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战后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贸易是跨国界劳动分工的结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给贸易国带来专业化和交换的好处,这一观点在理论与实践领域中都已经得到广泛证明。
过去几十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超过了世界商品和服务的产出增长率。据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世界贸易发展报告》统计,2000年至2008年,世界货物出口年均增长率为5%,同期世界货物生产与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和3%。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货物贸易实际增长率仅为1.5%,与2007年6%的增长率相比,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但是,这一增长率仍然高于同期世界货物产出的增长率。以名义价格计算,2008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15%,达到15.8万亿美元,同期商业服务出口贸易额上涨11%,达到3.7万亿美元。
大量的事实表明,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的贸易立国,60年代以后东亚“四小龙”的外向型战略,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都显示了贸易发展战略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人否认,中国今天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实行了对外幵放的政策” ?。在这些国家通过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的示范作用下,世界大多数国家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交流,全球经济空前发展。
(2)主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降低
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进步带来了交通成本的下降、关税与非关税壁全的大幅度削减以及其他贸易促进政策的推行。但许多学者的经验数据分析表明,即使在目前世界各国之间交通成本大幅度下降、关税与非关税壁全大幅度削减、自由贸易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异军突起般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下快速发展,现实中的全球贸易量和贸易结构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描述估测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差距很大。Trefler (1995)将这种现象称为“丢失的贸易之i迷(the Missing Trade)”,形象地描述了实际国际贸易规模明显小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值的状况,富国和穷国之间实际发生的贸易量也远远小于按照传统贸易理论所估测的贸易量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对于这种新的贸易现象,斯坦福?林德尔(StaffanBurenstam Linder)从重叠需求角度、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mon)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分别作了研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等人则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这些问题,提出了新贸易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但是,这些理论仍然不能够全面解释国际贸易呈现出来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许多研究者以更宽泛的视野从其他角度寻求对这些现象的解释。
McCallum (1995)强调国家界限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他指出:经济交易总是偏向于在国内进行,即使是发生在富国之间的贸易,国家界限也很重要?。Rauch(2001)经过研究认为,除了各种贸易壁全以及运输、通讯等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可观测的因素影响着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导致跨国交易实际发生量要小于理论上的贸易量气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除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谈及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被忽略了。这显然向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
(3)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为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突破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关于交易成本为零的真空世界假设,不再将制度简单外生化,或将制度简单等同于技术差距或生产率差异等因素,成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无规矩不成方圆”。自从有了人,有了社会,也就有了制度。鲁滨逊的世界不需要有制度的存在,但孤岛上一旦来了星期五,制度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用于规范、协调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的行为关系。人类文明上下五千余年的历史,制度发展源远流长,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制度不断产生并得到推行,发展成熟,进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趋于落后,直至最终被淘汰,制度的革新和进步推动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生产不断地向前发展。制度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约束框架,它早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相关理论与......................... 35-62
2.1 制度理........................... 35-48
2.1.1 制度的........................... 35-37
2.1.2 制度的......................... 37-38
2.1.3 制度的.......................... 38-39
2.1.4 制度与.................................. 39-40
2.1.5 本文在研究中对.................................. 40
2.1.6 本文使用的................................... 40-42
2.1.7 关于制度对一国经济增长的............................... 42-48
2.1.8 简要................................... 48
2.2 国家制度变................................... 48-57
2.2.1 几个基本........................................... 49-51
2.2.2 制度变迁的......................................... 51-52
2.2.3 制度变迁的............................... 52-55
2.2.4 制度变迁的...................... 55-57
2.3 国际贸易....................... 57-60
2.3.1 古典国际........................... 57-58
2.3.2 新古典国际............................ 58-59
2.3.3 新贸易........................ 59-60
2.3.4 简要............................. 60
2.4 本章.................................... 60-62
3 制度对国际贸易的............................ 62-86
3.1 制度影响国................................. 62-76
3.1.1 国际贸易发生的....................... 62-64
3.1.2 制度直接决定一国在国际贸................... 64-69
3.1.3 制度影响一国对......................... 69-70
3.1.4 制度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促进经....................... 70-71
3.1.5 合约实施制度对国际........................... 71-75
3.1.6 制度趋同促进................................. 75-76
3.2 制度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贸易重力........................ 76-85
3.2.1 贸易重力模型的................................. 78-80
3.2.2 贸易重力模型的.............................. 80-81
3.2.3 引入制度变量的.............................. 81-85
3.3 本章.............................. 85-86
4 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制度水平与国际........................... 86-108
主要结论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有利于一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突破本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因素的束缚,实现贸易的静态、动态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积极参加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二,不考虑制度因素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现实的许多国际贸易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种理论分别从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市场结构和需求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但并没有揭示出技术、要素禀赋以及市场结构差异的形成原因。事实上,影响上述因素的根本在于一国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成为国际贸易决定理论和利益分配理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波兰)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著.刘晓勇等译.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11.
[2](俄)德.李沃夫主编.陈晓旭、乔木森等译.通向21世纪的道游俄罗斯经济的战略问题与前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美)巴泽尔(Barzel.Y.)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4](美)格罗斯曼、(美)赫尔普曼著.何帆等译.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5](美)科斯(Coase.R.)、(美)阿尔饮(Alchain. A.)、(美)诺斯(North. 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6](美)莫基尔著.陈小白译.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
[7](美)希斯考克斯著.于扬杰译.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贸易、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8][美]拉尔夫.戈莫里、威廉.鲍莫尔著.文爽等译.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
[9]安坪、李秀敏、张立学.贸易引力模型对东北亚五国的实证检验及贸易潜力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10]波兹南斯基著.終宪国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