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1.1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其所携带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入侵易感生物体内并引起病理反应,这些感染者又成为新的传染源,将疾病传播给其他易感生物体。通过这种路径在各种生物体或人群之间相互传染,从而引起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传染病与人类如影相随,是夺走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人类与其的抗争从未停止。每次重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除了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人类的死亡,也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传染病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研究显示,传染病在全球人类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二,每年的死亡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数是因其引起[2],据统计,在人类历史上,死于传染病的人数远远大于战争或其他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数[3]。尽管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完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一些传染病已被人们消灭,例如天花,但还是有许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新冠)仍在肆虐。因此,传染病一直以来不仅是医学研究的热门,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中之重。
追溯历史发现,传染病自古以来一直影响着人类生产活动。鼠疫、白喉、天花和霍乱等传染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鼠疫曾经是历史上最为恐怖的传染病。公元 165-180 年间,鼠疫在罗马帝国流行导致大量人口死亡。1347-1350 年鼠疫横扫欧洲,致使将近 3000 万人在这场传染病中丧生,死亡人数占当时欧洲整个总人口数的 3/4[4]。1350-1400 年,鼠疫导致欧洲人均寿命只有 20 岁,与疾病爆发之前相比,整整减少了十岁[5]。整个 16-17 世纪,鼠疫对欧洲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当时的人们对其是闻之色变。尽管当时有研究鼠疫的治疗方法,但是其确切致病因仍未确定,未来仍有再次暴发的可能。天花是一个古老的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它的流行造成了大批的人口死亡,20 世纪初造成的死亡率达到了顶峰[6]。16-18 世纪,每隔 10-20 年,美洲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天花,感染者死亡率高达 25%-30%[7]。尽管 1976 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研制出牛痘疫苗,可以预防天花且不会导致全身疾患,但据估算天花的流行已造成了近五亿人口死亡[8]。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全球消灭天花[9],这是截止到目前唯一一类被人类完全消灭的传染病。霍乱于 1831 年在英格兰北部港口出现,并迅速扩散到伦敦和其他主要城市。1854年霍乱在伦敦肆虐,造成患者数量极具飙升,死亡率高居不下,引起了严重的社会恐慌。1918-1919 年之间,全球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流感大流行,由于疫情在西班牙首先爆发,因此又称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H1N1)肆虐全世界,其发病率在 20%-40%之间,危及到全球将近一半人口的生命健康,已导致近 5000万人死亡,病死率高达 5%[10]。
...............................
1 .2 研究目的
1) 分析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情况,了解甘肃省新冠肺炎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为精准防控提供证据支持。
2) 分析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救治情况,为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的预防、诊疗和预后提供数据支撑。
3) 分析甘肃省应对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的防控政策和措施,对比研究甘肃应对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响应速度、决策措施、执行力度,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系统评估其防控效果。
医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2 .1 资料来源
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收集 2020 年 1 月 23 日-12 月 31 日甘肃省确诊 COVID-19 患者以及境外输入性确诊 COVID-19 病例的相关信息。甘肃省境外输入 COVID-19 病例定义是:由境外输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无国内接触史和感染来源的病例。境外输入性COVID-19 患者的临床资料是从甘肃省政府规定的各定点救治医院现场调查收集得到。
医学论文参考
2 .2 研究方法
2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应用 SPSS 26.0 软件对样本病例的流行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救治等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和统计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计数资料主要以例数和百分比(%)来表示,2检验或者 Fisher’s精确检验用于不同组间比较,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2.2 回顾性调查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 23 日-12 月 31 日在甘肃省定点救治医院确诊住院的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病例。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 .2.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国内其他省份或地区针对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与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异同,发现其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促进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防控体系的完善,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的传播。所有样本省份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省卫健委官网上。选择依据为:统计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截至 12 月 31 日累计境外输入确诊和治愈人数,并按照累计输入确诊人数进行分层,共分为 7 层,每一层按照治愈率进行排序,排除两端疫情最严重和最轻的两个分层及甘肃省所在的一层,基于随机数字选择省份作为样本省,最终确定广东省、内蒙古、黑龙江和上海市作为比较研究的对照省份。
2 .2.4 归纳综合方法
