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医护人员洗手具体情况
对洗手频度、部位、时间、关闭水龙头方式、擦手方式等各项正确做法方面所占比例进行医护对比, 结果表明, 护士在洗手部位、时间、关闭水龙头方式等方面, 做法正确的比例要比医生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总体来讲, 医护人员洗手情况不佳, 做法正确的比例均不高。
2.1 医护人员洗手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在洗手程序、洗手常用消毒剂知识方面掌握的程度要比医生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果表明, 医护人员的洗手相关知识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 讨论
3. 1 洗手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在纷繁的医疗、护理工作中, 因此, 医护人员手的污染较他人为重。手带细菌包括常驻菌和暂住菌两类。常驻菌寄居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 它们藏身于皮肤缝隙深处, 并在其繁殖。常驻菌的种类及数量经常保持恒定状态, 其大部分无致病性。暂住菌处于皮肤表面或角质下表皮细胞上, 原来不存在, 主要是通过接触而附着在皮肤上的, 数量和组成差异较大, 大部分与宿主皮肤结合不紧密, 相当一部分具有致病性。由于手的每一部分均可携带微生物, 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把病原体从一个病人带给另一个病人, 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医护人员的手在接触病人及其污物后, 在一定时间内成为细菌的载体, 并有可能造成这些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大量流行病学
调查资料表明: 在医院病房里,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的, 这个传播途径往往比空气传播途径更具有危险性。
革兰阳性杆菌导致的感染唯一的途径就是接触传播。医院感染者中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占 30%, 也有人报道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 50%。
3. 2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存在的问题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最基本、最简便易行和非常必要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 是减少院内感染有效的措施之一。虽然医院各项操作常规都有洗手这一过程, 但本组调查结果表明, 医护人员洗手现状却不容乐观。本研究结果表明, 医护人员的各种洗手率均不足 50% , 洗手依从性比较差。开始或重新开始医疗或护理活动、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或其他无菌操作前、从污染到清洁等三项洗手指征方面, 护士洗手依从性要好于医生。总体来讲,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都不够理想。
3. 2. 1 洗手频度不够
有些医务人员往往只注意操作后洗手而忽视了操作前洗手, 尤其是无菌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的洗手率, 医生仅为 17. 33% , 护士比医生要高, 但也仅为 38. 71% ,医护人员总的洗手率仅为 30. 65% 。医护人员能始终坚持正确洗手的较少, 14. 29% 的医生, 20. 93% 的护士甚至是在完成整个病区护理操作后才洗手, 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医护人员还往往忽略给两个患者治疗护理之间洗手, 原因可能是工作量大,时间紧, 危重患者多; 洗手处离治疗地点太远而不方便; 对不同患者之间应该洗手认识不足; 认为消毒剂对皮肤刺激太强, 洗手太多致皮肤粗糙等。本研究一半以上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做到检查治疗每个患者后即洗手。
3. 2. 2 洗手时间不足, 范围不充分
本研究表明, 34. 29% 的医生, 58. 14% 的护士洗手时间达到 30 s 以上, 在这一方面, 护士比医 生做的 好, 但比 例仍 较低。洗手范 围也 不充 分, 仅14. 29% 的医生, 34. 88% 的护士充分洗手, 大多医护人员未注意洗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我国卫生部对医院洗手情况抽样检查结果发现, 拇指和指尖是护士洗手最常漏洗的部位。
国内研究显示, 能掌握正确洗手技术者仅为 20. 5% , 漏洗指尖者为 75. 5% , 漏洗拇指者为 63. 5% , 漏洗指背者为 42%, 与卫生部调查结果一致。国内许多医院为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 使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在每个洗手池旁张贴洗手示意图, 提醒每个洗手者按步骤洗手, 科威特也有类似的做法。戒指下、指甲缝往往不易清洗, 从而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大量检测结果表明: 戴戒指、留长指甲者手上的细菌数明显高于不戴戒指和不留长指甲者。因此, 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不应戴戒指和留长指甲。洗手时应注意搓洗指间、指缝、拇指, 洗手范围应该是双手、手腕及腕上 10 cm。
3. 2. 3 手的再次污染
擦手用具、洗手水、肥皂等均可造成手的再次被污染。本研究显示, 只有 42. 86% 的医生, 65. 12%的护士用肘部关水龙头, 避免了因用手触摸水龙头而造成手的再次污染, 在这一点上, 护士更注意。45. 71% 的医生, 58. 14%的护士使用专用擦手毛巾擦手, 减少了手再次污染的机会, 但用已消毒时间过长(超过 4 h)的小毛巾擦手, 还是可能因小毛巾被细菌污染而造成手的再次污染。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可使污染细菌数增加 37. 7 倍, 但本研究中仍有 37. 14% 的医生,34. 88% 的护士用工作服擦手, 手再次污染的机会增加。
3. 3 医护人员洗手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 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概念和手部皮肤常用消毒剂是基本了解的, 但对于手清洁和消毒指征还认识不够。按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6所述, 洗手指征为接触病人前后, 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人性操作前后;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脱手套后。而手消毒指征为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只有正确区分手的清洁和消毒指征, 恰当使用消毒剂, 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并减少对医护人员皮肤的损害。另外, 通过调查发现, 医护人员对手的监测采样需用的中和剂以及采样时间等均了解不足。在调查中还发现, 医生正确洗手(主要指洗手步骤和时间) 的比率要明显低于护士,且达标率明显低于护士。说明医生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如护士, 这可能与日常管理机制不严有关。
总之, 洗手是防止外来细菌繁植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洗手方法简单易行, 清除手部细菌效果显著, 是消毒隔离一系列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医护人员的手在诊疗活动与病人及其污物接触最多, 带菌种类繁杂而带菌量大, 是传播医院内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 所以洗手对防止医院感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医护人员应强化洗手意识, 认识洗手的重要性, 做到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熟悉洗手的指征, 从而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发生。
[ 参考文献]
[ 1]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 M ] . 北京: 科学技文献出版社, 2000. 337- 338.
[ 2] 牛秀成, 张素德, 周素琴, 等. 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2) : 88.
[ 3] 耿莉华. 医院感染实用护理手册 [ M ]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社,2001. 117- 123.
[ 4] Larson E, http://sblunwen.com/yhzc/ M cGinly K , Foglia A, et al. H andwashing pract ices and re-sist ance and density of bact erial hand f lora on t w o pediat ric un it s in Li-ma, Peru[ J] . Am J Infect Cont rol, 1992, 20: 65- 72.
[ 5] 尚少梅, 郑修霞, 王宜芝, 等. 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6) : 455- 456.
医护者手卫依从性认知状况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认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