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研究设计与实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62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信息化对情感教育的影响

人人都有情感,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情感的发展,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人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1l。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情感的世界是没有生命力,没有爱,到处一片孤寂荒凉的荒野之地。心中有爱的人会懂得包容、理解与关爱,懂得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心中有爱的人会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感激之情;心中有爱的人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充满阳光与欢笑。而心中无爱的人将是冷漠、孤僻、消极之人,他体验不到人性的光辉美好,感受不到生活和自然的美好,更不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激情和热情都没有,将变得冷漠和物化,将对美好生活失去信心,就意味着精神沉沦和生存危机[2]。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席卷全球,网络己经扩展到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物欲横流,激烈的竞争,各种价值观和经济形态充斥着人们的大脑,有一项调查显示,现在虽然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比古代社会的人们增加多少,现代人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和情感缺失,思想堕落,孤寂冷漠,自杀和犯罪屡屡发生。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郑重指出,过分注重金钱、物质和消费,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淡以及心灵的孤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关注人的情感发展为本,关注情感的健康发展,使之有助于人的精神和谐。

1.1.2目前Moodle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截止到2010年3月,中国己有403个Moodle站点,可见其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国内Moodle平台方面资料的陆续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和了解Moodle,并逐步开始使用它[g} o Moodle在中国最初的运用始于200_5年12月,该项目(Cn-Moodle)被当时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李凌老师发起,同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http://gf.cs.hit.edu.cn项目站点也注册了该项目。随后,北京理工大学的吕秀锋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孙志岗老师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生团队也相继加入到该项目中。

2006年初,国内很多大学相关学院都开始从事Moodle研究,特别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黎加厚教授带领他所带研究生团队开始加入到Moodle的研究中来,详细对Moodle的主要功能特色进行分析,并对基于Moodle情感教育系统进行大胆的研究与探索,开始完成了可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的Moodle教师版,可供教师本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Moodle来进行课程设计。在2006年12月,为进一步推广Moodle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首先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和一线教师掌握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培养从事教育者的信息化课程设计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

2007年以来,Moodle也在逐步被研究中走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批带头试验、研究Moodle相关部门和学校机构也纷纷建立起适合自己的Moodle信息化教学平台,随之,越来越多的大学辅导员和一线教师也开始使用Moodle设计和管理自己的课程。2007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们组织成立了Moodle。黎加厚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一起建立了“东行记”魔灯(Moodle)网络课程,实验在我们自己的研究生教学中利用魔灯(Moodle)促进教学。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Moodle”为关键字搜索,从2003年到2010年3月底硕士学位论文共计98篇,集中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期刊总数430篇,其中24篇核心,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中国电化教育》等期刊。另外近三年的学术论文数量居高不下,呈稳定增长趋势,学术文章集中在2007年一2009年,2007年共计有83篇,2008年共计有166篇,2009年共计有1_58篇,可见对Moodle的应用和研究是仍是热点问题。

1.1.3 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构想

要开发一个情感教育系统去进行心理辅导,Moodle就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教师和辅导员在其中各尽其职,各取所需,和谐发展,将情感教育工作的成效发挥到最佳水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需要教育者对情感的投入和重视,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把智育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重视个体的认知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或逻辑能力的培养,教育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把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置于边缘化的位置。许多教育者虽然在探讨情感教育的功能和方法,却始终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置于边缘化的位置。作为情感教育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当然在方向上和内容体系上不能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受教育者的根本内在需求,使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灵性的“器物”,主体性完全被漠视;另外在教育方法上太过注重谁是教育的主体,并体现出权威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所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容,这样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服从。它忽视了作为主体一方的受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受教育者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对立面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排斥,在情感上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支持,使情感教育支持的认识和体会成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进而形成内化,使内化的提升变外化为行动[f9l,情感教育系统设计目的是提供一个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情感教育系统。从使用功能的角度来看,Moodle最大的特色应是它的开放源代码,允许任何人免费使用和修改源代码。其次,Moodle具有庞大的数据库处理能力和很高的安全性。

另外,网络的发展和使用也要求教育更加重视对情感的投入。网络虚拟环境的出现加速了通信方式的发展,如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聊天、社区、论坛都可以交流思想和信息。就高校而言,大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络己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网络己经创造了一个神话,但是这个神话并不完美”,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量和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心理结构产生了影响。网络的自由性、虚拟性、神秘性、社会性等特点使还不够成熟与理智的大学生出现很多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大量的精神垃圾和负面言论会腐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严重的道德沦丧和情感缺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己逐步拓展到网络中,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墨守成规,禁锢在原来的教育模式下,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新的教育方式己经成为不得不做的现实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扩大到网络环境中,这是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当代大学生情感投入,着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素养和情感品质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的重要性,又对比较实用、方便,可行的Moodle系统功能分析后,面临当代大学生在在情感上的盲目性,所以可用Moodle的强大功能来为此设计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在情感缺失而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处理情况下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实现在网络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和引导,可以用基于Moodle环境来设计和开发一个情感教育系统既情感交流的平台用于教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引导。这样基于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去进行心里辅导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1.2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2.1研究的内容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学生情感失衡,学生没有正确的情感品质和情感价值观,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感需要,缺少客观公正的情感体验才会出现新形势下的各种道德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研究情感教育就是研究人的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各种关系,包括认知关系、道德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等,以及如何调整达到最佳状态。网络辅导员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首要人选,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而目前学生情感缺失最严重的就体现网络中,网络的虚拟性和复杂性让情感教育更为棘手和紧迫。

