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10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学论文,笔者通过对情境教育理念、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第二章对情境教育理念的理论来源、理念概念以及理念特点进行了概述,其次发现了情境教育理念及其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关联性,然后得出情境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行为空间、心理空间与知觉空间等三个耦合点,并分析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状况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蓬勃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国民教育意识的普遍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在2020年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可知学前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加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1万所(见表1-1),其中公办幼儿园10.8万所,民办幼儿园17.3万所,分别比上年增长5.4%、7%和4.5%。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在园幼儿4713.9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远高于“达到70%”的《纲要》目标[1]。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将其位列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第一条’。”[2]在“新常态”的时代要求下,我国学前教育逐渐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发展,倾向于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然而,如今的学前教育在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入园难、入园贵、幼儿与教师比例过大及“小学化”现象等。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幼儿园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幼儿园建设和城镇化,尤其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推动地方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负担机制,着力建立学前教育成本负担机制,解决幼儿园在教室补充、工资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3]。
....................................
1.2 研究对象
1.2.1 情境教育理念
“情境”概念最早出自美国学者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基的著作《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它在辞海中的定义为:所谓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特定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9]。情境教育理念中的“情境”则指具有经过人为优化了、促使幼儿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教育大辞典对教育的定义为:广而言之,凡是足以感化身心之影响,俱得云教育,只称其结果,不计其方法[10]。从广义上来说,凡事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之各类活动皆为教育。
情境教育理念由教育家李吉林提出,其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它是通过建筑、美术等艺术手法创设与优化情境,把情感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绪的引导与激起,从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情境教育空间是通过把人与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空间作为一种非文字的语言,成为教化与陶冶人的场所,它应具有整体性,呈现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谓“寄情以景,以景冶情”。
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指的是按照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幼儿与物质世界的交往活动需求,采用某些建筑创设和组合方式创造出来的,有利于交往行为发生的、有限的且为实体的空间形式,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空间,因此可划分为门厅、廊道、垂直交通、架空层及空中平台、庭院以及室外操场等,其中架空层与空中平台虽然在概念的定义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却具有一定的共性,即分别作为室外活动场地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延续,因此笔者将其划分为同一交往空间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另外为了保证本研究的深度,笔者只选取了以上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公共交往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即门厅、廊道、垂直交通、架空层及空中平台;庭院、室外操场等不处在建筑主体内的公共交往空间,以及活动单元、多功能厅等普遍不容纳幼儿的跨班级交往活动的非公共交往空间均不在研究范围内。
............................
第2章 情境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 关联性研究
2.1 情境教育理念概述
2.1.1 理论来源
(1)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又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经验、行动等)与其相对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分析,即更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13]。环境一般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14]。就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活动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来说,一般可划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15],其中自然环境指山水树木等自然形态物质和自然现象;社会环境指组织生存、发展的具体环境,即社交关系网络;人工环境则是由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实际构筑物等组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他提出:人的心理发展(或认识发展)从婴儿开始直到成人,都是他与外部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16]。他还把个体与环境的持续互动描述为适应,个体通过这种互动能不断发展自身的心理结构,使其趋向复杂化。随着环境越复杂,人的心理结构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皮亚杰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同化与调节,他认为任何机体都有一种倾向,只会从外部世界吸收那些能够加以处理的东西,同时,当新的刺激不能被吸收而又那么引人注意以至于无法被忽视时,就会在人的头脑中产生新的意象,从而产生更复杂的结构。他这种观点被称为相互作用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不仅是环境中的客体,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改造环境。
.............................
2.2 情境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关联性
情境教育理念中的情境是行为、情感与认知三者结合的关键,要实现情境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结合,应要研究两者的关联性基础,再形成幼儿教育理念与建筑空间的有效关联。
2.2.1 幼儿身体尺度对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
幼儿期(3~7周岁)的幼儿的躯体尺度约只有成年人的1/2到2/3,尺度差异极大(见表2-2),因此应主要根据幼儿体格发展特征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同时也要保证成年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案例分析研究........................ 37
3.1 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37
3.1.1 案例分析目的............................... 37
3.1.2 分析案例选择与方法...................... 37
第4章 基于情境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方法........................ 60
4.1 符合幼儿尺度的行为空间.............................. 60
4.1.1 适宜的尺度与比例............................. 60
4.1.2 功能多样化的家具布置......................... 64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87
5.1 结语............................... 87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87
第4章 基于情境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 设计方法
4.1 符合幼儿尺度的行为空间
4.1.1 适宜的尺度与比例
公共交往空间的尺度在行为空间营建中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营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行为空间必须既要符合幼儿的身体尺度,还要符合进行不同活动时幼儿的行为尺度,另外空间的比例,即宽高比也要根据空间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门厅 门厅是最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之一,除了正常的交通功能外,可以作为幼儿的交往活动空间,也可以作为家长的接待大厅或者接送幼儿时的休憩空间[45]。因此门厅需要有充足的面积,其扩大化的处理方式会更有利于公共交往空间的高效利用,在扩大门厅尺度的方面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向内部扩大进深和开间、与廊道相结合以及向外部延伸。
向内部扩大进深和开间指门厅向建筑内部扩大尺度,从而得到充足的活动面积。如上海贝贝佳欧莱幼儿园的门厅经过横向的延展,同时园区在内部布置了阅读区以及展览区,把宽敞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域;罗四维设计的厦门前埔幼儿园在门厅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长、宽、高较小的入口空间,但横向延展的中央大厅长、宽、高都较大,在此产生了幼儿的观望、停留与嬉戏的可能性[46]。
与廊道结合是指门厅与廊道结合的同时还进行局部的放大,如台州稚荟树幼儿园中,主次门厅都由廊道串联起来,廊道的局部还得到了一定的放大,加强了公共交往空间系统的整体性;万科实验幼儿园的门厅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与放大后的中廊产生有机的结合,成为了一个连续的公共交往空间。


建筑学论文参考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随着现代幼教理念的更新,幼儿教育对于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品质要求愈发提高,而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建筑都存在着忽视幼儿的真实需求、空间组织形式过于均质、空间分隔固定等不足。通过对情境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并对幼儿园的公共交往空间以及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方法的资料文献进行研究、梳理,结合相关建筑实例进行归纳与总结,在园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和设计上提出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本文的结论如下:
(1)通过对情境教育理念、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第二章对情境教育理念的理论来源、理念概念以及理念特点进行了概述,其次发现了情境教育理念及其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关联性,然后得出情境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的行为空间、心理空间与知觉空间等三个耦合点,并分析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2)笔者在第三章对三个幼儿园建筑进行案例分析,首先对其公共交往空间的行为空间、心理空间与知觉空间三方面进行切入,然后通过尺度与比例、家具布置、空间形态、空间界面、材料、色彩以及光影七个角度对公共交往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幼儿园公共交往空间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些案例中值得借鉴的优点。
(3)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内容以及对三个幼儿园建筑的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三种设计原则:符合幼儿尺度的行为空间、符合幼儿领域感的心理空间以及符合幼儿感知特点的知觉空间,并归纳出七种具体的设计方法,分别针对幼儿园的门厅、廊道、垂直交通、架空层与空中平台等方面提出空间的设计思路与营造手法,为今后的幼儿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园区环境,同时促进幼儿园的发展,环境优化,带动教育的提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