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沙地林业高新产业园的规划设计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79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 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人为活动的日趋复杂与增多,全球范围内的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峻。(见图 1.1)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及其所导致的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而造成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1]目前全世界沙漠的总面积据统计约为 4560.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35%。一般来说,狭义上的沙漠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其总面积约为 1760 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由沙漠化而导致全球可耕地的损失每年约为 500 至 700 万公顷,使全球约 6.28 亿人口,在84 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威胁,估计到本世纪末该现象将导致全球总耕地面积损失三分之一左右。图 1.1 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峻来源:作者自摄据统计,中国沙漠总面积约为 130.8 万平方公里(包括戈壁以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3.6%,并且以每年接近 3600 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已经成为全球受到土地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影响范围涉及到我国内蒙古、河北、陕西、吉林、黑龙江、山西和宁夏等地区。其中,榆林沙区面积约占全国沙地总面积的 1.2%,榆林的土地资源中约 42%是沙地。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所在区域隶属于榆林沙区——即毛乌素沙地南缘位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的地区,是沙漠开发以及治理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是陕北沙漠高原地貌,地形较为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以及片沙为主。该地区内沙丘、沙地绵延不断,风蚀现象严重,土地沙化现象普遍。近年来,经过陕西省治沙研究所近五十年来的治理,流沙已近全面固定。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将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单位所具有的良好沙地建设与治理的科研条件以及技术基础。该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对全球土地沙漠化日益严峻、我国土地沙漠化速度逐年递增的总体现状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善,具有积极地示范及推广意义。


2. 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园蓬勃发展
自 1994 年我国首个农业科技产业园兴建以来,农业科技产业园在我国蓬勃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的推广利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的更新改造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止至 2004 年,我国已设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将近 4000 多个。其中,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共有 36 个。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榆林市红枣马铃薯白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通知》以及陕西省林业厅发布《关于省治沙研究所建设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批复》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始筹建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于 2007 年由榆林市政府上报陕西省政府。经过几轮的审评和答辩,该项目已于 2008 年 11 月列入《陕西省二〇〇八年“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项目计划》。


2 科技产业园与农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研析


2.1 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研析
科技产业园,通常也被称为高新技术园、科技工业园区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了突出其不同的优势或者特征,也常被称为大学科技城、生态工业园区等。各国对科技产业园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在美国一般称为“大学联系的研究园”(University Related Research park),在法国一般称之为“技术区”(Tchnopole),在英国一般称之为“科学园”(Science park),在德国一般称之为“技术生产区”(Technologie Fabri),在加拿大一般称之为“技术园区”,在日本一般称之为“技术园”,而韩国则一般称之为“科学城”等。为了便于统一理解,本文将其统一称之为科技产业园。科技产业园通常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土地资源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并且依靠其优越的地理、社会、政策环境,吸引大批智力人才与精英企业,将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各项生产要素相互结合起来,形成相对集中的优势,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聚集,从而最终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产业化的地理区域。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社会组织制度安排,是从宏观上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并有效推进科技产业化的组织体制、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是我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适宜的社会组织安排。一般认为科技产业园具有如下特征:将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作为地域、产品和人才开发的依托。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大学研究园为核心;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中心是美国 128 公路高技术带的核心;而日本技术城则规定要求至少需要有一所大学或学院作为其开发的科技依托(见图 2.1)园区的重要基本活动是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研制与开发。科技产业园必须首先作为一种能够使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的,并且以经济活动为核心的区域。其与商务活动之间紧密的相互联系,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实业型的区域。具有利于研制和开发的公共政策及导向。如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高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薪资政策、能够提供风险基金的金融政策、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文教政策以及鼓励高层次服务业发展的其他产业政策,尤其是促进将科技开发转化向产业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必须具备超前并且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以保证信息和人才的快速交流,以及园区和市场密切联系。科技产业园应具备优质的生活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综上所述,科技产业园是一个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目的,在科研力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开辟一处环境较为优美的区域,将技术人才、风险资本和高科技企业相集中,并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而建设的科学与产业的综合体。科技产业园的任务集中表现在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以及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这两个方面。


3 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特征 ………………………………43-51
3.1 沙地 …………………….43-46
3.1.1 概念及分布 ………………………..43-45
3.1.2 气候与水文 ………………………45
3.1.3 形成原因................... ................... 45-46
3.2 林业产业................... ...................46-47
3.2.1 林业产业的概念................... ................... 46
3.2.2 林业产业的特点................... ................... 46-47
3.3 沙地林业产业................... ...................47-48
3.3.1 沙地型林业产业的概念................... ................... 47
3.3.2 沙地型林业产业的特点................... ...................47-48
4 沙地特征下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构思................... ...................51-65
4.1 “同心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 ................... 51-56
4.1.1 主导产业及产业链................... ...................51-52
4.1.2 产业用地类型分解................... ................... 52-54
4.1.3 产业空间结构................... ...................54-55
4.1.4 “同心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 ................... 55-56
5 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 ................... 65-91
5.1 项目背景................... ................... 65-68
5.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65
5.1.2 基地周边道路交通条件................... ................... 65-66
5.1.3 基地自然条件................... ...................66-68
5.1.4 基地基础设施条件................... ...................68


结论


本文对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 对科技产业园与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主要针对科技产业园与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概念、特征、分类、发展、功能构成、功能分区、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归纳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规划实践的理论依据。2.调查研究方面 采用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一些较为经典与成功的科技产业园——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了对于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一些启示及借鉴。这些成果作为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资料,对规划实践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这些规划案例多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及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其气候、资源、环境优势较为明显。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榆林沙区,面对典型性气候环境特征时适用性不强。3.应用研究方面对沙地典型气候特征及林业产业特征下的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得出特征下所产生的核心问题并对其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适宜于沙地林业产业园的“同心圆结构模式”。在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对其主导产业及产业链进行分析,对一、二、三、四产业的用地类型进行分解归纳,提出适宜于沙地林业产业的产业空间结构,最后落实到具体用地布局,抽象得出“同心圆结构模式”。(2)提出“孵化辐射型”技术推广模式。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依托沙地治理技术实践以及沙地林产业技术研发,形成沙地林业科技自主实践研发,建立科技孵化功能中心,实现技术实践与孵化,产业园自身不进行量化的技术性产出,而是向其他沙地地区推广可行的沙地林业技术,分级分区域形成技术推广辐射范围,以达到科技推广与辐射效用。(3)提出“300×300 米”的单元网格模数。提出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基本空间单元网格尺度构成,有机结合生产网格、生境单元和建设模块,明确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生产尺度、生活尺度和生态尺度的表达,提出 300 米×300米的最小自然生境土地空间生态单元和600米×600米最小林业生产土地空间功能单元,并通过 600 米×600 米的道路网格组织整个产业园。(4)提出沙地生态营造策略。通过对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沙漠与水资源的研究,在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用地布局规划的层级方面,提出生态绿化体系、生态防护林体系及其自然生境系统保护,将三者结合形成生态营造策略。基于以上问题的研究及探讨,最终得出榆林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规划内容及方法,对沙地林业科技产业园的科学规划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