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从虚构的象牙塔中走出,重建了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使乡村这一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冷落的对象得到关注与表现。
第一章 新世纪非虚构“写作潮”与“乡村热”
第一节 非虚构:何以可能
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向西学步,虚构叙事作为西方文学的正统得到追捧和效仿,逐渐发展成中国文学的主流。虽然它曾承担着启蒙和救亡的重任,也曾被政治话语紧紧缠绕,但作家对它的形式探索和美学追求却从未停止,产生了很多经典之作。尤其是新时期至八十年代末,各种文学思潮层出迭现,对虚构叙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技巧探索和形式革新。有论者指出,中国文学自先锋小说开始“具有了可以与世界文学‘相对称’的文本,中国当代作家在形式、技术和小说观念上具有了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言外之意,虚构叙事这一西方的舶来品已经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发展得足够成熟,足以与世界文学相媲美。然而,为何这样一种成熟的叙事形态在刚刚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之后便在九十年代逐渐被非虚构叙事抢了风头,甚至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人所诟病?这其中有什么或隐或显的原因?
一、纪实文学传统的回归
欲探讨非虚构叙事在新世纪蔚为潮流的主因,必须将其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以揭示这一叙事形式复杂的价值指向与文化内涵。
对比中西方文学传统,大致可以看出纪实与虚构的分野。当然,这一分野只是相对而言,是基于两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根本差异而进行的广义划分。②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散文、史传为正统,强调文以载道和实录精神,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谓此。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些文体中没有虚构的成分。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对虚构的认识与新历史主义的某些观点一脉相承,认为“作者的意图、态度、经验等等,它们未必就一定是现实的反映。这些意图、态度和经验,在文本中更有可能只是虚构化行为的产物”③,赋予虚构更多元的含义和理解。根据这一观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夸张,散文中的议论、抒情,以及史传中的判断、评价等等无疑都构成虚构。但我们依然认为中国的文学传统是纪实的,这不只是因为它的虚构成分相对较少,更因为它不是通过对生活的隐喻和摹仿去表达,而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素材进行创作,是非超验的,体现出中国关注现实的一元论哲学观。
.........................
第二节 “体”“类”之争与“真”“假”之辨
“非虚构”(Nonfiction)一词是舶来品,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有感于当时美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变化,作家们意识到现实事件的离奇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力,因此纷纷放弃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把目光投向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创造出一类新的写作方式,很能反映美国社会的变化,迎合人们关注社会的心理。因其混合了小说的叙事技巧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追求,所以被称为“新新闻报道”、“非虚构小说”、“事实的文学”等,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诺曼·梅勒的《夜晚的军队》、汤姆·沃尔夫的《电冷却器酸性试验》都是其代表作。之后,这一写作潮流迅速传播,逐渐发展成一个囊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史志文学和口述实录文学等体裁在内的文学谱系或者说文学类型的概念。而出于政治的原因,直到 1980 年董鼎山发表《所谓“非虚构小说”》一文,美国的这一写作潮流才进入国内学界的视野当中。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是自此,“非虚构”一词逐渐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和使用。那么,非虚构叙事是否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文学?它们与报告文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它是否能够如它的称名一般做到“不虚构”“无虚构”?其与“真实”“虚假”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考察。
一、关系辨析:非虚构叙事/纪实文学/报告文学
1988 年,仲大军、周友皋翻译出版了美国作家约翰·霍洛韦尔的《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一书。在译者前言中,仲大军提到“Nonfiction 一词在我国的语言里译成‘纪实文学’比较好。但现在通用的几本英汉词典把它解释作‘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也有人在文章和书中把它译成‘非小说’。经过一番衡量,又为了避免与其他词的翻译发生冲突,我在此书中暂把它译成‘非虚构文学作品’”①。可见,他认为非虚构叙事和纪实文学指称的是同一个概念,都可作为“Nonfiction”的翻译结果,只是为了区分才选择了前者。龚举善认为非虚构叙事是“理念意义上的”“,是个非常宽泛的异质同构型聚合式谱系概念”;纪实文学是“原则意义上的”,“是一个态度暧昧、充满歧义的能指,常被某些作家用作‘打擦边球’的重要策略”。②他虽然对二者做出了所谓的意义上的区分,但却十分牵强,好像只是主观感觉下的一种模糊认知而非本质界说。《人民文学》“说不清楚”非虚构叙事是什么,但是认为“它肯定不等于一般所说的‘纪实文学’”,接着又认为“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所写的那种非虚构小说,还有深入详实、具有鲜明个人观点和情感的社会调查,大概都是‘非虚构’”。
...........................
