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以宁德东侨中学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45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本文是笔者对宁德东侨中学音乐教学的调研和实践探索。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运用原则与建议,教师在实践中应遵循“本真性”与“针对性”原则;
第一章宁德东侨中学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第一节学校概况
福建宁德东侨经济开发区中学(以下简称宁德东侨中学)是宁德市人民政府批准、东侨经济开发区投资四千多万元,于2008年建成的一所现代化公办中学中。目前,该校共有35个班级,1856名学生,144位专业教师,其中35位为省级和市级骨干教师。创办至今,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课题研究、学术讲座、论文发表、教学技能、示范课等教科研成果中,共有326人次获奖。获得区级及以上荣誉21项,先后被中央、省、市、区教育有关部门授予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实验校”、“省十二五教育改革试点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市课程改革示范校”、“市教学常规先进校”、市教研培训基地校”、“市文明学校”、“区德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
第二节宁德东侨中学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材的选用
宁德东侨中学初中音乐教学选用的教材为“2011年湘艺版初中音乐教材”,未选用宁德本地的《乡土教材》。“非遗”在2011年湘艺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如下表所示:


音乐论文参考

通过分析,该教材非常重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如:“泥土的歌”系列单元,共贯穿了四个学期的学习,主要内容多为中国传统民间歌曲;“八音和鸣”系列单元,共贯穿了五个学期的学习,集中介绍中国民族乐器;“梨园百花”系列共贯穿了两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为中国传统戏曲;“曲苑奇葩”单元为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为中国的说唱艺术。该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非遗”的内容,为“非遗”文化的普及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不但涵盖了各国传统民歌的演奏和欣赏,而且还包括了对世界各国音乐风格的鉴赏。教科书以各国文化为依据,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认识到不同地域的音乐,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了解音乐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初中生在比较和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时,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并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
..........................
第二章“非遗”融入宁德东侨中学初中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必要性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应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1]通过对有关政策及课标的分析,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教学改革的实验教材中,融合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优秀的表现形式,使之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非遗”积淀着各个时代的精华,保存着最浓郁的民族特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活生生的传承。只有民族的精神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民族新的精神和美好的前途。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中,反复强调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只有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宁德“非遗”中的“霍童线狮”为例,学生在观看“霍童线狮”的精彩表演后,对“霍童线狮”的传承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引发了学生对“非遗”所面临危机思考。因此,“非遗”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将“非遗”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作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初中生要充分认识到“非遗”与自己的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
...........................
第二节可行性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区,“非遗”种类丰富。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德的“非遗”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具体的内容如下:


音乐论文怎么写

上表中的大多数“非遗”资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传统节日,小到身边的传统技艺,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为“非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之后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宁德“非遗”种类繁多,不限于“传统音乐”类别的教学,还可以将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等类别融入音乐教学中,为音乐课堂增添更多的可能性。由身边的“非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非遗”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
..............................
第三章“非遗”在宁德东侨中学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3
第一节导入环节.......................................13
第二节拓展探究环节..................................15
第四章“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思考..............................18
第一节“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原则................................18
一、本真性原则.......................18
二、针对性原则...................................18
第二节“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建议..........................18
结语.....................................20
第四章“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第一节“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引入,而是要遵循本真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将“非遗”与初中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效果。
一、本真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设计与授课中,教师要遵循“本真”的原则,以促进教师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解,并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需要保证相关资料的真实性,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网络上“非遗”的相关资料十分稀少,教师需多到图书馆、档案馆等翻阅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进行实地考察。
二、针对性原则
首先,“非遗”资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层次。初中生在心理上逐渐成熟,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从具体的意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考。因此,“非遗”资源的选择既不能太过繁琐,也不能太过简单化,尽量挑选一些学生熟悉的、当地的项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其次,“非遗”资源的选择要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应注重“非遗”项目与课程的紧密联系,不可将二者割裂,“非遗”资源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标准,并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
结语
“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优良成果。传承“非遗”是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势所趋下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作为“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其教育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将“非遗”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既能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又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
本文是笔者对宁德东侨中学音乐教学的调研和实践探索。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运用原则与建议,教师在实践中应遵循“本真性”与“针对性”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和拓展探究环节融入“非遗”资源、挖掘身边的“乡土文化”,以及学校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受限于笔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尚有欠缺,对于“非遗”资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笔者将会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探索,以丰富和完善本文的内容,增强其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