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贫困作为限制人类发展的一个难题而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我国政府尝试了诸多探索,自 1978 年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多个阶段。多年来根据国情不断调整的扶贫政策起到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贫困发生率也从2013 年的 10.2%,下降到了小于 4%。
然而,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贫困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简单的短缺性的温饱问题,而是转变为其他诸如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匮乏的多维贫困: 就贫困人口而言,贫困户往往文化水平低、缺乏足够的劳动技能,或疾病缠身而不能脱贫;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供给例如灌溉、道路硬化、通讯等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贫困地区的子女方面,许多地方不提供学前教育,一些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也堪忧;而这些地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公共文化、现代种养殖技术等方面更是落后。
不论是传统的生产型扶贫还是以资源开发和生产发展为目的的开发式扶贫都越来越难以为继,常规的开发项目扶贫等硬性干预措施的减贫效应不断弱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所带来的福利却不断凸显。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纷纷提出加大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进而达到脱贫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理论、实证、具体举例三方面的研究来说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贫困地区减贫的良好对策,并为下一步脱贫工作提出良好的建议。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即在国家精准扶贫、大力脱贫攻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式扶贫项目对贫困户自身以及地区的能力提出了要求,通过对近年来各项扶贫政策的梳理指出不同扶贫政策之间的差异,并提出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贫困户及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将是今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向,并就国内外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减贫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及贫困的相关理论
本章主要通过梳理贫困的理论渊源,并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对贫困的定义作出界定。并从政策和学者两个角度阐述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机制作出分析,解释为什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可以达到减少贫困的目的。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实证分析
本章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来证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贫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在指标的选取方面,对于因变量拟选用贫困发生率,解释变量拟选用医疗、教育、劳动技能培训、交通、文化、网络覆盖率及其他几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方面的指标,来拟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贫困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我国贫困现状和案例分析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状,对于政策变迁的部分,本文对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扶贫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各个阶段的主要政策以及对不同阶段的扶贫标准和扶贫措施进行比较,阐明了我国扶贫政策的变迁情况;在贫困现状部分,对我国截至 2017 年的扶贫成就和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拟以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及昆明市寻甸县两个具体的村落为例,通过具体对这两个村落各方面的情况及贫困情况介绍,说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后为什么可以起到减贫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本章在具体结合目前脱贫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写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及贫困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长期减贫
2013 年精准扶贫以来,我国的贫困状况大为改观,扶贫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各省集中多方力量,加大扶贫力度,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主要的攻坚力量还是集中在政府部门,各地出台、颁发了多项政策和措施,精准到户,一家一政策,五年来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极大减少,贫困户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在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扶贫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引人深思:
首先,贫困具有长期性,目前实施的一些政策例如产业分红、大病救助等,在短期内帮扶效果很好,可以帮助贫困家庭迅速摆脱贫困,但缺乏长期持续性,一旦帮扶措施结束,整个家庭再度陷入贫困的可能性也较高。
其次,贫困具有代际传递性,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缺乏,更是思维及能力的缺乏,贫困家庭的子女耳濡目染,长大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也较高,目前的帮扶措施也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对于思维和能力的帮扶效果较弱。
再次,贫困具有脆弱性,如果贫困家庭不能真正地从内部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仅仅依靠外部帮扶,则不能长久的发展。
最后,精准扶贫的目标和意义,在于真正的使底层民众摆脱贫和困交织的状况,迈入小康生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精准的期限范畴,既包括短期内的精准,也包括长期内的精准。从短期来说,自 2013 年国家加大扶贫力度,倡导精准扶贫,帮扶到户以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实施的措施和政策都是效果显著,卓有成效的。从长期而言,贫困不是一时之困,扶贫更是一件需要长时间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的事情,尤其是要巩固我们目前取得的扶贫成果,切实提高贫困人群的自我长期发展能力,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
