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华裔作家与现代马来语文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05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一、前言

移民社会的出现,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晚期西方殖民势力在东南亚的急速扩张,以及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华人移民在客观形势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一现代化体制之际,同时也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冲击,这种现象在文化与文学领域尤为明显。比较之下,可以说前者对华人文化体制与精神内涵的形成比后者更为显著。首先,它以其强大的资本主义一现代化体制和宗教进行教化①,参与形塑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聚落,或方言群体—答答(Baba),②同时也启发了该群体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建构工程。十九世纪中晚期出现的答答马来文(Baba Malay)出版业、报业和翻译之风便是一个例证。到了辛亥革命浪潮传播到南洋以后,中国因素方开始发酵,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南洋华人已进人另外一个历史阶段。这时候,移民浪潮一波紧接一波,现代中国面对西方剧烈的冲击,南洋侨社因国内的革命浪潮,不可避免亦受强烈冲击,具体的是经中国转承的民族主义一现代性精神内涵,同时在殖民/后殖民社会的体系氛围内获得延续及转化。在这样的历史结构下,孕育了广义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战前以白话文书写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一般论者称之为马华文学),更有十九世纪出现的答眷马来文文学及独立建国后的华裔马来文文学①,还有就是殖民时代就已存在的华裔英文文学。类似多重内涵的华人文学系统无疑充分彰显了其殖民/后殖民的主体属性,无论内部或外部都存在一定的权力紧张关系。
从目前国家范畴内的马来文学的角度看,有所谓“非华裔作者”( PenulisBukan Melayu/Non Malay Writers)这个词汇,华裔以外的作者都统摄在这个名称之下。这个词汇始于何时,或开始被采用的确切年份如今已难以考查。
可以肯定的是,1967年,这个词汇已出现在一些文章中,不过在使用上并未形成单一而固定的用法。譬如文学批评家雅赫雅伊斯迈(Yahaya Ismail)在评述新加坡作者吴信答(Goh Sin Tub)②在新马分家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吴信答短篇小说选》(1965)时,曾使用“非华裔作者"( penulis yang bukanMelayu)一语(参氏著1967)。这或许说明了两个可能性。首先是马来文评界对十九世纪中期以降华裔参与马来文学创作的历史不甚了了,因此才有极不合情理之归类。其次,“非华裔作者”这一词汇的出现或许是很晚的事情,与当代马来西亚政治生态不无关系。本文尝试从马来语文与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探讨华裔马来文作家(下称华马作家③)在三个历史阶段的因应姿态,从中揭示华马作家在现代民族国家之形塑与建构过程中面对之问题与局限性。
马来西亚文学评论界认为“非华裔作家”和“各民族作家”( PenulisPelbagai Kaum/Mufti Ethnic Writers)同义。如奥斯曼布迪(Othman Puteh,2000: 8)认为,各民族作家,即指由国内各民族组成的作家群体,则两者并不相符。譬如由国立语文馆(Dewan Bahasa dan Pustaka,下称语文馆)主办的“各族群短篇小说与诗歌创作比赛”,只限母语为非马来语的作者参赛。④同样的,当我们讨论各民族作家的作品及其对国民文学/国家文学的贡献时,对象只限于非华裔作家,似乎说明华裔一非华裔作家的划分是必要,而且必须持续的。
事实纵使如此,“非华裔作家”和“各民族作家”的称谓一样,肯定隐含某些歧义,因此难免会引发争议和讨论。按评论界一贯的理解,“非马来裔作家”指的是以马来语文进行文学创作或书写,其母语并非马来语文者。( A.Rahim Abdullah ed.,1989: ix)这清楚地说明马来语文成为鉴定作者身份的唯一标准。然而,当我们深人观察“非华裔作家”的主要使用语言,我们将会看到一种矛盾现象,即大部分华裔马来文作家并不通晓中文,或无法有效以中文传达思想,纵使是低度的日常交际语言(包括方言),更何况是正统中文。这群作者自幼在马来人聚居地或马来文化氛围中成长、受教育,它们对祖辈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仅属表面,精神层面的内化并未发生。...........

