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资讯素质教育平台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15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它的到来给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信息资源,改变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截止2011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 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 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 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面对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社会现状,人们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就是时间”,“信息就是生命”,“信息就是金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事实上,现代社会的任何人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信息。决策过程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过程。搞科学研究离不幵课题的背景、发展、动态等信息;市场营销更离不开市场需求、消费水平、价格变动、顾客心理等信息。人们从生活学习到衣食住行,一切活动都离不幵信息。可以说,人类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采集加工等都变得非常容易,信息分配的不平等已经逐渐减弱。

人们不能依靠一条内部消息发财致富,企业家也不能依靠封锁和垄断信息一直保持核心竞争力,个体业不能再依靠手中的一条“消息”来获得商战的决定性胜利。信息的竞争价值越来越低直至彻底消失,基于竞争意义的信息力量也越来越弱,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则逐步取代了信息本身而成为关键竞争因素。当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信息内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时候,信息拘束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好像信息社会的影子一样也降临了我们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也在飞速的产生和增长,信息传输的也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人们从中受益也越来越多,当信息达到一定的程度,信息过剩一旦发生,信息就不再对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信息垃圾给生活造成压力和混乱。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我们必须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似乎我们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信息的贫乏让我们感到痛苦;信息盈余的时候我们还是感到痛苦。面对信息爆炸,面对超富裕的海量信息,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变得愈加困难,培养如何准确快速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势在必行。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会他们信息资源知识、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技能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形式也从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讲座培训发展到了网络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它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网络信息素质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但还没有成型的理论和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探讨。

1.2国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美国在1989年推出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2],这是美国的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提出的一份研究报告。在这个研究报告中重点提到在高等院校普及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后来,在199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3],1996年又出版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一书[4],从上述的“一个计划”和“二个准则”可以看出美国对学生信息资源检索能力的重视程度。

(2)在英国,1998年国家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法案规定在学校一定要设置两类课程,其中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在内。此规定从1998年起在英国所有中小学实施。

(3) 1984年,日本首相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此后几年中提交了很多咨询报告。这些报告都清楚的指出:日本要紧跟国际形势,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日本在80年代就开始重视“信息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育[5]。

(4)为了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法国在1993年制定了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计划;紧跟着,欧盟在第二年建立了 “信息社会”;随之,南非、加拿大等国家也都实施了相应的信息教育计划。

1.3国内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置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在几十年的时间和探索中,学生通过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正在逐渐成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课程。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以往的教学内容、方法、模式、资源等已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因此,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创新。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发展,直到2003年国内高校才幵始尝试幵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8月我国有401所高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由图书馆提供.

第二章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5

2.1信息素质与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5

2.2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分类 ...............5

2.3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 ...............7

第三章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分析............... 8

3.1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及发展现状 ...............8

3.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案例分析............... 8

3.3平台的技术开发、功能及服务方面分析............... 10

第四章髙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方案及总体构架............... 14

4.1平台的总体架构 ...............14

4.2系统环境及主要技术 ...............15

4.3系统模块及功能说明 ...............17

总结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习者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培养学习者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28]。该平台的幵发主要包括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部分。前台的开发技术主要指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平台中学习课程体系的呈现技术。

本平台学习课程主要采用Dreamweaver, Fireworks,Flash三个软件来创建网页上的框架,插入文字、图像以及对应的超链接。后台的开发技术是指服务器方的开发技术,实现对平台学习课程中众多数据的管理。ASP是后台开发釆用较多的一种技术,本平台的诸多模块用ASP编程实现。平台采用B/S ( 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体系,通过访问WWW服务器来实现远距离教学,它能提供24小时服务的教学网站,使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学习者能更方便、更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武,姚红.试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2004(6):66-69.

[2]郝克明.构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育结构体系[J].教育研究,2001,22(6) :3-11.

[3] Nancy K. Getty, Barbara Burd, Sarah K. Burns, Linda Piele. Using courseware todeliver library instruction via the web : four examples.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0(4): 349-359.

[4]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 Best practices initiative,Characeristics of program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at Illustrate Best Practices:AGuidline"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05-10-1-10].

[5]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1,23(7):15-19.

[6]王慧.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5):79-82.

[7]叶建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6(2):206-208.

[8]周凤飞,王泽琪.关于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80-81.

[9]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 (8) :72-74.

[10]郭振桥.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08,(29):59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