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文课程知识概念界定与知识论基础审思
一、语文课程知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众所周之,知识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尽管前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都对其有一些大致的理解,不过,要明确给出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还是很困难的。从哲学上看,柏拉图(Plato)很早就对知识的定义进行了界说。他在《泰阿泰德》篇中之处知识“是被确证为真实的信念”。柏拉图关于知识这一定义广泛被人们所熟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后,逐步形成了所谓知识的三元标准定义,即要说 s 知道(know)P,就必须保证和满足:(1)P 是真的(真实),(2)S 相信 P(信念),(3)S 的信念 P 得到确证(justified)。[1]在当代知识论的研究中,这种定义被广泛应用。真理、信念、确证成为人们理解知识的三个必要内在条件。从词源学来看,与汉语“知识”直接对应的英语词汇是“knowledge”。而希腊语的“episteme”一词除具有“知识”之意外,还含有“认识”、“科学”、“真理”之意。德语中使用的“wissenschaft”一词则包括了“学问”、“知识”、“知识体系”等多种意思。我们知道,在其比较宽泛的日常生活所理解的意义上,知识这一概念往往被用来与认识、经验、信息、常识、科学、真理、信念、文化等概念交错使用。人们总习惯于用“知识”一词来概括一切知道的东西,就是人们的“所知”,即最广义的知识。[2]可见,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
.......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透视
“存在论意义”在本论文中的意思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一事物自身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而是某一事物在存在论哲学上的意义。虽然,在所谓的存在哲学里,不仅有分歧,还有相当大的冲突。所有这些哲学都充满着一种气氛,存在这种哲学的证据就是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把这个词同用到某一些哲学上,不是其它别的哲学上。因此,对这些哲学来说,应当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存在论哲学派别和观点较多,我们在此以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为基点,探求其内在的共同点,并用它们来透视语文课程知识。
(一)存在论发凡及其哲学要点
尽管在前面引论部分简要介绍过存在论哲学,在此笔者将对其做更深入的解读。“存在论”一词英文可以写作“ontology”,换言之,是关于 on 的学说与理论(logos)。 大多数人从两个层面理解,即“存在是什么”与“存在何以在”。前者是对本质的追问,后者是可以引申为生成论。也正如存在论研究者所说,“存在论即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1]海德格尔以揭示存在的意义问题为中心问题来揭示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一下方面:1.显示与直观: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论从存在者出发来理解存在,是传统存在论哲学所走的错路和弯路,海德格尔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过去我们谈论的存在实际上说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从而导致了对存在的遗忘。无论我们怎样讨论存在者,存在者总已经是在存在已先被领会的基础上才得到领会的。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不‘是’一种存在者。[2]海德格尔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以“人”为出发点,即此在。我们知道,现象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其独特的“看”世界的关系思维方式,它最终给出了看世界的方向,即结构世界与意义世界,而且它特别关注发生的世界。胡塞尔试图用对纯粹意识结构的本质分析来为人类意识能力提供本质根据,这一点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预示着他可以用现象学直接展示或描述“此在”。我们认为,教育研究中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等这些质性研究方法都借用了现象学的方法。希望从现象中看到本质。因此,“采用直接显示的、直观的方法。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就是一种澄明存在的意义的结构的方法。”
..........
第二章 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历史境遇
一、古代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开显与隐忧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可谓悠久。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一种重视德育教育的综合教育。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学生们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开发思维、提高智力、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获得认知、探究、沟通、交际等诸多能力的工具性教育活动。因此,古代教育是以语文教育为基础的文化形态,亦是以语文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精神生产活动,更是以语文教育为主要载体和形式的人的生命的严整有序的生产活动。而古代学校语文教育,又是整个古代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古代学校语文教育,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流。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初步开显
古代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初步开显主要体现在古代对“知识”本身涵义的理解,我国古代教育一般把“知识”作为动词用,表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古代语文教育中最早的言语教育,认为语言来自生活,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大课堂。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采用口耳接受的方式,以便传播和学习生活与劳动技能,口头语言获得了初步发展,谚语、歌谣、神话、寓言等口头文学也应运而生。这原始而具体的言语教育,跟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
二、近现代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发展与遮蔽
《奏定学堂章程》于 1904 年 1 月颁布,其最大的亮点是把国文与其他学科分开教学,从此,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我们习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04 年到 1919 年新文化运动,我们称之为近代语文教育时期。这一时期,中小学堂开设了“中国文学”这门课,我们将之称为早期语文课程。第二阶段,从 1919 年新文化运动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称之为现代语文教育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白话文越来越受到重视,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学校中在开设国文科基础上,另外增加设置了国语科,一般是小学多设国语,中学多设国文。近现代语文教育时期,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知识的专门化、革新文言对学习者智慧的开发以及国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引进,对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影响。但同时,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语文课程知识过分强调“经世致用”和“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意义。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属性状态梳理及系统构建..................73
一、十种重要属性状态分类的呈现与析...................73
二、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重建的争鸣....................91
三、语文课程知识在教材中存在方式的分析与检讨...............98
四、基于促进意义实现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构建..............104
第四章 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考察与探寻..............112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实践察........................112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探寻.....................127
第五章 存在论视域下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实现
一、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观与学习观
坦诚地说,过去已经有不少论者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但至于“语文课程知识”到底是什么在人们看来,似乎还不是那么明白,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这可能与论者们把持的思维方式有关,即与语文课程知识本质论思维有关。语文课程知识本质观被认为是价值观、学习观等理论之基,价值观和学习观围绕着它旋转,否则容易导致无根的语文课程知识形态。下面我们分别对语文课程本体观与学习观谈点个人看法,请专家指正。
(一)语文课程知识本体观
语文课程有一大特点则是在语文课程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一个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争论的问题。而在这种性质的论争中,总是存在一种非此即彼、互相对立的逻辑思维。更重的是“性化”逻辑贯穿着整个论争。比如,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思想性文学性、文化性等等。当然,语文课程知识也未能逃脱“性化”逻辑的影响。在此,我们认为这种“性化”逻辑便是语文课程本质观的或者本质论的思想作用的结果。综观现有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多存在着这么一种趋向,即都期望对语文课程知识“是什么”问题的彻底认清。
.......
结 语
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的“心脏”,语文课程知识是语文课程的内核,语文课程知识直接构成了语文课程问题的基础。2001 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更新了课程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关于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知识观和新的教学建议。同时,在语文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实施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和偏差。2011 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理念及教学建议做了坚守与调整。但是,语文课程知识的确是一个难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不少难题有待突破,一些困扰我们已久的重大问题,凭我们现有的认识和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的办法,希望将来能摸准语文学科的‘机理’,通过艰苦的努力,重修语文知识的‘谱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探索本学科的“支柱”,建设‘语文’的学科体系。”[1]本文的研究特点就在于,从存在论的视角、抓住“意义”这个关键词,解析语文课程知识的本有意蕴,梳理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演变以及语文课程知识范式的转换,从而形成考察和审视语文课程知识的独特的视角和立场,剖析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力图丰富语文课程知识的知识论基础,提升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意识和实践导航水平。本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