第二节 贫困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一、贫困的相关概念
(一)贫困的界定
对贫困的定义经历了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权利贫困三个阶段。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物质资源匮乏,缺少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以致于生存受到威胁(布思和朗特里,1970;童星和林闵岗,1993)。
相对贫困是指相比较而言的贫困,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状态要低于平均水平。(汤森,1979;赵冬缓和兰徐民,1994),有些国家把收入低于平均收入 1/3 的社会成员归为相对贫困。
机会贫困则是贫困人口在知识、权利、尊严和体面生活和获取收入的能力等方面的被剥夺以及机会的丧失,它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状况差、营养不良、婴儿死亡率高以及没有发言权等(阿玛蒂亚·森,1981;世界银行,199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世界银行,2001)。
就我国而言,中国早期界定的贫困属于绝对贫困的范畴,主要是指物质收入上的贫困,可以理解为家庭的收入不能够使家庭成员生存下去。
综合而言,贫困包括侠义和广义两个范畴。从狭义而言,贫困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从广义而言,贫困是一种被剥夺的状态,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匮乏,疾病、社会歧视、收入的不平等、人力资本不充裕、性别歧视、医疗保健和公共教育设施的匮乏、失业乃至家庭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政府公共政策的取向等因素都会严重弱化甚至剥夺人的“能力”。
...............................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实证分析...................35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35
第二节、主成分分析的权重测算......................35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及案例分析.....................40
第一节 我国扶贫政策变迁及现状.....................40
一、我国扶贫政策变迁.....................40
二、我国贫困的现状.....................4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5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 我国扶贫政策变迁及现状
一、我国扶贫政策变迁
(一)我国扶贫阶段的变化
自 1978 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减贫工作,并相继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站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对贫困的识别、扶贫措施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生产力,同时进行了一些市场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大力发展经济,从而将各种改革的红利传递到贫困人口,使他们得以脱贫。
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1986 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阶段的政策主要是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即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掘当地各种自然、人文等,发展经济,增强地区和群众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达到脱贫的目的。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构建基本共服务减贫的长期框架
在我国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之后,我国将消灭绝对贫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结束,相反意味着扶贫工作将进入下一阶段,由消灭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的缩小和减少阶段,而在相对贫困阶段,扶贫措施的重点和核心也将由目前的政府扶持转变为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各群众依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带来的各项便利充分培养和发展自身能力,缩小包括收入、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距,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同时,中央也提出了为此,下一步工作的重心也应当有所转变:
第一、将减贫措施重点转移到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根据欧阳煌(2017)等人对下一阶段贫困形式的预判,我国在 2020 年之后,贫困状况将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从连片贫困转为散点贫困,从常态贫困转为偶发贫困,从收入贫困转为额能力贫困,从原生贫困转为代际贫困,从物质贫困转为精神贫困,因而相比于目前的扶贫措施具有对象局限性等特点,基本公共服务能够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更加均等、高水平的服务,受益群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特定人群,更加具有普适性,持续性和公平性等特征,减少目前针对特定帮扶对象才能够享受到的分配难题以及由于受益不均而引发的内部矛盾,从增强个体的造血能力和改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等发展环境两个方面构建脱贫的可持续机制,解决扶贫瞄准机制“失灵”、扶贫资源“精英捕获”等各种“瞄准偏差”问题。
第二、构建全面的长期减贫动态体系。反贫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作,我国从 1987 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以来,身处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摸索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各地都结合自身情况积累了诸多经验,总结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做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具体的实践工作并没有转化提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仍然没有建立起有体系的、完善的、反贫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识别、帮扶、退出、进一步监测、预警等各个环节的统一标准和长期追踪机制,另一方面由于行业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不能完全了解农户的所有状况,不能及时追踪了解农户在银行的资产信息,家庭收入结构、购房购车状况等,同时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交流不通畅,目前的一些扶贫工作体现出重复化、效用短等特征,也容易导致一些扶贫资源的浪费。因而,形成全面、系统的贫困长期动态追踪体系,将极大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各个环节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