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及合理性评价MBA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46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问题正在逐步影响人类经济与社会的正常稳定发展,作为能源问题的重要领域,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越来越受到关注。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一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管理对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解决许多常规变电站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互操作问题、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带来的问题、二次回路复杂、控制电缆引起的电磁干扰、一次设备智能化、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等[1]。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较常规变电站更强,既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质量运行。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低耗元件及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使得智能变电站具有很好的低碳环保效果。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 2016 年初,已有超过 5000 座智能变电站完成了建设工作,其中包括约 20 座 750 千伏智能变电站、约 180 座 500 千伏智能变电站,约 60 座 330 千伏智能变电站,约 2000 座 220 千伏智能变电站和约 3700座 110 千伏智能变电站。同时,对大量已有常规变电站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其中包括约60 座 500 千伏、20 座 330 千伏、320 座 220 千伏和 630 座 110 千伏变电站。为了进一步推动电网的清洁化和互动化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智能变电站的目标和要求,预计未来智能变电站将取得较大程度的发展,其规模也将进一步提升[2]。智能变电站能够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和保护等基本功能。相比于普通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设备更为先进可靠[3]。造价方面,与普通变电站相比,相同规模的智能变电站造价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智能变电站增加了诸如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化设备而导致设备购置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4]。而目前随着智能化变电设备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生产以及采用集中招标形式进行设备购置等带来的规模效应,尤其是智能化设备因其高科技附加值的属性而具有较大的价格下浮空间[5],未来智能化变电站的造价水平将进一步降低,相较于普通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投资经济效益优势将进一步拉大。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早在 16 世纪,英国就开始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并因此诞生了工料测量师这一满足项目管理需求的职业[8]。19 世纪 60 年代末,“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在英国成立,工料测量师分会就包含在该协会中[9]。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投资效益的评估、工程项目的经济财务分析得到了造价管理人员的重视[10]。因此,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各个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相继成立[11];到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各国造价工程管理协会开始推动本国造价工程师的相关执业资格认证工作[12-13];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之后,众多学者开始了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综合研究[14-15]。在这一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这一重要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被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成功提出[16-19]。与此相对应地,“全面造价管理”成为了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研究内容包含了多项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如战略资产管理[20]、项目造价管理等[21]。21 世纪以来,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和全面造价管理理论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2]。目前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具有计价依托于标准[23],政府非直接调控[24],造价动态管控[25]、采用通用合同文本[26]、造价信息依据真实可靠[27]、重视过程控制[28]等特点,下面对这些特点进行简单分析。(1)计价依托于固定的标准及依据。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具有统一的造价指标、造价定额和计费标准等[29],这些标准主要由大型的工程咨询和工程造价管理公司提出[30]。相对应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地方的一些咨询机构也制定针对本地和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工程消耗量和单价[31]。这些公司依托自身制定的定额标准等作为投资估算、报价等造价活动的标准。(2)政府采取非直接调控的方式。对于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工程项目,政府根据国家已有的造价指标和造价定额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32],而对于非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政府原则上不参与相关项目造价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动态造价信息作为参考[33]。在管理方式上,政府投资的项目一般有两种管理方式,一是政府直接进行管理,二是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具有良好造价管理控制能力的公司代为管理[34]。

.........

第 2 章 变电站造价管理概述

变电站工程是电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针对电网工程和变电站建设工程分别阐述其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特点及相关管理内容。

2.1 电网工程造价管理

2.1.1 电网工程造价的概念

电网工程是指一切与电网相关的工程,包括电网输电、配电环节所涉及的说有工程,如变电站工程、线路工程等。电网工程造价是指该电网工程在决策、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所预期或实际发生的所有成本和费用。电网工程造价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电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电网工程中,主要投资用于固定资产的建设。广义上讲,电网工程造价也可以理解为电网工程投资费用。根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电网工程造价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四大类。电网工程造价可以分为静态造价和动态造价两种类型。按照项目阶段,电网工程造价可以分为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造价计价依据及计算方法也存在着差异。

.........

