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第一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
人民警察作为政法干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自然成为其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警察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体现了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灵魂所在,对人民警察人生观、价值观起引领作用,对行为标准起主导作用。在《人民警察法》第三、四条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严明纪律,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就是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忠诚”,尽忠于国、至诚于民,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所在。人民警察精神的核心是忠诚,它是公安队伍永恒的旗帜。判断一名人民警察是否忠诚首先是要看是否忠诚于党,从根本上看他是否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因为从人民警察的性质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属于人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人民警察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只有忠诚于党和人民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忠诚的价值取向是“立警为公”,理论指向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政治上要自觉服从党的指挥和领导,行动上严格执法、服务群众。“为民”,民乃邦本,生生不息,是价值观之本。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主题。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让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让改革的成果,国家发展的成果都由人民来共享,最终达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公安工作必须以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
第二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据公安部统计,每年受到查处的民警在 8000-10000 人左后,每年因触犯刑法而被逮捕判刑的民警到达到 400 人左右,每年因严重触犯刑法被判处死刑含死缓的民警有 20 人左右。虽然民警犯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得不从自身开始查找原因,他们的违法违纪大都是与自身缺乏学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度不足有关。所以,必须加强以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法律,加强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对人民警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从国际上讲,我国的周边环境并不乐观,西南方向与印度在边境领土上存在争议;南部方位与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争执不下;东南部又与日本因为钓鱼岛问题关系一度十分紧张。这些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的问题就像一根绷紧的弦儿,时刻在调动着国民敏感的心。因爱国举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接连不断,对公安安保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公安警务工作任务量更加繁重。
………..
第二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情况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后,各级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倡导广大干警要做学习的模范,为加强学风建设起好表率作用。通过学习,公安干警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宗旨意识、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了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把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公正、文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公安工作中说到底是公正执法。如何做到公正就要求执法不仅要合法,更要做到合情、合理、规范、文明。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习与推广,在公安机关内部大力倡导说实话,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做到了严格执法,秉公办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真正内化为每个民警的自觉行动。人民警察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价值观。公安干警作为人民的忠诚卫士,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应当以人民群众为最高价值主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最高价值主体,其根本就是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去做事和想问题。真正的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把他们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他们的要求当成自己亲人的要求,多给予关心和爱护,多给与耐心和理解,把惠民、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人民警察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作为运用法律解决纠纷的活动,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纠正,对破坏行为的预防与惩治,对权利、义务关系加以矫正的过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警察正是坚定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履行职责,使执法活动限定在法制化的运转轨道上,不偏不移。公安机关利用多种形式教育民警在思想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恪尽职守,形成了自觉自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
第二节影响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公安干警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来自社会、媒体、亲人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身体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犯罪手段的技术化、多样化带来的职业压力也与日俱增与公安工作强调对民众服务性的工作性质之间反差强烈,也造成一部分民警不能很好适应,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存在于民警身上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贯彻与内化,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2004 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表明:在教师、医护人员、公司职员和警察等人群的比较中,警察位于职业倦怠之首。警察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最高;警龄在六年至十五年的警察职业倦怠程度最严重;警察离婚率比普通职员高,而离异警察的职业倦怠问题比健全家庭的警察严重;一线警察的职业倦怠问题更严重。
………
第三章 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22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职业化政工队伍.....22
一、政工干部要讲政治,讲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22
二、政工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做好表率......22
三、以民警实际需要为基础,注重心灵沟通....23
四、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提高民警素质.....23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政策.....24
一、警力保障方面.....24
二、经费保障方面.....25
三、执法权益保障方面.......25
四、待遇保障方面.....27
五、培训保障方面.....27
第三节 创新教育思路、拓宽教育渠道........27
一、教育内容上创新......28
二、在工作方式上创新.......29
三、在工作形式上创新.......29
四、在工作的手段上创新........29
第三章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第一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职业化政工队伍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要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机构,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使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与公安机关其他行政性事务工作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三重保障工作,真正的使政工队伍专业化。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是对政工民警的基本要求。政工工作者要讲政治,并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讲政治,讲大局,着手点不应仅仅是“讲”,而是要在行动上下功夫, 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果断的行动能力,拥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没有这些作支撑,仅凭良好的愿望、朴素的感情,讲政治只能是一句空话。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迅猛飞速,如果满足于已有知识,疏于学习提高,忙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必然落伍于时代。作为政工工作者,必须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安部门文件精神,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应用、信息化技能应用、驾驶、擒拿格斗、单警装备、实弹射击,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时事政治等,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才能博学,博学才能多识,才能练就释疑解惑的理论指导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自如。
……..
结 论
当前,各种西方不良思想传入我国,对人民警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我国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结当前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研究,找到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具体实践上有所创新,可以使广大民警坚定政治立场,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与挑战,能够毫不动摇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立足岗位、服务于民,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贡献应有的力量。本文不局限于对当前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的简单重复,而是深入公安内部进行长期调研,总结公安机关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确实遇到的长期无法根治的主客观原因,进而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实际可操控性强。当然本论文的研究由于受到个人能力以及研究条件的局限,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还希望得到专家与导师的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