通过对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的防控、救治过程及成效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出应对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的甘肃经验、甘肃方案,最终形成甘肃应对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的治理体系、治理模式及治理路径,以期归纳形成甘肃应对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的治理框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3
3.1 甘肃省 COVID-19 疫情流行情况分析 ................................. 13
3.1.1 甘肃省 COVID-19 疫情的流行现状 ................................. 13
3.1.2 甘肃省 COVID-19 患者发病特征及救治情况 ..................................... 14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37
4.1 讨论 .......................................... 37
4.1.1 甘肃省 COVID-19 疫情流行情况分析 ............................... 37
4.1.2 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 37
第五章 建议与展望 .............................. 46
5.1 建议 ..................................................... 46
5.2 展望 ........................................ 49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 .1 讨论
4 .1.1 甘肃省 COVID-19 疫情流行情况分析
利用描述性分析法对甘肃省 COVID-19 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20 年 1 月 23 日-12 月 31 日,甘肃省共确诊 181 例 COVID-19 患者,其中 90 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患者的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中青年,发病年龄多集中在 18-40 岁之间,疾病分型中,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占比较大(84.5%),重型患者较少(9.9%)。本土患者的地区分布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兰州市、天水市和定西市。究其原因,这三个市是甘肃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与其他市相比人流量较大、感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甘肃省新冠发病时间无明显的流行季节性,患者确诊高峰主要在 1 月底和 2 月份之间。究其原因,这可能与这个时间点处于疫情暴发初期,各部门对该病的认知有限,对其筛查、检测和进一步治疗都未成体系化[68],再加上春节“返乡潮”这个客观因素,尽管当时根据当下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但措施成效需要一定时间。随着防控措施效果的显现,在三月初本土疫情基本控制。随后到 12 月底,甘肃省主要都是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病例呈散发,境外输入性病例主要与来兰航班有关。由于前期积累的防控和救治经验,甘肃省在应对境外输入性疫情时更显从容,制定体系化的防控流程,提前在入境点进行体温监测、核酸采样,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尽管有一系列措施的执行,但还应继续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现输入继发病例或二代病例。
4 .1.2 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对甘肃省境外输入性 COVID-19 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90 例境外输入性病例均有明确的疫区流行病学史。同一航班上,若有一例确诊患者,考虑到机舱的密闭性和空间分布,那么该趟航班上所有人员均为密切接触者[69]。输入性患者大部分乘坐不同批次的来甘航班,属于典型境外输入的聚集性病例。90 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为(27.38±11.1)岁,其中男性占 78.9%。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最小 4 个月,最大 62 岁,在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这与高海军,瞿介明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70, 71]。此外,也有相关研究佐证聚集性活动大大增加了 COVID-19 的感染可能性[72]。确诊患者最多的输入病例国家分别为伊朗、阿拉伯、俄罗斯、英国、美国和泰国等国家。
..........................
第五章 建议与展望
5 .1 建议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发展蔓延,新冠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仍旧很大,防控境外输入性疫情仍不可松懈。梳理和总结甘肃省在境外输入性疫情防控的经验,对于促进自身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全民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继续全面落实人物同防要求,提高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相关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
目前,境外疫情仍在继续蔓延,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仍然很高,口岸疫情的防控压力仍旧很大。口岸疫情防控成效是关乎国内防控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要继续巩固和深化落实全国口岸疫情防护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海关部门需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口岸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进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的建设。例如:继续加大风险布控和检疫力度,根据入境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优化工作步骤,动态调整防疫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密切关注国际上各重点疫情地区的动态,认真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此外,考虑到一些地区此前曾从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中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并导致相关从业和接触人员感染,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海关总署需时刻紧绷“外防输入”这根弦,坚持常态化防疫,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2)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应战能力
我国在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肩负着保卫国门卫生安全的重大使命和任务。主要负责对出入境人员、动植物及其他货物产品实施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以防止其经过国境传入或传出国门。卫生检疫部门在实际工作操作中涉及内容和方面很多,需要很强的技术性,缺少专家型、复合型和领军型人才。加强卫生检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卫生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学习国外人才培养和具体实践中比较领先的方面,并将其应用到现有检疫队伍的业务培训中,提高人员的基础知识、理论素养以及对技能的掌握,以更好的应对突发紧急卫生情况,在情况出现时能快速筛查、应对和处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