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文通过研究这一论题我们可以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不仅拥有普通文学作品的共性,而且有其独有的红色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为载体,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渲染,使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增强危机意识,继承革命传统,能够在了解革命传统精神的同时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影响革命传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因素
本小节主要研究影响革命传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因素,经过实践调查和资料查找,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着革命传统教育的渗透,一是社会舆论的影响,二是家庭环境的熏陶。
1.社会舆论的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距离革命年代愈发遥远,革命传统仿佛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对于革命传统、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的言论。当我们在网站上搜索“革命英雄”、“革命事迹”等词条时,总会出现一些关于“革命英雄遭到诋毁”、“革命历史受到质疑”等信息。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对革命英雄进行所谓的“细节”质疑,以此来诋毁英雄、瓦解历史。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为博取眼球、追求热度而盲目跟风、扎堆起哄。“狼牙山五壮士是恶霸”、“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雷锋过劳死”、“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等话题时有发生。面对这些舆论对革命英雄和革命历史的质疑,从 2019 年6月开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环球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记者开始追访英雄事迹,搜集翔实的史料证据,用事实为英雄正名,有力地批驳了网络谣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就此现象做出相关报道。主流媒体的发声、记者们的实地调查等行为皆是用事实回击谣言,是对革命英雄的捍卫,也是对革命历史的尊重。
不仅如此,面对部分舆论的诋毁,革命英雄的后人们也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捍卫先辈们的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更是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捍卫英雄的责任和义务,表明了我国坚决维护英雄模范的名誉和形象的立场和决心,为我们捍卫英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二)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的渗透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对革命传统认识不足,二是个别学生对革命传统兴趣不高。
1.部分教师对革命传统认识不足
由于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大多年代久远且写作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这就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对这类课文了解不深、认识不足,一些教师对革命传统类作品的研究较少,甚至认为这些文章在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上过于突出,教授起来有一定难度。由此就造成了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不知如何解析文本和教授学生的困惑。加之学校作为社会的重点教育机构也需要面对关于学生升学率的压力,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呈现出注重应试教育,而相对忽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特点。革命传统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它的功能是相对隐性、内化的,在时代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革命传统很容易被忽视和弱化,所以教师要想向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首先要正本溯源,从自身出发,增加教师对革命传统的知识储备,充分理解革命传统的历史和内涵,重视革命传统教育的精神陶冶,体悟革命传统作品的主题精神。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在教授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时应着重把握文本,理清文本的时代背景,梳理文本的结构思路,品味文本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感受红色经典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应将语文和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区分开来,在语文教学中凸显语文学科特点,将语文要素和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人文主题融合起来,坚决避免“泛语文化”的错误倾向,用语文专属的方式传播革命传统精神,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
二、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教学现状中的成因分析
(一)多元化思潮
在多元化思潮背景的影响下,革命传统教育的渗透存在诸多困难,本小节主要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复杂性、思维主体的差异性和教材版本的多样性这四个方面探讨其对革命传统教育产生的影响。
1.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和探索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如今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成分与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因素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相较于我国早期建立的封建社会这种单一的社会发展形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影响下,我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思潮方面,即多元化思潮。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它来自不同阶级和不同群体,表现为因社会变化而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响。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取向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
2.价值观念的复杂性
价值观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先天生长环境和后天发展条件不同,导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体系。又因为价值观念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所以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尽管如此,价值观念仍受主观能动性影响,可以在后天的努力下被改变。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优秀文化不断为人们所吸收、内化,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开始兴起,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因此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甚至开始出现歪曲、错误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革命传统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弱化,主流价值观念的作用被分化。因此,我们应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社会层面来看,应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
(二)课标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革命传统教育重视度不够
本小节以 2001 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 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版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和内容表述上的不同,分析革命传统教育在课程标准中的重视程度,以此为理论依据,探讨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1.课标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自 1904 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了三十余次,但一直没有统一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直至 1956 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步入发展的新阶段。200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由此,我国建国后长期使用的“教学大纲”正式更名为“课程标准”。因此,本文对于课标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2001 年版“实验稿”。
(1)建立“三个维度”的目标系统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验稿”将育人的目标纳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体系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方面,而是全面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实验稿”建立了“三个维度”的目标系统模型,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之后,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更加丰富,以往语文课程标准所忠实的知识、能力不再是全部,语文教学也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轻视过程,课标规定语文课程需要结合自身学科性质和特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2)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相整合
“实验稿”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融合在一起,三个维度的目标也相互渗透,互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目标进行细致的分类,认为这样的方式会使教学过程清晰、有序,但其实这样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不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的规律。“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整合起来表明了语文阅读和表达的效果是整体的、综合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不只是关注单一实用,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三、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策略 ................................ 15
(一)“化零为整”——整合革命传统教育课文 ................. 15
1.整合同一体裁课文 ...................................... 15
2.整合同一主题课文 ...................................... 18
3.整合同一作者课文 ...................................... 21
结语 ......................... 30
三、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化零为整”——整合革命传统教育课文
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革命传统作品更具时代性、政治性和历史性。本小节通过梳理统编本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对同一体裁、同一主题和同一作者的选文进行归类,归纳革命传统教育类选文的类别、特点,分析文本语言,体味革命精神,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自身对于革命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认识,使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更加高效地在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1.整合同一体裁课文
本研究对人教版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采用“五分法”进行了文学体裁分类,具体分类如下表:
教育论文参考
.............................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这一论题我们可以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不仅拥有普通文学作品的共性,而且有其独有的红色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为载体,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渲染,使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增强危机意识,继承革命传统,能够在了解革命传统精神的同时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师应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明确革命传统教育依附于语文教学中,革命传统教育是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渗透和完成的,要坚决避免语文教学“泛语文化”的错误倾向。当然,实践出真知,要想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有忧患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的时代新青年,还应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国情、磨练意志,进而使革命精神得到时代升华。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价值究竟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可以说,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的。笔者认为,革命传统教育之所以被人们“遗忘”、忽略,主要原因在于人们通常会把革命传统冠以崇高的色彩,认为这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距离。人们往往把革命传统看作是专属于战争年代血与火的历史象征,而忽略革命传统随着社会变迁所产生出的时代价值。而向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传统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持续繁荣发展的精神脊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发扬和创新的文化精髓。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帮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供教育研究者们参考。首先,教师应对革命传统有准确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文本、传递精神。最后,教师在对革命传统进行拓展解读时应实事求是,不可主观臆断。笔者认为,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它还需要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