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46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笔者通过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其乡村生活、学习、任教的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满足乡村教师的需求;重视其婚恋问题,充分利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内在因素进行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维系;构建合理的补充机制,相关部门要借力于其他“补偿”手段来弥补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受到的“损失”,充分调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从教积极性。二是要完善编制合理机构。合理编制分配,重点解决教学点和村级小学各科目合格教师全覆盖,充分发挥编制管理效益。三是建立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退出机制,优化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高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乡村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建立管理体制,加强政府执行力。加大政策宣传、建立违约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代课教师管理。同时,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工作需要从法律上给予保障,从法规制度上加以干预,切实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有效落实。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有关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政策法规,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2002 年)、《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 年)、《义务教育法》(2006 年)等,全国绝大部分省份也都推出了“让乡村教师择优进城,城区教师到乡村支教,促进城乡教师有效互动”的教师流动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提高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相关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①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2015 年 6 月)指出“要使乡村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拓展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要优先发展乡村教师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甘于奉献在乡村的教师队伍”。②并以促进乡村队伍建设、缩小城乡距离为目的,提出了有关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和举措,力争实现教育均衡,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公平的教育。
随着国家各类有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地方也根据本土实际情况大力实施教师补充政策,以解决师资短缺、师资质量不高、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教师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汨罗市出台的《汨罗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实施细则》(2016 年 10 月)中指出汨罗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关、机构合理、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优质乡村教师队伍,力争成为乡村学校办学的有力师资保障,切实改变汨罗市乡村教师队伍现状,改变师资分部不均、补充渠道有限、乡村教师地位不高等问题。”①高素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新乡村建设及乡村义务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然而当前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还很不到位,以至于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导致新进教师补充、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生存环境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提高等问题一直难以彻底解决,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依旧困难重重。因此,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也急需寻找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
.......................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根据具体的调查数据资料,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深度探究,深入研究其补充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拓展研究的范围,提出完善和创新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理论基础,丰富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理论研究。
1.2.2 实践意义
当前乡村义务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很大。本文立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的政策背景,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对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补充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完善汨罗本土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方法,为提高这一地区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提供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

第 2 章 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调查分析

2.1 汨罗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汨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属于幕阜山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与洞庭湖相邻。汨罗东靠近平江,南与长沙、望城两县相邻,西与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同岳阳县毗邻,交通便利。总面积 1669.8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一个办事处,总人口 671480 人。①汨罗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发源地。其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教育状况在我国中部地区颇具代表性。
汨罗市现有小学 142 所,初中 37 所,九年制一贯学校 10 所。近年来,汨罗大力发展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乡村学校师资补充力度,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汨罗现有中小学教师人数3340人,乡村教师比例占73.57%。初中学生为18812人,小学生人数为 40480 人。小学适龄入学率 100%。
汨罗市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全市共有在编中小学教师 3340 人,其中 20岁-29 岁教师 401 人,占比 12%;30 岁-39 岁教师 701 人,占比 21%;40 岁-49 岁教师1269 人,占比 38%;50 岁-60 岁教师 969 人,占比 29%。60%的乡村学校缺少年轻教师,90%的乡镇村小已经无法培养或者挑选合格的校长。据年报统计,2011-2018 年,全市教师退休 1374 人。②
汨罗市义务教育学校职数缺编且教师人数缺乏。根据汨罗市现有的义务教育学生人数,应配教师数为 3523 人。而据汨罗市教体局 2019 年 12 月份统计表明,汨罗市实际中小学编制内教师数为 3340 人,其中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在编不在岗人数为 28 人,缺编211 人。
汨罗市历年来一直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两会期间曾多次提出了加强汨罗市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提案,也反映了汨罗市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

2.2 调查设计
2.2.1 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选取汨罗市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及校长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共选取乡村校长 6 名,乡村教师 354 名。其中,小学校长 3名,中学校长 3 名,均为男性;小学教师 112 名,女性 83 名,男性 29 名,25-35 岁占比 28.12%,36-45 岁占比 32.56%,46-55 岁占比 29.32%,56 岁以上占比 10%;初中教师 242 名,女性 113 名,男性 129 名,25-35 岁占比 32.4%,36-45 岁占比 38.96%,46-55岁占比 25.73%,56 岁以上占比 2.91%。
访谈调查:本研究主要探究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实施效果及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笔者对汨罗市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及教师进行了深度的实地访谈,力求了解该地区更为真实的补充机制现状及政策实施效果。访谈对象包括乡村教师 6 名,其中男女教师各 3 名,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2 名,校长 4 名。
2.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实地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形式。针对乡村一线教师的调查主要是了解一线教师对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实施的看法和效果反馈,给与书面或口头表达。对校长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者主要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宏观现状及政策支撑现状,以此来了解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 3 章 完善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思考.............................30
3.1 加大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激励力度..........................30
3.1.1 改善教师生活及教学环境...........................30
3.1.2 重视年轻教师婚姻问题.......................30

第 3 章 完善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思考

3.1 加大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激励力度
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与社会、环境一起共同生长,共同进步。其个体需求不容忽视。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个体需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不能简单的以工资福利的缓慢增加作为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激励方式。单一且效果不显著的激励会大大降低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乡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吸引力也将荡然无存,最终将导致乡村义务教育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显然,应对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各种需求加以重视,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缺一不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满足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需求。
3.1.1 改善教师生活及教学环境
据访谈内容可知,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生存环境对教师的留教意愿影响尤为重要。首先要优化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学校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汨罗市应加大投入,多方筹资,优化学校环境,坚持"环境留人",改善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设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学校建设,改善乡村义务教育教师住宿及食堂环境,加强乡村办学条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拉小城乡学校间的办公环境差距。其次要建好乡村义务教育教师保障性住房。访谈中,多位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表示住房问题一直是他们在乡村教学的最大困难。可进行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建设及整合并利用撤乡并村闲置的公共资源,使每一位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都可在乡村学校“安家乐乎”。最后要进一步办好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食堂,着力解决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餐饮问题。对比物价日益上涨的城市,如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能在乡村解决相对经济舒适的食宿问题,必定能吸引、稳定更多的优秀乡村教师。

........................

结语
目前,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落实效果乏力。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问题在实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高乡村义务教育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等目标中占有显著地位。立足于教育专业给出一定的“补充工作”建议,是非常有专业意义的事情。
本研究在通过对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初步总结出:一是要加大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激励力度。通过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其乡村生活、学习、任教的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满足乡村教师的需求;重视其婚恋问题,充分利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内在因素进行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维系;构建合理的补充机制,相关部门要借力于其他“补偿”手段来弥补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受到的“损失”,充分调动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的从教积极性。二是要完善编制合理机构。合理编制分配,重点解决教学点和村级小学各科目合格教师全覆盖,充分发挥编制管理效益。三是建立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退出机制,优化乡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高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乡村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建立管理体制,加强政府执行力。加大政策宣传、建立违约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代课教师管理。同时,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工作需要从法律上给予保障,从法规制度上加以干预,切实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有效落实。
到目前为止,有关乡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大多是宏观层面的研究,可借鉴的有关具体区域内的研究资料并不多。加之笔者的学术知识及科研能力欠佳,以至于本研究还有很多地方不太完善,数据收集、理论研究等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继续关注与探索汨罗市乡村义务教育补充机制的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