情感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传达积极的情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情感价值观,即“有关情感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爱与感恩,懂得真实的情感是人发展的需要和保证,懂得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还要让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客观中肯的评价自身和社会的不足,并且促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独立健全的主体性人格,形成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心理环境。另一方面网络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言谈举止来体现情感教育的风范,即“有情感的教育”,把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教育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营造情感空间和情感氛围,以情感人、以情化人,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心与心的沟通,真情实感的传递,让学生无形中体验到爱与尊重理解,做到心中有爱、行为有规,在无形中形成良好健康的情感品质,从而获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据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对国内外情感教育理论的梳理,分析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尤其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价值;

2、通过对Moodle的分析和介绍,把Moodle强大的功能运用到情感教育系统中去用于当代大学生情感缺失的调整和辅导,总结出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3、对情感教育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构建基于Moodle的网络情感教育平台;

4、对基于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最终发挥该平台的作用,并将平台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收集辅导员与学生对该平台的反馈意见,验证平台的有效性。

1.2.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从开展情感教育的理论出发,并基于Moodle平台的强大教育功能,结合调查和案例,关注高校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群体一一网络辅导员,研究基于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他们如何把情感教育应用到该系统当中来分析,如何对学生的情感缺失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在Moodle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情感素养和情感品质的培养,最后总结出在Moodle环境下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提供帮助。

目前对Moodle的研究和应用是热点,在Moodle环境下网络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一网络辅导员应该看到网络环境下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让教育更加重视情感的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生活中,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中更多的要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因为大学生是情感最丰富的时候,但对情感的把握和认识上都缺乏理智,导致大学生在心理上容易失衡,甚至于进入到情感的误区,所以在进行情感教育和引导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情感缺失,进行正面引导和疏通,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倾注关心、爱和情感,不能轻易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2、通过基于Moodle的情感教育系统的详细设计,对丰富网络环境下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3、通过对本校大学生情感缺失及需求的调查和构建基于Moodle的情感教育平台,为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平台。


1.3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从Moodle的特点、功能出发,剖析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本人近几年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问卷、QQ、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了目前大学生情感缺失的现状及在思想、心理、情感方面的困惑和需求,提出在Moodle环境下网络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利用Moodle便于修改、功能全面、安全性高,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优势,建立了适合网络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平台,并通过让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及学生试用、实践,提出反馈信息和整改意见,如图1-1所示。



1.4论文的结构

文章共分为七部分,前言部分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第一章论述了情感、情感教育的涵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当前情感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要研究基于Moodle环境的情感教育系统的重要性。

第二章是情感教育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是情感教育理论、情绪ABC理论和Moodle的基本情况,功能特色等进行阐述,这对于为以后基于Moodle的情感教育系统的设计和架构方面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是对基于Moodle环境情感教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前提,只有明确了用户的需求才能保证系统开发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是基于Moodle环境情感教育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等。

第五章是系统的最终实现,构建好Moodle环境,实现各模块的功能。

第六章是情感教育系统的测试,对第五章实现的系统进行全面投入测试,调查收集平台应用效果的反馈意见,以验证在Moodle下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整篇论文进行全面总结并反思,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情感教育系统的相关理.................. 21-28

2.1 情感教育系统的.................. 21-22

2.1.1 情感教育...................... 21

2.1.2 情绪 ABC 理论.................... 21-22

2.2 相关技术基础.................. 22-27

2.2.1 Moodle 是什么 ......................22-23

2.2.2 Moodle 的功能与特色.................. 23-25

2.2.3 PHP 技术....................... 25-26

2.2.4 数据库技术 ..................26-27

2.3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情感教育系统的.................... 28-33

3.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8-29

3.2 系统的需求分析......................... 29-31

3.2.1 系统总体功...................... 29

3.2.2 系统详细功能需......................... 29-31

3.3 MOODLE 应用于情感........................ 31-32

3.4 本章小结 ............................32-33

第四章 基于 MOODLE 环境情感教............................. 33-49

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33

4.2 系统资源配置............................ 33-34

4.3 情感教育系统的功....................... 34-36

4.4 情感教育系统的基......................... 36-41

4.4.1 学生模块流程............................ 37-38

4.4.2 教师模块流程........................... 38-40

4.4.3 系统管理员模块.................. 40-41

4.5 数据库设计........................ 41-48

4.5.1 概念结构设计.................... 41-45

4.5.2 逻辑结构设计............... 45

4.5.3 数据表设计........................ 45-48

4.6 本章小结.............................. 48-49

第五章 情感教................................ 49-80

...................................................

研究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从基于Moodle的情感教育系统设计出发,分析Moodle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利用Moodle便于修改、功能全面、安全性高,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优势,对基于Moodle环境情感教育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来让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及学生试用、实践,提出反馈信息和整改意见。


参考文献

[1] 姚俊华. 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 蓝威. 在MOODLE环境下的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实施[D]. 吉林大学 2010

[3] 孙向南. 基于Moodle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王琦. 基于Moodle的播客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河北大学 2010

[5] 陈跃.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6] 汪睿. 基于Moodle网络课程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7] 孙越. Moodle环境下成人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河南大学 2011

[8] 王新勇. Moodle的二次开发研究与应用[D]. 成都理工大学 2010

[9] 陈志友. 基于Moodle平台的邮政岗前培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南京邮电大学 2012

[10] 吴晓霞.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开发[D]. 中山大学 201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