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习《论语》的方法
一、识记
(一)诵读和朗读
具体到语文教材中来说,语文版和苏教版分别要求朗读和诵读,下面就两种形式做一个比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两个词语是这样解释的:朗读: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诵读:念(诗文)。在《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又作了这样的解释:朗读。这两个概念在表达上没有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巢宗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4)。并且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也可以得出: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文意境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要求背诵,背诵和诵读相比较而言,有些人认为诵读的目的是背诵,这是一个误区。诵读的文章有可能达到了背诵的结果,有的只是熟读而己。这个熟读的过程就已经把文字转化为声音表达,达到了理解文章的目的。在具体的文言诵读教学中,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诵读对于形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作用。
........
二、组织活动,体会儒家文化
(一)利用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学习方案的开发者,又是学习方案的实施者。教师的激发探究兴趣,采取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与合作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增进学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时、适度的组织指导是综合性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人教版中有“综合性学习”这一个学习模块—“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内容如下:你还记得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入学学生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是啊,在过去很长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孔、孟”并称。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①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其真谛在于打破常规教学的单一踩点、单向运作模式,采取跨段重组、同类整合、多元互补的方式,将适合学:探究的问题以模块的形式组合起来,以创生综合实践与综合提升的空间。
.........
第二章针对《论语》的教学,教师应有的教学素养
一、一定的国学素养
二、深入把握教材内容
(一)理解新课标的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重点是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该考察对词法、句法的掌握程度。”
(二)把握教材特色
语文科的内涵与性质决定了语文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语文科性质中的工具性决定了教科书的编选体系,而思想性决定了教材中的价值取向。对木论文中涉及到的文章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1.教材编写体例:
(1)语文出版社的教材:每学期独立成册,六册浑然一体。每册7个单元。每个单元主要是按照语文知识点编排。以阅读为主体,同时还有“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字”的内容。在每篇文章后有“字词积累”的内容。
(2)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每学期独立成册,共有6册。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独具特色。以阅读为主体,但是同时还有“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内容。侮篇文章后有“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
(3)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每学期独立成册,共有6册。每册6个单元,每单元有自己的主题。以阅读为主体,还有“写作”、“口语交际”、“诵读鉴赏”、的内容。各个教材的内容展示来看,总体来说,内容没有很大的区别,都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有些区别,语文出版社更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人民教育出版社更全面,但是这种全面势必会造成笼统的后果,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突出了诵读的内容。
..........
三、现代教育理念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前新课改的一个非常重要转型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做法,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这样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应有的责任感。“自主一合作一探究”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初中教学中,就是指依据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人生的道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保证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合作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的形式很多多,比如采用简笔画形式。一般说来,当今的大部分课程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消化。如果能采用简笔画、漫画的形式,画出课本中的人和物。这样就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记忆。又如创造具体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有效的手段,就能有意识地把课本知识引到现实生活中,使深奥难懂的问题变得通俗化、生活化。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主动进步的意识。还有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中小学生的特点一般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就会不集中,为此,可以充分运用媒体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吸引力,从而使课堂富有感染力与说服力。还可以插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渊流长,灿烂辉煌,有许多脍炙人口,回味无穷的内容。充分运用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就容易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极强的求知欲望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变成现在的主动追求。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主要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教师就应当认识到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不能仅把“传道、授业、解惑”当作自己的专利。我们还要不断的向各种能学习的资源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极高的业务水平,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新的课堂情景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动脑筋并且学会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快乐的体验。
..........
第三章教与学的理想模式...............................27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27
二、以讲解意义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29
结语.................31
第三章教与学的理想模式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现存教学目标的制定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教学参考书上,都给出了大量的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参考资料。现列举全国几个地方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浙江省衙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吴诗斌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掌握“习、说”等词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点。3.对孔子的为学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河北鹿泉市职工子弟中学的李艾霞老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木方法。2,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3.理解课文含义,体会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今人的启示。安徽的张广菊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了解实词“殆”“周”等的含义。2.认识文言虚词数量多的特点,了解常用虚词“之”“而”的用法。3.了解文言现象:通假字、多音多义字、倒装句、固定形式由以上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来看,教学目标有的侧重对文言文基本知识的把握,有的侧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那么到底应该把什么作为初中《论语》教学的重点?根据上文所提到的解释学的观点,老师必须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情况,给出自己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语录的主旨意思,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和以后的生活中去。这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所有的活动应该都围绕这一个目标展开。
.........
结语
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我明确了一篇文章在分析的时候如果想把文章了解透彻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这样对以后的文本分析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对《论语》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以后再遇到文章时肯定会有更多的具体的问题,应该采用具体的办法解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问题挖掘深入,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这正是教学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