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育法用于小学音乐教育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61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第一节奥尔夫教学法基本思想、基本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能够在游戏中掌握对音乐学习的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音乐学习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可以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从中表现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一个全新的面貌,它打破了原有的音乐教育的传统,并将固有的音乐教育的方法焕然一新,是一个新颖的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于它先进的理念、新颖的教学手法、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模式等,使它对许多国家及其地区的音乐教育都受到了其深远的影响。目前根据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如果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和奥尔夫教学思想密切结合,并能准确的根据孩子们的身体心理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逐步将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加以调整,能够让孩子沉浸在完全轻松、自然、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本世纪20年代初形成。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与其他类的学科一样重要,原因在于音乐这门学科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展,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等等,所以音乐这门学科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动作、语言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提高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那么,最终是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也就是说音乐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童话等内容则是音乐实施教育的方式,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来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儿童能够愉快的参与到音乐活动的实践中来,并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并从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获得艺术的情感经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促进音乐艺术生活的进步。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他认为人类通过语言、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换言之,启发和提高这样抒发本能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实施音乐教育的意义。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如何启发、提高和培养这种表现音乐的能力。而不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好与不好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而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大部分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可以学得好以及怎样才能学得好上。现在的音乐教育课程还是将关注点放在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以及技巧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要求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来学习音乐,并能够在游戏中掌握一定的音乐学习方法。并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亲自参与到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来,表现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在这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也就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法,来创造条件使他们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音乐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还要注重语言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将愉悦身心与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一切要从儿童出发。
(2)通过亲身实践,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音乐的活动中来。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这三点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一切要以孩子们为本,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无论从言语还是肢体上都要秉承这一要求。在音乐活动中,为了要让孩子们真实的展现自我、表现自己的情感的时,不要采用“错”“不行”这个词。比如“你做错了”,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说不行,持有否定的态度。而改为“你想怎么做”会更为恰当。这样才可以保护孩子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充满渴望,也促使孩子们产生创作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的人材。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因此奥尔夫的教学内容也是适合儿童身心特点,为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自参与到学习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使孩子们在玩游戏与音乐学习进行愉快的合作。


第二章奥尔夫教学体系和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现状与分析………9
第一节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现状…………………………9
第二节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3
第三章国内外课例的比较分析…………………………………………………16
第一节部分国内课例分析…………………………………………………16
第二节部分国外课例分析…………………………………………………22
第四章奥尔夫教学原则结合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设想…………………26
第一节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主动融入到音乐课堂中………………………26
第二节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1
第三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4
第四节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38
结语………………………………………………………………………………42
参考文献……………………………………………………………………………43


结语


笔者通过对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小学进行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发现针对于小学生随着步入高年级,对音乐课逐渐失去兴趣的现象,并从中发现音乐课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奥尔夫教学思想,结合国内外先进教学课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四点建议。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主动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为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作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来及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国小学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国内外教学课例的分析研究,汲取优秀的方式方法,引用到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将奥尔夫教学思想与小学音乐课进行整合实践,并不是教授演奏乐器、歌唱的方法,而是通过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音乐活动,使他们愿意参与进来,一起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的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本篇论文对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起到一些参考的价值和应用性。让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充满愉悦性,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廖乃雄译:《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安徽文艺出版社
3.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沈晓红:《儿童节奏乐世界》,上海音乐出版社
5.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道格•古德金(美)著《新千年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译自美国《音乐教育者杂志》2001年11月
7.王安国、吴斌主:《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8.李安民:《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儿童音乐》2011年第一期
9.常莉:《以趣激学,以美塑人》,《儿童音乐》2009年第六期
10.夏亚夫:《浅谈如火热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儿童音乐》2009年第一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