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59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高中数学,是整个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它能够让学生具备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学好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在读高中生越来越多,高中数学学困生人数也曰益增多,这其中文科班的情况最为严重,文科班几乎成了数困生的聚集地,严重制约教育发展,阻碍学生个人的进步,高中文科班的数学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化高中文科数困生的任务刻不容缓。我国对数困生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教育越来越受社会重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对文科数困生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少。我在文科班任教几年,深刻体会到转化文科数困生的必要性。高中文科数困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大多数学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数学成绩差,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求知欲低,缺乏自信,学习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习方法不当,久而久之,文科数因生情绪压抑,厌学心理严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为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我认为有必要对文科数困生作以详细的研究。
……..


1.2研究内容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学困生研究的文献,以数困生研究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托,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查,深刻探究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提出了解决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


1.3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解决文科数困生的问题,尽量减少文科数困生的人数,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家庭和社会解忧。
2、分析本校文科数困生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合理的转化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对本校的文科教学也起到一定的参考带头作用,帮助学校提高文科班的教学质量。


二、现实意义
1、帮助文科数困生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和不良习惯,参考提出的转化措施,做出适合自己的转变,争取使数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2、为文科班的数学老师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转变文科数困生的教学策略,让他们有章可循,有理可鉴,愿教乐教,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和文科班教学成绩的双重功效。
……….


第2章国内外数困生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综述
1、鄂温克旗大雁一中,郭富强在《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困难与解决困难的策略》一文中认为由于所学学科特点不同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文科生数学成绩不如理科生很正常,但是文科生的数学潜能同样是无限的,只要教师用耐心、爱心,合理、科学地诱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样能让文科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绩。
2、何家明在《农村高中文科数学教学初探》一文中指出,文科数学教学一是为了高考,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认为在当前农村教学环境下,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应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
3、在《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季振辉等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又分别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中对教师要求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4、谭世兵在《浅析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一文中对于学困生的成因特别分析了教师方面的因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没有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而且在教学中,对于学困生的学法指导不够,缺少对学困生心理的辅导。他认为,要想转化学困生,教师方面的努力至关重要发。
……….


2.2国外研究综述
著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而不是学生自己,由于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消失,因而造成学习困难。因此他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得当的教学方法,以及熟练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由老师教变为主动学,他在本文中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对策。赞可夫在《教育与发展》中研究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认为学困生由于长期的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逆反等消极心理,学习过程中没有成就感,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打击,很难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求知欲低下,以致于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他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行为上关爱他们,从心理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学困生的定义和鉴定也越来越全面和科学。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学困生的存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教师、家长及环境因素都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学困”。但是学困生也并不是不可以转化的,只要教育者找到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多关注和关爱学困生,重塑他们学习的信心,给足动力,相信大多数数困生还是可以得到有效转化的。
………


第3章数困生研究的理论基础.........7
3.1多元智能理论.........7
3.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8
3.3元认知理论.........8
3.4小结.........9
第4章高中文科数困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11
.1高中文科数困生学习现状调査.........11
4.2调査结果与分析.........12
4.3调查总结.........26
第5章帮助文科生走出学习困境的转化策略.........27
5.1探索之一:巧用文科优势,发挥优势智能.........27
5.2探索之二:唤醒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8
5.3探索之三: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快乐.........31
5.4探索之四:培养学习能力,锤炼学习意志.........33
5.5探索之五:规范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35


第5章帮助文科生走出学习困境的转化策略


5.1探索之一:巧用文科优势,发挥优势智能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难度整体下降,很多难、繁的内容理科要学,文科已不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有的部分变成课后阅读内容。比如二面角的作法及求解,微积分和定积分,这些文科数学都不要求掌握,大大降低了文科数学的难度。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文科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再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在一线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文科生大多性格开朗,活拨好动,多彩多艺,极富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的事物,而且由于是文科生,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善于沟通,如果课堂所讲内容文科学生能听懂,课堂气氛还是很活跃的,这一点对学习枯燥的数学大有裨益,能提高文科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便于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再者,文科生的形象思维好,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其感性思维远远高于理科生,洞察力很好,能很快地接受新事物,而且文科文学素养高,字写得好,爱记笔记,尤其是女生,这点在学习数学方面相较理科生也很有优势。

………..


小结


学困生的转化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难题,近年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选择学困生转化的题目进行研究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又有现实的迫切需要。本文运用教宵学、心理学理论,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编制了髙中文科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依据调研结果,认识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全面深刻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并请业内同行批评指正。文科数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教学中长期摸索和实践,本课题由于研究时间短,教学经验尚浅,研究者的理论功底不足,致使研究还有很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研究数据来源广度、深度不够。本文研究数据的选取范围小,对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的调查问卷数量还太少,虽然尽量涵盖了沈丘一高三个年级的所有文科班,但也仅局限在这一个学校里面,跟#、时间短。
2、本文研究的文科数困生的表现及成因主要从学生的内部归因入手,没有研究外部因素,比如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经济因素等,因此从这方面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