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技能课程开发
第一章绪论
1.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 1研究背景
1、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理念
在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里,知识技能的更新侵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早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获取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己经成为过去时。学校教育己经不再是局限于人前半生的某一个阶段,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随着这一形势的形成,学校教育由原来的重视知识理论传授,兼顾思想教育、技能传授,学生到社会上通过实践再掌握职业技能也不迟这一主导思想逐渐改变成为社会各行业、企业提供能即时顶岗的成熟工作人员为己任的“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1995年国家教委职〔199引12号文件中提到:“职业大学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应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在新华社发的专栏16(重大人才工程)中第九条专门指出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钟秉林先生在199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当前在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没有形成符合职业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三是教学方法落后。”i虽然近几年不同程度地有所改善,但有些学校还是持守着原有的观念,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改革开发还是不容乐观。
过去的“十一五”中,我国的职业教育己经在改革办学体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己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全国整体情况看,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专业建设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化,虽能做到学校与企业合作,部分的实现了“工学结合”,但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分阶段明显,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脱节,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性不强,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职业态度不够专业和成熟,职业精神和技能的欠缺等这些方面都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整体提高办学水平,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力资源。因此,2011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教职成「2011] 11号文件,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中央财政下拨补助资金20亿元,用于该项目的实施。当务之急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己经成为当前的职业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1. 1. 2研究的意义
一、该研究的理论意义
如今中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素质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对准职业开发课程”的职教理念。目前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并没有像职业教育实践一样迅速发展,理论研究严重滞后。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的增加,职业导向在一般本科教育中己经有了一定的涉及,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层次开展。通过该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改革,形成能力本位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模式。
二、该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职业教育中,国外己形成较为成熟的职业导向教育理论和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而我国的职教工作者很早就认真检视“知识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弊端了,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对其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进行改革。由于学科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学计划制定者往往在原有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其专业课内涵中找出对应的职业岗位,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具有职业针对性,但由于因果关系的错位,使得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不够明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应不够明了。本研究在实践中应用构建的职业导向下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模式,使所开发的理论在保持自有特色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16年,美国的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要改变传统旧教育观念,不要把传授技艺的职业教育和传承文化修养的普通教育对立起来②。在此之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就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美国的职业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构建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包括全日制、业余制、工读交替制及函授制等多种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中学时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较自由地进出各种教育培训体系,毕业时还能够根据个性化需求顺畅地完成横向角色转换或纵向升学衔接。形成了一整套课程开发体系,同时考虑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人才需求,关键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美国乃至世界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国戴辛阿教授从职业教育组织原则的层面入手分析,得出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是“职业导向”。德国的“双元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职业教育特征的模式,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此就不累述。英、日、澳等几国在职业导向教育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而且各具特色,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黄光雄.课程设计的模式「M].台北:东华出版社.1984.
[2〕黄炳煌.教育课程发展模式之研究「M].台北:景文出版社.1988.
[3〕汤美安,杜泽超,韩涛.高职教育中的职业导向教育探讨.教育与职业「J] . 2010, (5).
[4〕宋烨,凌晨.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长沙: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0, C1>.
[5〕季敏.职业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研究「v].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
[6〕廖祥新.职业教育核心技能课程的开发研究「v].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蒋乃平.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的主要特征一一对“宽基础,活模块”的再思考之九.教育与职业.1999, (9).
「9蒋安.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 (12 ).
[10][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课程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
第一章 绪论 7-12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7-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8-10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0-12
第二章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理论探析 12-17
2.1 职业导向的内涵分析 12-13
2.2 技能型课程的内涵分析 13-14
2.3 技能型课程开发的内涵分析 14-15
2.4 基于职业导向开发高职技能型课程的适切性 15-17
第三章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 17-25
3.1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依据 17-18
3.2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思路 18-21
3.3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目标及定位 21-22
3.4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技能型课程开发模式 22-25
第四章 基于职业导向的课程开发实践 25-51
4.1 基于职业导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设计 25-33
4.2 基于职业导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制作 33-45
4.3 基于职业导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施与评价 45-47
4.4 基于职业导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效果反馈 47-51
第五章 结语 51-53
5.1 研究总结 51
5.2 研究创新 51-52
5.3 研究展望 52-53
注释 53-54
参考文献 54-55
致谢 55
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