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执政党的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种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为了进一步从了解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笔者对全国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排名前 15 所高校中的 15 位研究生导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以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下文中以学者A、学者B…等代称)。他们主要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写作规范等方面,指出当前硕士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自己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教训,告诉大家如何写出高价值的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
一、好选题标准 :问题意识 + 小切口
选题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成败。从受访者的论文评阅经验看,研究生们普遍对于媒体、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新传播现象有研究兴趣,有关新媒体方面的选题比较多,比如媒介融合、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内容分析、网络亚文化、众筹出版等,而有关历史、理论对话的研究则比较少,可能与选题难驾驭有关。但与此同时,同学们对于如何从新现象中提炼出真问题,做得往往还很不够。“大多数论文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研究对象,什么是研究问题”(学者 J),很容易使论文停留在对研究对象的总结和浅显的描述层面。“选题不在乎新旧,有时候研究很古老的问题也能产生新的思想,关键是你在这其中是否发现了问题,有问题才可能做比较深入的研究。(同学们的问题意识)不是薄弱了一些,而是‘相当薄弱’。”(学者 B)
具体来看,硕士论文的选题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
1. 对策类研究较多,选题学术价值有限
有 6 位受访者对硕士论文中的对策类选题提出了批评,认为“‘社会现象梳理 + 政策、建议’类的选题从学术上不太能走向深入,现象分析可能会流于肤浅,写得像工作报告一样”(学者 C),而且这类研究“太过业务,在理论与思想上的拓展非常有限,选题本身的学术价值不大”(学者F)。除了学术价值不大,对策类研究容易遭致批评的另一原因在于,学生提出的对策往往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不要动不动就讲对策,很多同学自己一天工作经验也没有,谈什么对策呀?很多现象背后的东西、后台的数据,根本就不知道。能把问题现状搞清楚就不错了。”(学者 B)学者 F 也认同,硕士论文“能做到‘是什么’这一步就可以了”,“不要总想着给现实指条明路,很多试图为现实指条明路的研究多年后都是一场笑谈。如果要指条明路,只有一个可能性,必须是实证研究,用实证数据支撑现实决策,如果没有方法支撑,拍脑袋谈对策,不行。”学者J也提到,“我们大多数的研究都是 should 研究,我们既不去弄清什么是 what, 也不去弄清 why,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对策性的,拍脑袋拍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策性研究毫无价值,学者C 认为,“正是因为用处太大了,太复杂了,一篇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政策、建议在现实实行过程中因素非常复杂,学术研究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甚至是一个非常细小的角度,抽出来一点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现实运用能够提出一种理论上的支撑。而现实问题的解决要考虑社会环境、制约因素、实际困难、成本效益等等各个方面”。
“学生做对策研究,缺乏产业经验、业务经验,分析问题很难有针对性。而且对策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学生提的对策往往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对于局势的观察需要大视野、充分的资料,而硕士生限于时间、经历、条件等因素,往往做不好。”(学者 O)
2. 迷信理论,用理论套现实问题
“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度比较高”(学者 I),硕士论文选题应该既有理论框架,又有经验材料或个案研究。好的选题应该是“有真正想要解答的问题(puzzle),有概念化与操作化的支撑,有理论对话的意识”(学者 H),是“一个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的选题”(学者 M)。
“经常有人说我得找个什么理论,为了理论而理论,思路反了,千万别被理论绑架了,是因为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只有从理论上才能很好地诠释和概括,所以才思考理论”,“不是套一个理论”(学者 F)。
硕士论文中因为“迷信理论”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同学喜欢用一些现成的理论去生搬硬套现实问题,得出简单的结论。学者 N 认为,“好的选题应该是基于现实与既有理论结论之间发生了不一致的情况而提出的新问题。既有理论上的追求,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我通常总结为:国际视野、理论框架、落脚中国问题”。那么,怎样才算搞清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区别?怎样才能培养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学者 F 举例道,论文“要有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必须是一个学术概念,有人说我要研究乡下人进城电影,这只是范畴,还没有落到点上,比如研究乡下人进城电影中的身体叙事,OK,身体叙事就是一个学术概念,这样问题性就马上来了”。
“我在指导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主要是强调他们的问题意识要很清晰,我希望他们能够画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问题的线路图,问题是什么,假设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需要非常清晰的逻辑线条。”(学者 D)关于论文选题,除了问题意识要强以外,有6 位受访者提到,硕士论文选题“开口应该小一点”。有些研究生“动不动很大很大题目,比如‘论我国传媒事业发展趋势’”(学者 B),“想在一篇硕士论文里将一个领域的大问题都解决,这是不切实际的”(学者 D),“我们老师希望选题开口小一点,背后的意思是希望深一点,集中一点。但很多学生的文章深不下去,没有资料做支撑,所以(开口)小不了”(学者 O),因此,很多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大题目小方法,大题目小样本,即用一种单一的方法解决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问题,或者用很小样本证明一个很大问题”(学者 K)。
“严耕望先生一直说,年轻的时候,你的研究一定是‘小而精’的 ;到了中年的时候,体力能力增长,可以做大开大合、宏观的(问题);到了老年,可以写随笔性的文章,把自己的学术理念提炼出来,做一些方向性的总结。严先生的话用在硕士生论文写作中,是适宜的,对年轻人来说,论文要做得精致,要深挖下去,选题一定要窄,以小见大。”“很多硕士论文动辄六七万字以上,字数写这么多,你是否真的有很深入的思考呢?我觉得这是一股不好的学风,以字数取胜,最后就成了罗列材料,不够精准。”(学者 J)
对于论文的“开口切口”问题,学者 I 提供了一些补充意见,认为 :“切口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有个整体的、多元的视角,也挺好的,关键在于研究视角的合理性,能否看到真问题。有些视角只能看到现象,有些视角只能看到概念,(而距离)看到现象的本质还很远、看到概念的逻辑还很远。好的论文选题中体现出的视角应该有利于看到真问题,并且建立问题不同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
此外,选题的新意,选题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意义,也是受访者所关心的,“选题要有新意,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能够向前推进,而很多硕士论文是老生常谈,几乎都是在重复本学科的一些常识”(学者 M),建议学生在考虑选题时,“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在理论上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或者把我们以前不怎么关心的问题揭示出来”,“真正关心社会领域一些重大的、大家关切的问题”(学者 D)。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如何写才有价值(一)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硕士论文如何写,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新闻媒体文章
-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如何写才有价值(二)
- 新闻媒体硕士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如何写才有价值(三)
-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篇
- 新闻媒体硕士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篇
-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推荐10篇
-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如何写才有价值(四)
-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如何写才有价值(五)
- 新闻媒体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篇
-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篇
- 福利院儿童的新闻媒介使用研究——基于媒介
- 新闻媒体生态学视野下我国工人报发展研究
- 新闻媒体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篇
- 流浪动物保护组织新媒体社会动员现象研究
- 新闻媒体视角下谈论中国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
- 新闻媒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