2.2 变电工程造价管理

2.2.1 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变电站工程是重要的电网建设工程,其继承了电网工程造价的主要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例如变电站工程造价受设备价格影响程度大,受技术设计的影响也较大等。因此,将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总结,得出大额性、阶段性和多主体性是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1)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大额性与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相同,变电工程的造价也存在大额性的特点,由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设备材料单价较高,因此变电站工程的单位造价水平较高,整体投资也较大。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可以减少企业和国家投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2)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阶段性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变电站建设项目包括了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及招投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和竣工及验收阶段等。在不同的变电站建设工程阶段,变电站造价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控制价、工程结算及决算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变电站工程造价形式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前面的造价形式是后面造价编制和控制的基础。从上述分析来看,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同的阶段,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体现出了不同的内容。(3)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多主体性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多个对象进行参与,包括建设方电力公司等、设计方设计单位等、施工方施工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等。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行业协会也会参与管理和控制。其中,建设方通过造价管理进行投资控制,政府及相应行业协会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指导,设计方通过造价管理用于协助建设方控制工程投资并降低设计成本,施工方通过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等。围绕变电站工程造价,多个不同主体针对各自的目的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变电站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多主体性。

...........

第 3 章 智能变电站全过程造价分析 ........14

3.1 智能变电站介绍 .... 14

3.2 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分析 ...... 17

3.2.1 智能变电站造价趋势分析 ........ 17

3.2.2 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 ....... 20

3.2.3 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

3.3 本章小结 ....... 25

第 4 章 智能变电站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6

4.1 造价影响因素识别理论 .......... 26

4.1.1 因素识别原则 .......... 26

4.1.2 因素识别方法 .......... 27

4.2 智能变电站造价影响因素识别 ....... 27

4.3 本章小结 ....... 31

第 5 章 基于 AHP-云模型的智能变电站造价合理性评价..........32

5.1 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

5.2 合理性评价模型建立 ..... 37

5.3 实证分析 ....... 45

5.3.1 合理性区间测算 ...... 45

5.3.2 基于 AHP-云模型的造价合理性评价........ 46

5.4 造价管理建议 ........ 51

5.5 本章小结 ....... 53

第 5 章 基于 AHP-云模型的智能变电站造价合理性评价

本章在上章对智能变电站造价影响因素识别和挖掘的基础上,介绍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及构建思路,研究建立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 AHP-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5.1 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不管是哪种评价过程,都需要建立一系列相互影响的指标,智能变电站工程造价合理性评价过程也不例外。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多个指标组合构成。智能变电站工程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合理性评价工作好坏的先验条件,也是影响评价质量的关键因素。智能变电站合理性评价是对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各项费用发生、造价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水平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所以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使得智能变电站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根据以下五点基本原则建立智能变电站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造价合理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设定清晰明确的结构体系和选取标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设计不应存在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指标间或衡量对象上的重复,整个指标体系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选取综合评价指标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指标,依据不同的综合评价控制对象与目的去搭建最适宜的指标体系。该体系需要考虑到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符合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

.......

结论

随着新能源发展及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成为了关系到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智能变电站投资建设资金在电网总体投资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而且由于智能变电站在技术方案上与普通变电站有着显著差异,其造价管理也不同于普通变电站。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智能变电站与普通变电站在技术及造价方面的不同,深入研究了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造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智能变电站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基于 AHP-云模型 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智能变电站合理性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与普通变电站在技术特点和造价构成上的异同,并从设备费用、建筑费用、安装费用、调试费用和价差变化五个方面分析造价的发展趋势,得出未来智能变电站的整体造价水平仍将进一步降低的结论,并指出目前智能变电站存在方案缺少标准化设计、定额及计价规范不够完善和物资集约化管理尚待加强等问题和不足;

(2)分别从决策与可研阶段、设计与招投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分析和挖掘了影响智能变电站造价的影响因素,从造价形成合理性和造价管理合理性两个方面建立了造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造价形成合理性从造价形成角度考虑工程量和单价对造价合理性的影响,造价管理合理性则考虑造价管控效果对造价合理性的影响,其主要指标包括了结算较概算偏差率、进度款支付金额偏差率、工程签证费用占工程本体总投资额比率、工程量变动偏差率和工程竣工结算按时完成率等,指标选取较为科学、全面;

(3)建立了基于 AHP-云模型的智能变电站造价合理性评价模型,充分发挥了云模型在处理定性和定量相互转化问题上的优势。在此模型中,首先通过切比雪夫不等式确定合理性区间,消除异常数据对模型的影响,进而确定评语集,形成评价标准云,利用云发生器生成指标基本云,通过 AHP 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云合成算法计算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云,通过计算与标准云的相似度,得到造价合理性评价结论。最后,结合评价结论提出了未来智能变电站造价管理在方案标准化、物资集约化、定额及规范完善化等方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