第二章 纪实: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的策略
第一节 跨学科方法的引入
非虚构叙事虽然不能如字面指示的那样,做到完全不虚构,但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却是它的题中之义。张文东认为,非虚构叙事“并不想,当然也不能摆脱所谓‘文学的表达’”。这种“文学的表达”似乎使它带上了先天的不真实的标签,即使这只是虚构本质论主导下的一种文学成见。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这一成见,使文本达到一种真实的效果,非虚构叙事不得不向其他一些看似更公正、更客观的社会学、新闻学、历史学等学科跨界,以获取介入现实的多种方法,实现“文本形式真实性”。
一、田野调查:直面现实的复杂
社会学田野调查法无疑是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中最常见的一种介入现实的方法。“田野调查,也称作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①为了从虚构的象牙塔中走出,获得写作的第一手资料和最直接的生活体验,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的写作者们纷纷选择了田野调查这一有着很强的行动力和实践感的社会学方法,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考察。
梁鸿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怀疑,我怀疑这种虚构的生活,与现实、与大地、与心灵没有任何关系。”②而另一方面,她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于是,为了纾解乡愁,重建与现实的联系,她对自己的家乡穰县梁庄进行了田野调查——“2008 年和 2009 年的寒暑假,我回到了偏远、贫穷的梁庄,踏踏实实地住了将近五个月。每天,我和村庄里的人一起吃饭聊天,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调查,我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③正是基于这样全面、细致、长期的田野调查,她才得以大量地获取关于梁庄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反映乡村现状的《中国在梁庄》,收获诸多赞誉。
.........................
第二节 伴随文本制造“真实”
赵毅衡认为“,伴随着符号文本一道发送给接收者的附加因素”就是伴随文本。①他进而指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了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在解释中,不仅文本本身有意义,文本所携带的大量附加的因素也有意义,甚至可能比文本有更多的意义。应当说,所有的符号文本,就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使文本不仅是符号组合,而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构造”②。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携带有各种类型的伴随文本,它们参与和影响着文本意义的生成,是又一种纪实策略。
一、显性伴随文本:副标题、封面设计、体裁标识的真实性宣扬
由于副文本(para-text)和型文本(archi-text)是“完全‘显露’在文本表现层上的伴随因素,甚至比文本更加醒目”,所以赵毅衡称二者为显性伴随文本③。其中,“书籍的标题、题词、序言、插图、出版文本,美术的裱装、印鉴”等都属于副文本④。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往往都有一个副标题,比如《崖边报告》的副标题是“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大地上的亲人》的副标题是“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呼喊,在风中》的副标题是“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村庄里的中国》的副标题是“一个华北乡村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等等。它们勾连现实,指示着文本的论域,暗示着文本的形成过程,即以乡村为言说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成书,最直接、最醒目地宣告了文本内容的真实性。此外,书的腰封上也携带着大量的副文本。比如《中国在梁庄》的腰封上印有“梁庄不为人所知,它只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之一。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腰封上印有“百年乡村沉浮,世纪家国命运”;《大地上的亲人》腰封上印有“历时十三年,书写与自己命运深刻关联的三个村庄。在亲人的气息、眼泪、抗争、无奈中再现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等文案信息。它们无一不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预告以及对文本意义和价值的宣扬,严重影响着接受者对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方向,先入为主地替接受者制造了真实感。
...........................
第三章 虚构: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的悖论 .........................43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乡村想象” .............. 43
一、启蒙想象:自上而下的精英审视............. 44
二、文学想象:浪漫恣睢的失真言说.................. 46
第三章 虚构:新世纪乡村非虚构叙事的悖论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乡村想象”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产生于 18 世纪的西方,自出现以来,一方面对它的定义和阐释层出不穷,且多有矛盾之处。比如曼海姆认为,知识分子有着不依附于任何特定阶级的“无根性”“自由漂浮”的特性;葛兰西却从知识分子与特定集团相依存的角度作出了“有机的知识分子”的界定;古德纳认为知识分子由于专业主义的发展业已成为一个新的阶级;萨义德却将知识分子视为对权力说“不”的人、公共角色的“局外人”“业余者”。③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语境的差异,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阐释存在局限性。如果严格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衡量,在中国似乎很难找到十分贴合的知识分子形象。所以,在不同观点和语境差异中寻求知识分子的通约性定义很有必要。笔者认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者许纪霖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对知识分子所作的定义,就体现出了这种通约性“: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指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①而无论观点和语境如何不同,知识分子区别于大众的精英属性,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对国家、社会以及相关的专业领域而言当然十分可贵,但在本节的论述当中,很大程度上它却成为接近真实的障碍,成为乡村被虚构的一个根源所在。
.........................
结语 如何更真实地表现乡村
参考文献(略)
纪实与虚构——论新世纪乡村非虚构文学叙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