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
优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发展与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为了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有立足之地,为了能适应时发表展的需要,我们曾经引以自豪的以教师高效率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有了更好的认识,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学习比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模仿、接受、记忆和练习,高中数学新课程还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课程还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1]。从根本上讲,新课程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健康还给学生,目的是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把能力还给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在抱怨:我在教学上教的很辛苦,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也是尽心尽力,学生们在学习上也很努力,可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虽然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但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也没有达到教师所期望的高度,这种情形的出现的确让人尴尬!哪些原因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低效,哪些原因导致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薄弱?诸多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
第二节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探究式教学的起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学习时,学习者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意义建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对外部信息的意义。从建构主义学习的观点看,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就是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借助师生的交流互动,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而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重视人的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发挥。特别强调尊重人、关爱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师生和谐平等;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是在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个人的潜能得到发展;提倡师生交流,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并认为方法的掌握要优于知识的获得。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设想,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发现,这种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自我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这种观点与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相一致,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探索,并促使其人格、情感、经验与创造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优化数学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相关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标
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从课程资源的使用、教师教的方面、学生学的方面全面了解当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现状。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运用与适度开发、整合与优化,存在不同的层次,有些做法是促成学生发展的,这是在调查中要注意总结并加以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加以强化的。反之,对于在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资源,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是调查需要关注的另一方面。二、在常规教学条件下,筛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行为,探索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通常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果适应学生的发展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就很迅速,学生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条件下的教学是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这些积极的做法是要在调查中发现并汲取的。另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哪些方面的学习资源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是本研究所要挖掘,所要提炼的。借助于调查与研究,从中筛选并发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并将它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以优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获得充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优化数学学习资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优化的数学学习资源的引导下,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并促进其主动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研究方案
本研究从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进行,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教师整合数学学习资源的措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手段。为了摸清目前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的现状,在本研究的开始之初就展开了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在对数据分析后获得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对老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等全方位的认识,从中筛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案。
..........
第三章 优化数学学习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3
第一节 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13
第二节 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的三步曲.......15
第四章 优化数学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课堂实施及效果分析 ......34
第一节 重视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34
第二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8
第三节 锻炼学生的反思与交流能力........................43
第四节 指导学生提高合作探究能力...............................44
第五节 尝试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45
第六节 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自主与合作探究能力....................47
第七节 教师恰当地整合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52
第八节 在数学教学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57
第五章 优化数学资源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实践对当前教学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优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自身的探索精神有了根本的提升
教师发现适合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资源,通过提出有思维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础的技能,在学生思维产生障碍时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与学生启发式帮助也是教学的基本技能[24]。居于指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优化组合各种教学资源,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数学资源,引领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调查表明:在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行动方案后,96%的教师感到自身的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开拓精神和探索精神有了巨大的提升。
........
结束语
通过优化设置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 进一步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坚定了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不仅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而且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时间及能力所限,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个别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感到探究时间较紧张,有时完不成任务,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研究,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