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产业化初探
第1章导论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培训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然}fn大多数培训都是职业培训。其对象是广义的劳动者,也就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体包括即将就职的人和已经获得工作的人。目前国内的研究者还没有将农民工这个特殊急需培训的群体从职业培训的广义对象里抽出来进行单独研究和制定培训计划。政府每年颁发的工作计划大多是加强农民工培训相关的工作,Ifn没有制定合法的规章和制度来保证培训的实施。实践中,很多省的劳动与就业部门接到上级的职业培训任务就笼统的对一些劳动者培训。也没有单独为农民工群体制定专门的深入浅出的培训计划。因此收集农民工培训相关的资料,如培训的工种,培训的时间,培训的人数等很困难,政府报告往往是某某省某某市完成多少农民工培训计划这样一个笼统的数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规模急速扩张。1978年到1983年期间,我国农民工人数大约3000万。1984年到1990年期间农民工总人数增长到1. 15亿到1. 2亿。1991年到200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 1亿。进入21世纪后农民工数量稳步增加波动较小,到2020年中国农民工总数可能达到4亿人左右。,如今农民工的规模如此之大,Ifn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却口益严峻,是时候将农民工群体脱离中国的劳动者行列,单独提出来研究其就业,文化,素质,Ifn不仅仅是关十农民工就业的大概念。本文想借助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呼吁政府和研究者将农民工群体统一研究,细化他们的职业技能层级和文化素质水平,从}fn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永久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对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培训产业理论进行补充。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教育培训产业理论对整个国民教育方面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但具体细化下来,对职业培训方面指导意义不大,更不用说农民工培训了。所以对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研究既能够规范职业培训内涵也能够为教育培训产业理论添砖加瓦。
2>为产业化研究提供可借鉴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从}fn产生很多中间产业,这些都是以前社会所没有的。在对这些新兴的中间产业的研究时我国的学者只能根据国外的经验借鉴,很多关十产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我国尚处十空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化是当今社会和世界研究的前沿课题。对我国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研究也为产业化事业抛砖引玉。
2、实践意义
1>为培训工作提供可实施对策建议。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研究可以为促进农民工培训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正向引导建议,同时为政府的培训工作提供思路,为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理论保障,保障政策的实施。
2>为我国服务业的产业优化和升级做贡献。农民工培训是服务业下的分支,为服务业的产业优化提供充实的内涵与实践经验,是服务业升级的必然阶段和有机组成部分。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者,通过培训,使其向产业工人跨度,及时跟上国家产业发展的步伐。故本文研究可以为我国服务业的产业优化和升级出绵薄之力。
为广大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建议。农民工问题大多是劳动力大省首当其冲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规范劳动力大省的劳动力市场做出政策贡献。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 1国内农民工培训研究现状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衍生出现的新型社会矛后的代名词,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和希一望解决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了农民工问题的出现,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当其冲被列为改善农民工状况的一大法宝。农民工培训又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有力保障。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研究大多基十培训中存在问题、培训的成效以及模式的探讨,为接下来系统研究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1、关十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对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亡文章研究得出,农民工培训方面存在农民工个人对培训的重视不足:农民工培训的激励政策不足,政府投入不足和培训学校和场地不足等问题。《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思考》z;得出农民工长期以来被歧视成为弱市群体是由十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兀结构体制的约束,并目‘农民工个人文化素养水平不高:掌握的技能医乏造成的。《关十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文章从二个角度分析农民工进城的适应状况。经济方面,由十农民工进城后在获得的职业与居住的环境方面都处十低下的水平造成了其社会地位下降,最终阻碍农民工与城市人在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交流与融合。2、关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成效研究
文章《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思考》z;中指出由十当下社会要求,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是证明农民工从事一项工作或职业的具体凭证,也是一个工作的入职要求和农民工个人身份的体现。因此农民工参加各式的培训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认证证书是有必要的。具体取得怎样的证书也是工作单位用来进行工资考核和对录用工作人员提供待遇的根本依据。刘玉来在对河南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参与培训与其获得的收入正相关。Ifn未参加培训的人员在家庭收入方面明显偏低。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干体力,比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低很多。因为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过培训的洗礼在创收方面偏重服务服务业或家庭企业等非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并目_思想观念、商品意识和职业的能力多样化方面更强,更有开拓创新或创业的可能。
参考文献(以脚注实际引注先后排序)
[1]中国社会学网:当代中国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9, 11. 23
[2]周舒俐对当前农民工培)i1工作的儿点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
[3]乔仁洁,于金翠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7. 1
[4]川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
[5]杨加宁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i1与鉴定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 6
[6]侯恕,竹佩磊我国青壮年农民工学力现状与问题探讨CJ」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7」刘伟民,李淑娟多学科视野中的农民工职业培)i1 CJ」教育与职业,2007
[8]童信培Ull农民工的四种模式「J」农家科技,2006
[9]土政,高贯中,石铮劳动力输入地农民土对待培)i1态度的调查CJ」中国农学通报,2007
[10]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J」浙江大学学报,2006, 9
[11] Klaus, F, Zimmermann&130min, H .the Post-unification German http://sblunwen.com/ldgllw/Labor Market[M]. IZ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DiseussionPaper,2000.1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初探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1章 导论 10-17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15
1.2.1 国内农民工培训研究现状 11-13
1.2.2 国外发达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经验 13-15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6
1.3.1 研究方法 15
1.3.2 研究框架 15-16
1.4 本章小结 16-17
第2章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17-23
2.1 农民工培训及其产业化的内涵 17-18
2.1.1 农民工“三元培训”的概念 17-18
2.1.2 产业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18
2.2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18-22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18-19
2.2.2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理论 19-21
2.2.3 社会分工与产业发展理论 21-22
2.3 本章小结 22-23
第3章 农民工培训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 23-38
3.1 农民工培训发展进程概述 23-30
3.1.1 农民工培训的萌芽阶段 23-24
3.1.2 农民工培训的初步发展阶段 24-25
3.1.3 农民工培训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5-27
3.1.4 农民工培训趋近产业化发展阶段 27-30
3.2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0-37
3.2.1 农民工培训供给规模问题 31-33
3.2.2 农民工培训市场化机制问题 33-36
3.2.3 农民工培训投入资金不足 36-37
3.3 本章小结 37-38
第4章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必要性 38-51
4.1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潜在优势 38-42
4.1.1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促进培训资源优化配置 38-39
4.1.2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39-40
4.1.3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能有效矫正结构性“民工荒”状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40
4.1.4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是教育培训产业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延长了教育培训产业链 40-42
4.1.5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提升农民工整体人力资本水平 42
4.2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需求现状分析 42-49
4.2.1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需求的实证调查分析 42-44
4.2.2 农民工参加培训个人成本分析 44-48
4.2.3 农民工培训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 48-49
4.3 本章小结 49-51
第5章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思路与对策 51-59
5.1 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思路分析 51-52
5.1.1 加大投入力度和转变投入方式 51
5.1.2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 51-52
5.2 促进农民工培训产业化的对策和措施 52-58
5.2.1 扩大农民工培训供给规模的对策 52-54
5.2.2 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机制的对策 54-57
5.2.3 加大农民工培训产业化投入的对策 57-58
5.3 本章小结 58-59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9-61
6.1 全文总结与创新 59-60
6.1.1 全文总结 59
6.1.2 可能的创新 59-60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 60-61
6.2.1 不足之处 60
6.2.2 研究展望 60-61
参考文献 (以脚注实际引注先后排序) 61-63
附录 63-68
致谢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