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背景下“学习型”组织和技术变革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12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二、新世纪呼唤学习型组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我们将更深刻地体察到21世纪的成功关键,与19世纪和20 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而传统的管理的方法( 系统) 也是被设计用来开发这些资源的。时过境迁, 在21世纪的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已成为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 企业乃至国家财富中心是知识和知识产权。
我国的企业家在20世纪80年代是体力型, 1992年以后向知识型转变, 1998年以来向创新型转变。经济学家周其仁指出, 未来5到10年, 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将交给企业家。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时代。对企业家的影响第一位的将取决于本事, 即企业家的人力资本, 尤其是决策能力。企业家时代向企业家和经济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这就是彼得#圣吉提出的以学习型组织与实务为内容的五项修炼。为了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和管理观念, 他指出, 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 学习能力也要增强, 才能适应变局。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 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 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彼得#圣洁归纳出今天学习型组织的领域里, 有“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 自我超越( persona1mastery) 的修炼。学习要不断进取, 集中精力, 培养耐心, 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 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 他们对生命的态度, 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 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 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基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这里, 最有趣的部分是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承诺, 以及由一群“学习者”组成的企业所特有的精神。
第二项修炼: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 ental M 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的, 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 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例如, 对于常说笑话的人, 我们可能认为他乐观豁达 ; 对于不修边幅的人, 我们可能觉得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在管理的许多决策模式中, 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也常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把镜子转向自己, 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借此, 我们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象, 使这些图象浮上表面, 并严加审视。它还包括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项修炼: 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Shar ed Vision) 。如果有任何一种理念, 多少年来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的愿景的能力。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 必定难成大器。如IBM公司以“服务”, 福特汽车公司以“提供大众公共运输”, 苹果电脑公司以“提供大众强大的计算能力”为组织共同努力的最高目标。这些组织都在设法以共同的愿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 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 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组织所缺少的, 是将个人的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的修炼。共同愿景的整合, 涉及发掘共有“未来景象”的技术, 它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的遵从。
第四项修养炼: 团体学习( TeamL ear ning) 。在企业中, 有不少惊人的实例显示, 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 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 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团体学习之所以非常重要, 是因为在现代组织中, 学习的基础是团体而非个人。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考 ( SystemsT hinking) 。世上一切事件虽有时空的差距, 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息息相关, 这些影响通常是隐匿而不易被察觉的。惟有对整体、而不是对任何单独部分深入地加以思考, 你才能够了解事件( 如暴风雨)的系统。
企业和人类其他活动, 也是一种“系统”, 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的牵连, 彼此影响着, 这种影响往往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我们往往倾向于将焦点放在系统中某一片段, 但总想不通为什么有些最根本的问题似乎从来得不到解决。而系统思考已发展出一套思考的架构, 它既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 也拥有实用的工具, 可帮助我们认清整个变化形态, 并了解应如何有效地掌握变化,开创新局。从以上可能看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对企业家的要求是相当严谨科学的。这是一本虽然难读却是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排行金榜的书。

三、学习的革命是通向成功的助力

《2000 年大趋势》( M egatreds2000) 一书的开头说 :“我们站在新纪元的开端,在我们面前是文明史中最重要的10年,是充满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革新、前所未有的经济机遇、令人惊奇的政治改革和非凡的文化复兴的一个时期”。书中提出:“走向大灾难, 还是黄金时代, 应由我们选择”。
专家们认为, 新的信息系统正在极大地减少“中层管理”的职位, 并且每个人现在都必须成为“自觉的经理”。这一点已被企业职工下岗和政府精简机构与大量裁员所证实。
教育学博士珍妮特# 沃斯和资深记者、著名节目主持人戈登.德莱顿写的《学习的革命》早已认识到未来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 但并不是就此止步。他们以学习的革命提供了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办法。该书直面现实:世界正飞速地经历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将像以前文字、印刷术和蒸汽机的发明那样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
现在几乎一切都成为可能, 这在历史上是首次。我们将是生活于巨大潜力时代的第一批人。几乎世界上每一个问题都已经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得到了解决。一个采用最佳解决方法的团体总能在它选择的任何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 许多团体还没有学会怎样作出那样的选择。因而, 我们需要一场学习的革命, 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爆炸相适应。所幸的是, 这场革命也在加快速度。这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一场我们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找出既新又好的解决问题办法的革命。
面对21世纪的世界竞争, 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 知识的比赛。这种人才的竞争和知识比赛, 是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知识大爆炸, 工作十分繁忙, 竞争空前激烈。当今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济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不论是谁, 只要停顿下来, 不学习新东西, 肯定是要落伍的。究竟怎么学? 诸如怎样才能一天读四本书, 并且把它们记住; 怎样在四到八周内掌握一门外语的核心内容, 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怎样在人到中年以后继续创造学习的奇迹; 怎样在商务、工作和生活方面事半功倍; 怎样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思考和生存的方式等。这其实就是把学习的革命提到了日程上。《学习的革命》对这些问题有所探讨和回答。该书还以更多的篇幅讲述怎样创建一流的学校, 怎样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等重要问题。所幸, 素质教育已列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素质教育已被那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们所青睐。
如近来有报道说, 2001年到厦门大学召开招聘会的单位是鼎鼎有名的深圳中兴通讯、TCL 集团、宝洁、百事可乐、康佳、深圳华为、富士通等。如宝洁公司的招聘人员是刚毕业于厦大哲学系的校友, 而他在宝洁公司从事的却是财务工作。他“ 现身说法”: 宝洁公司重视的是综合素质, 而不是专业; 公司是开发人力资源而不是掠夺人力资源; 素质高的学生只要稍微进行短期培训, 不管到什么部门工作都是一流的; 如果按照传统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使学生一直在自己专业的岗位上工作, 很可能跟不上变化的世界而被“炒鱿鱼”。
《学习的革命》 风靡许多国家。如美国英特尔公司的员工通过参加“加速学习”课程, 使他们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增加了50. 7% , 而通过一般方式学习的员工仅可提高 23% 。新西兰一位技师科林#布尔和马来西亚注册会计师 peter Ho,使用音乐、游戏和其它大家都可使用的新奇教学方法, 仅用一个为期两天课程就可向非财会人员教完会计学的所有主要原理。还有许多实例都证明了“学习的革命”威力巨大。或许正由于这原因,我国出版该书一次印数就达5百万册。看来这书被称为“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都在喊“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学习也是要开放、要革命的。沿用旧的方法必然是事倍功半, 难以奏效。
希望我们的经济师和企业家们以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执着精神投入学习的革命浪潮中, 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伟业, 也为自己通向成功再添力量。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 圣吉著: 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 美] 珍妮特. 沃斯[ 新西兰 ] 戈登. 德菜顿著: 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3、办企业的人在读什么, 中国企业家图书 消费 状况 调查 经 济日 报2001. 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