品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根据BEC 分类法,将贸易商品根据最终用途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三大类,其中中间品包括 111、121、21、22、31、32、42 以及 53 项合计八类产品,而本文所研究的零部件产品在此种分类标准中被归入到中间品项下的第 42 和53 类,分别代表了资本货物的零部件和运输设备的零部件。
2.1.2 进口零部件的行业界定
由于进口零部件行为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制造业行业,而是主要集中在几个制造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分行业考察零部件的进口贸易情况。通过分析零部件进口贸易数据可以发现,主要有六个制造业行业涉及进口零部件贸易,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设备及通信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2.1.3 国内技术含量的内涵
国内技术含量的概念源自全部技术含量,是在全部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剥离了来自进口中间产品的部分。Hausmann (2003)开创性地提出了技术复杂度这一概念测量一国出口产品中的全部技术含量,并指出一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越高,该国在这个行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就越高。但姚洋、张晔(2007)认为,对中国这样的“加工贸易大国”而言,其出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极有可能是进口高端零部件在国内简单加工组装而成,中国主要负责产品劳动力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之间可能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已不能精确测量我国某行业的技术水平。本文借鉴姚洋、张晔(2007)首次提出的国内技术含量的概念,剔除出口品全部技术含量中所包含的进口部分,进而研究一国出口制成品中实际包含的本国技术含量[40]。
..........
2.2 零部件进口影响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等人的优势资源的理论也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国家之间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禀赋不同,产品价格存在差别,这成为双方贸易的基础。就当前而言,该理论主要基于现如今最终产品的比较优势的根本性差异来论述的。但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产品被分割成多个工序在世界范围内生产,这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各国开始从生产最终产品的比较优势向生产工序的比较优势转移。比如发达国家拥有较高的技术、资本优势,通过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嵌入产品内分工,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用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以承接发达国家外包的零部件等中间产品进行加工装配的方式参与到产品内分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没必要在整个行业或产品的生产上具备优势地位,完全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产品生产的某阶段,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上。我国采取的加工贸易政策,实际上就是基于国内的比较优势,利用发达国家转移产品的生产环节、零部件及生产工序的机会,逐步实现向产品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我国通过加强对进口零部件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和模仿,逐步从原来的零部件加工组装的比较优势向生产制造关键零部件的比较优势发生转移,并最终形成产品价值链上动态化的比较优势,这有利于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
第 3 章 中国制造业进口零部件的现状分析.......15
3.1 中国制造业整体进口零部件的现状 ......... 15
3.2 制造业细分行业进口零部件的现状 ......... 16
3.3 本章小结........ 21
第 4 章 零部件进口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22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22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 24
4.4 本章小结........ 27
第 5 章 提高零部件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29
5.1 扩大零部件进口规模的同时加强对进口种类的扩展 ........ 29
5.2 根据行业特征引导零部件进口方向的调整 ...... 29
5.3 加大研发投入规模并兼顾研发投入方向 .......... 30
5.4 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30
5.5 注重培育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1
第 5 章 提高零部件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5.1 扩大零部件进口规模的同时加强对进口种类的扩展
从制造业整体实证结果可以看出,2008 年之后,零部件进口规模和进口种类都能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其中进口种类的促进作用更加大而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大规模的先进零部件进口会对国内研发投入形成挤出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进口零部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而扩大进口种类不会对国内零部件生产厂商形成巨大冲击,从更多国家进口的零部件有利于本地企业提高模仿、吸收和再创新的效率,使进口零部件中的先进技术可以在国内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我国在扩大零部件进口规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零部件进口在地理方位和产品种类上的扩展。首先,我国应该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关系,实现从特定的几个少数国家进口向全世界范围内进口的决策转变。而对于以往老的贸易关系,考虑到零部件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弱化,应合理控制其进口贸易量的增长。其次,应保持对进口零部件的更新换代,加快从国外进口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进口零部件的更新换代可以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和附加值,有助于我国通过不断学习模仿先进技术来长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
结论
我国零部件进口规模增长趋势十分迅猛,并且零部件进口种类几乎囊括了全世界在制造业领域所有的产品种类,可以说我国通过进口制成品的核心零部件,间接地掌握了世界上几乎全部的新技术,这有利于我国对其消化、吸收、模仿甚至再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对我国零部件进口与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综合运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比较优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零部件进口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模仿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信息分享与交流效应四个具体途径来促进进口国技术进步的提升,综上所述,已有相关的理论来支持研究两者之间关系。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国内零部件进口贸易现状。着眼于进口总量,我国制造业的零部件进口规模、进口种类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而着眼于进口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速度的突飞猛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行业的零部件进口量所占份额相对较大,如电子设备及通信、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零部件进口的快速增长。从行业技术类型来看,我国高技术行业对进口零部件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行业积极进口发达国家的先进零部件,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发达国家的高端零部件,弥补国内产品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促进自身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这些行业通过不断进口国外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并进行学习、模仿和技术改造,最终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就零部件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零部件进口规模和进口种类显著促进了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进口国外先进零部件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且零部件进口发挥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对于高技术行业,零部件进口对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起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对外来先进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进口零部件的技术溢出效应已在高技术行业充分显现出来。对于中高技术行业,零部件进口在在研究的时段内都促进了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在第二个时段促进作用远远小于高技术行业。这表明我国在未来的零部件进口贸易中,应加大对高技术行业的零部件进口份额。另外,国内研发投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有利于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因此本文从进口和国内要素投入两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