二、战前海峡华人与西方现代性移植

直到十九世纪末,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开始有意识地以答答马来语(Baba Malay)和英文出版报纸和刊物。这项行动被视为是有关群体有意识地形塑、培育和弘扬主体文化之表征。这项努力随着西方传教士把印刷术传人海峡殖民地而得以实现。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被视为有利于马来人的分权政策(decentralization policy)终导致土生华人无论在政治、经济或行政领域逐渐被边缘化。这个群体在维护个体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生存样态大概可解读为这个社群在努力维护和塑造主体性之延续。在这个层面,由土生华人所掌控的报业和杂志出版业就变得非常特殊了。据笔者统计,从1894至1935年间,由土生华人斥资出版,或出任编辑要职之报章与刊物计十二种,巫英兼有,不过都以罗马字拼音为基础。①这在当时以爪夷文盛行的马来文化圈无疑是开风气之先的创举。
这些报刊杂志不仅刊载新闻、广告和商业资讯,也有各文体之文艺作品,如马来古诗谣班顿和夏雅尔诗以及故事系列。《东星报》(Bintang Timur)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中也出现了数名有才华的作者,蓝天笔(Kalam Langit)便是其中一位。
土生华人涉足马来文书写的确切日期如今已不易查考,按现有资料显示,在十九世纪中期,马来语文已经在土生华人群中流通使用。约于1838年抵达马六甲的传教士B. p. Keasberry曾向文师阿都拉(Abdullah Munsyi)学习马来语文。后来他在布道工作中应用所学,尤其是对土生华人群体。后来他设立了一所学校,以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此外,对土生华人的宣教工作也通过翻译管道,因为当时大部分土生者只通晓自己的答答马来语。
历史事实证明,马来语文的现代化滥筋与西方殖民主义东渐不无关系。
1599年,汉莱统治者以马来文致函马尼拉的西班牙政权,标志着一种新书写体式和书写观念的诞生。过去的文字记录往往为统治者服务,执笔者受命修书,如《马来纪年》(黝arah Melayu/Malay Annal)以及其他编年体(Babad)史著。因此老百姓从来不曾出现在作者的书写脉络。这种现象后来促成了马来古典文献所谓的新书写体式—persuratan Melayu/Malay letters(姑且译为马来文体),这和当时受西方影响,正逐步成长之“文学”(Sastera)概念形成相互抗衡的局面。虽然马来文体带有浓厚的印度和阿拉伯文化传统(如修辞与行文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以具体的文字形式出现是受十六世纪中晚期西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一现代化浪潮激发的。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印刷术的输入,以及密集资本经济形态在马来群岛的散播,海峡殖民地土生华人因政治身份和宗教渊源,首先掌握了殖民主义者带来的工业技术和经济操作形式,并从中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当时土生华人领袖把这方面的优势直接应用在群体文化属性的建构之上,透过挪移、改造、再现等手段,塑造了混杂而不乏本土涵义的海峡土生华人文化形态,也间接为马来文化注人了现代性。这方面具体表现在土生华人书写载体(以罗马字母取代原有的爪夷字拼音)和文学创作形式上。(参见庄华兴2005b) 1858年4月3日在巴达维雅创刊的马来文《巴城报》( Soerat ChabarBetawi)第一次以罗马字和爪夷字印刷,目的是为当地的土生华人服务,以商业资讯为主要内容。(Ahmat Adam, 1994: 39-40)马来文罗马拼音文字的使用,揭示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消退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举人侵。从独立后马来知识界/文化界对“现代”或“现代化”一词的讨论,足以显示彼等对西方作为现代性起源地的敏感性与暖昧性。( HassanAhmad 2006,S. Takdir Alisjahbana 1967)独立年代与南大②学生的新文化构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与东南亚各地竞相争取独立自治。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渐次脱离殖民统治,获得独立。马来西亚也难免不受当时区域与国际政治趋势的影响。1957年马来西亚终于取得独立,马来语作为国语的地位自六十年代开始被提到建国议程上来。这个新形势引起华人族群的关注,进而引起热烈的讨论。1962年在新加坡召开的马来西亚写作人大会(Persidangan Penulis-Penulis Malaya)可以说明这个事实。同时,华人也开始自发性学习这个担负建国重大使命的语文。.........

参考文献
1.A. Rahim Abdullah ed. http://sblunwen.com/ywzc/ Melodi Hidup:Antologi Sajak Penyair BukanMelayu.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1989.
2.Ahmat Adam 1994. Sejarah dan Bibliografi Akhbar dan Majalah Melayu AbadKesembilan Belas. Bangi: Penerbit University Kebangsaan Malaysia.
3.Anderson, &nedict R. 0'G.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Spread of Nationalism. Pasig City, Philippines: Anvil Publishing.
4.Clammer, John R 1981. Straits Chinese literature: a minority literature as a vehicle ofidentity, ed. Tham Seong Che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pp. 287-30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