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9 年底,美国正式加入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并积极推动协议的发展。此后,TPP 的谈判动向一直受到全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广泛关注。自美国之后,越南、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响应,日本也表明希望加入 TPP。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表明了加入意愿,比如菲律宾、中国台湾等,纷纷启动了关于加入 TPP 可行性的研究进程。在美国的主导之下,TPP 很有可能会推动新一轮的亚太一体化进程。TPP 不仅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一种区域合作的崭新范式,更可能在未来为区域内各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注入新鲜血液。因此,TPP 的不断推动,在某种程度上将颠覆亚太地区固有的经济合作方式。随之产生的,当然还有贸易模式的改变。
目前,TPP的议题囊括了贸易协定、农业、纺织业、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劳工和环境等众多方面。其中,提高人权和劳工标准、提高环保标准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最核心的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标准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几乎一致,本质上是发达国家的标准。若以这个标准进行评判,中国加入 TPP 有很大的困难。然而,三方面均与中国存在显著差距的越南却受美国邀请,进入了TPP 的谈判进程。
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实际上是利用 TPP,牵制中国的发展,抑制中国的影响力。TPP 谈判一旦成功,对中国对外贸易是否会产生影响,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应如何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性损失呢?这便成为中国政府目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预测 TPP 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剖析它对中日韩贸易、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进而探讨中国加入 TPP的可能性,并为应对当前局势提出政策建议。这将提升国人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在政府对我国在 TPP 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合理判断的过程中提供思路,并为今后学界对 TPP 建立后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产业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做出基础准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0.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 TPP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及其他成员国家加入 TPP 的战略意图、亚太国家受到的经济政治影响,以及中国加入 TPP 可行性及相关应对政策三个方面:0.2.1 美国及其他成员国家加入 TPP 的战略意图TPP 受到多方关注,登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历史舞台,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TPP 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并吸引了多国的目光,关键在于美国幕前幕后的大力推动和不遗余力的打造。从而,美国在 TPP 发展进程中起到的作用,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成为了学术界讨论和推测的重要对象。盛斌(2010)的分析表明,近年来美国经济饱受金融危机和两场反恐战争的拖累,急需寻找一剂走出危机的良方,用于提振经济。目前,欧洲经济正饱受债务危机及其带来的高失业率和低增长的折磨,自顾不暇。相比之下,亚太地区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九十年代至今,亚太地区不断涌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其中一些国家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经济学可以解释的范围。
因此,美国将其出口战略的核心投放战场选在这个区域,是合情合理的。此时,TPP就为美国实施新市场开拓策略,实现出口总额的倍增创造了先决条件。1刘晨阳(2010)指出,TPP 是 FTA 的一种新模式,考虑了许多非传统的贸易因素。2TPP 谈判,涉及了商品、服务贸易的近乎所有方面。然而这只是它作为高标准 FTA 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另外,美国将劳工和环保议题纳入了谈判议题,可以表明其节约成本、尝试建立有助于实现美国利益的崭新标准的目的。根据 Jeffrey J. Schott & C.Fred Bergsten(2010)和徐长文(2011)的研究结果,美国希望将 TPP塑造为沟通亚太合作伙伴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与 APEC 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进而尝试与 APEC 成员建立 FTAAP。而 TPP 谈判开展的长期目标则为了推进 WTO 多哈回合谈判的顺利完成。然而,魏磊、张汉林(2010)、盛斌(2010)以及 Jeffrey J. Schott & C. Fred Bergsten(2010)、Deborah Elms(2009)等指出,美国之所以主导 TPP,旨在通过夺得整个亚太地区的操控权,进而服务于美国各项国家利益。4显而易见,TPP 若想成功,只有说服更多国家加入进来。通过参与国经济贸易、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张,美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机遇,在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为实现 FTAAP 注入更多活力。
日本、韩国、东盟国家对此的态度、立场及应对策略,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谈判的进程和实际达成目标。这些国家的行为,甚至可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亚太地区的战略、经济和政治格局。高兰(2011)、刘昌黎(2011)、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相关研究表明,日本加入 TPP 的好处,不仅在于 TPP 将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还在于通过与美国共同合作主导 TPP 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进一步提升日本本国在亚太区域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然而,日本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劳动力成本较高,生产的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了改善农业生产者的生存状况以及国内农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一直实施各种优惠性政策进行扶持,如日本政府目前对主要的 19 种农产品都征收一定的关税。若在 TPP 影响下,废除这些旨在保护日本农业的关税,日本农民很可能面临失业的厄运。日本的经济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 1 章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概述................... 7
1.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产生与发展...................... 7
1.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8
1.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趋势预测...................... 10
第 2 章 TPP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影响....................... 13
2.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13
2.2 TPP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16
第 3 章 TPP 对中日韩贸易的影响 .................... 19
3.1 中日韩贸易现状 .................. 19
3.2 TPP 对中日韩贸易的影响预测 .................. 28
第 4 章 TPP 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 ................. 29
4.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况................... 29
4.2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现状比较 ................. 29
4.3 TPP 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预测 ................ 34
结 论
在美国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试图建立亚太地区贸易新格局,进而制衡中国的背景下,中国主要贸易合作伙伴纷纷加入。同时,TPP 的一些制度与原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员国外的国家贸易,这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中,日本、韩国无论从地域临近方面还是产业互补方面而言,都与我国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
近年来,我国对日韩两国始终具有很强的进口依赖性,因此日韩对于 TPP 的青睐将对我国的进口贸易带来严重的威胁,减少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此外,我国对日韩的出口贸易也将由于商品类别的趋同而面临被 TPP 成员国竞争对手所替代的危险。另外,在 TPP 中占据一定比例的东盟国家与我国之间的贸易日益表现出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的特征,近年来竞争性甚至呈现出超越互补性的趋势。我国和东盟均向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因此 TPP 的建成将带来明显的贸易转移现象。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周申.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赖明勇,祝树金.区域贸易自由化: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B.学术论文
[3] 史智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
[4] 胡俊芳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 [D]. 复旦大学,2005.C.期刊&报纸
[5] 刘晨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发展及影响的政治经济分析[J].亚太经济,2010,No.16003:10-14.
[6] 刘晨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与美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新战略[J].国际贸易,2010,No.34206:56-59.
[7] 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No.21604:70-80.
[8] 魏磊,张汉林.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J].国际贸易,2010,No.34509:54-58.
[9] 宋静.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亚太、东亚合作机制之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No.28401:48-57.
[10] 高兰 . 日本 TPP 战略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 [J]. 世界经济研究,2011,No.20806:75-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