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远工程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趋显著,而且在为农服务中发挥了更好更强的资源优势,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综合效益。农远工程的顺利和有效实施,一方面有力推进了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转变,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在为农服务方面,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农民增产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二、农远工程中三种模式的比较认识和评价
农远工程包括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从总体上看,模式一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成本低廉,易培训掌握,针对一些人数较少的教学点开展活动比较适宜。存在的不足是:对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模式二的优点是:同模式一进行比较,资源更新灵活,接收及时,操作难度也不是很大。其存在的不足是:在资源需求和应用反馈方面面临很大挑战。模式三的优点是:该模式的自由度最高,同时对硬软件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一方面,它对电脑硬件设备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得到网络环境的支撑;另一方面,它对管理者的要求较高,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农远工程为“三农”提供丰富多彩的实用资源
农远工程提供的资源很多,从文件类型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从实用性的角度可以分为: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探究学习、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课程资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科学等门类;专题教育则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廉洁教育、科学技术、反邪教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教师发展则是为教师提供的资源,包括专题报告、培训教程、教学案例、教研论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专题报告和培训教程中的视频课件,提高教育技能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通过观看教学案例中的优质课或示范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学校管理则包括班主任工作和中小学校管理;为农服务专栏包括了实用技术、致富指南、品种介绍等。可以说,农远工程所涉及到得资源极为丰富,涵盖各个学科门类,几乎应有尽有,可为不同层次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四、农远工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根据上述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农远工程提供的资源极为丰富和广泛。从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资源”专栏所提供的资源如“教案示例”、“媒体资源”、“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为学科教学服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综治安全教育方面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专题教育”栏目有选择性的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反邪教教育及学生常规礼仪教育等。从教师继续教育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发展”专栏提供的学科专题报告、培训教程、教学案例等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活动,进而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三农”问题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为农服务”专栏中的实用技术培训、典型经验等,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五、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插上教育信息化腾飞的翅膀
农远工程的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开展和启动,农村各计算机项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几乎都建立起各自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农村光盘教学播放点建立起现代化的网络远程教育主播教室,各学校之间初步形成了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主播教室“一网三室”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框架。农村各个中小学借助“农远工程”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建立了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把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在一起,通过网络课堂直播参加学科研修活动,有力促进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这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史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六、农远工程带给农民现代化的生活享受
农远工程,给“三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代农村新型发展平台,为农民架起高效、便捷的致富桥。“种什么农作物赚钱?”、“怎样种产量高收入多?”、“农产品卖给谁?”、“怎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养殖业疾病如何预防?”等等这些对农户比较刺手的问题,如今可以通过“农民科技网吧”、“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室”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而今,农民正在接受着农村远程教育的学习和培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用科技的手段来发家致富。一些农民在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农远工程中“支部 +远教 + 企业 + 协会 + 农户”等发展模式,搜集各种养殖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政策信息、同类企业信息等,正在为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农远工程的大力实施,农民正在感受着真正的现代化生活。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启动建立到当前的全面实施,成效显著,农村中小学得以共享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到处的农村呈现一片新的气象,农民生产生活一天不同一天,衣、食、住、行、用等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三农”问题的逐步改善,从很大程度上应当取决于农远工程的大力实施。让我们一同携起手来,更加重视农远工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它的最大作用发挥到“三农”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远教育模式的比较认识和评价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农远工程,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资源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