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58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提出问题的背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为课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而培养出多样化人才。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对解决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制定下发以来,各个学校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问题,但农村中学生的素质仍然令人堪忧,同时农村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在幵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农村中学对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认识和内容形式上的单一仍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效果的主要对策,是当前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首要问题。
……….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第一,目前我国对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少,通过实地调研,从现实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弥补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研究的欠缺,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农村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研究。
第二,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家长长期在外务工,造成这些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导致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因此,也丰富了家庭教育理论。
第三,农村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作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促进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丰富了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理论。
……..


1.2.2现实意义
第一,研究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是维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正确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在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显的无所适从,他们更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这些心理问题要是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容易对社会产生敌视现象,从而引发危险行为。因此,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第二,研究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体现。中国农村教育工作者普遍重理论,轻实践,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明显与现代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会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阶段,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暇顾及,致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错误。因此解决问题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导农村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章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概述


2. 1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要想了解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含义,首先要了解课外活动的含义。顾明远先生对课外活动的理解是这样的“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王道俊和王汉澜认为,“学生的活动不仅有课堂的学习,而且也应该有课外活动。胡中锋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课外教育活动的含义,他认为“课外教育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学校密切配合的校外活动等等”。贾春明认为,“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室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认真组织开展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和自我实现。品德是品质道德的简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思想品德课外教育活动是指在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下,在思想品德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它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结合国内外形式和学生思想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集体参加的,重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它是把当前的学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以结合思想品德教材为基础的课外教育活动方式主要包括,观看红色电影、时政演讲、公益或志愿活动、革命英雄报告会等等。
………..


2. 2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
一是可接受性原则。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此时的学生叛逆心理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否则就会出现危险行为,而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着实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的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进而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是以思想品德教材为基础,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实地操作和教育,并非是遥不可攀的,学生和教师都具有实际的可接受性。二是实践性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与自主参与。'鲁洁教授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过程是体验的过程。” “是一个真实的德育过程。” “是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体验生活的结合。”华教授也认为,“德育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有体验,德育才有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幵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这都表明思想品德来自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


第三章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12
3.1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12
3.2我国农村中学思政课课外活动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14
第四章提升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效果的主要对策........18
4.1多方转变,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认识........18
4.2多种形式,丰富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内容........20
4.3正确引导,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21
4.4多方支持,重视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21


第4章提升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效果的主要对策


4. 1多方转变,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认识
一是转变学校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我国在农村教育上始终都保持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被做作业或者是参加各种辅导班所占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战略主题是强调:“坚持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纲要》着重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能力,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校要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剔除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现代教育。二是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提髙教师教学素质,拓宽课外教育活动思路。弗兰西斯•培根:“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 俄罗斯教育学心理学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由此可见首先要转变老师观念。我国农村中学的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都以传统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提高对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认识,教师即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又要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形成的正确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观念要转变,做到“走出去”的教育方式,打破分数定终生的教育方式。学生作为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清自己,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在思想上的认识,打破“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使其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和培养正确价观。教师是教育管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结语


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而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缺乏实践,在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生的品德素质是令人堪忧,这些现象与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过于重视学科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品德践行有着重要的关系。要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正真目的,就必须加强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这既符合人的品德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开展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就必须认清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提出相应的有效性对策。目前,由于个案研究的局限性,加之论文有不足之处,出现在调查上不充分,也不能够完全覆盖到整个农村学校。这就要求笔者在未来,就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这一领域上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的实地调查,收集更多相关资料和数据,以能够全面反映问题,提出更多有实用价值的对策。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