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师英语知识与教育知识的结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12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 幼儿学习英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Krashen(1981)认为 学习过程有两种:学习和习得。前者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目的语的形式,强调过程的有意识性和正规性;后者则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内容上,强调过程的自发性和无意识性。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机制,习得的成分大于学习,可以避免出现成人英语学习者在语音方面的“口音”现象,这是成人学习者力所不能及的。心理语言学认为,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由于其内在的天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他们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习得外语。另外,儿童一般模仿力较强、表现欲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胆大且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这些特点为儿童学习英语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也是儿童学习英语的有利因素。
幼儿学习英语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来之也快、去之也快,自控能力差,在学习中若感到枯燥或吃力,很容易退缩;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定力不够,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造成学习过程中断;幼儿对英语教师的依附性较强,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容易产生语言学习“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后果,假如幼儿教师发音不准确就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使其在长大后很难纠正。
总之,在幼儿阶段开设英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上述不利因素的存在,便对幼儿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二.幼儿英语教师素质及知识结构缺失性分析

总体上来说,目前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普遍很低,且知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基础知识不够系统。
幼儿阶段的英语知识教育主要突出在语音和口语方面。儿童模仿力极强,教师发音准确会使幼儿终身受益,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反之,教师发音不准确,会为儿童将来的学习培养拦路虎。(张志远,2002)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幼儿英语教师语音基础差,职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英语语音及口语培训与矫正,课堂语言输入含有许多不准确成分,直接影响孩子的英语学习。

(二)学前教育和心理知识不够扎实。
英语知识与教育知识应该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很多幼儿英语教师都是凭借一条腿走路,一些英语水平高,但缺乏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了解,使幼儿学习兴趣减弱;还有一些十分了解儿童心理和教育特点,却没有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等基础知识,幼儿积极性很高,学习质量却不高。

(三)英语相关文化知识缺乏。
语言和文化不分家,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学习其相关文化知识,这是了解英美国家的窗口。一些幼儿英语教师不熟悉相关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英语,还会把这种不准确的使用传递给幼儿,给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儿童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很多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儿童英语教学法课程,但是课程的讲授者空讲理论,却不引导学生去实践,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课程设置目的流于形式,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颇有微词,没有起到应有的培养效果。

(五)幼儿教师队伍过于“青春化”,普遍英语教学经验不足。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只有大约十年教龄的寿命。在一些公立幼儿园,幼儿英语教师很年轻,年长些的就挤在领导圈内。年轻教师虽然有朝气有活力,接受新事物快,但是仅仅凭借一份热情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经验和持久的耐心,教学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年轻教师居多则会导致幼儿英语教师整体经验不足。

三.转变观念,加强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英语教师素质面临困境,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而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既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在中小学提倡的比较多,相关著作繁多。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发展却成为“盲区”,教学专家关注较少,虽然也在开展一些教师业余培训,但力度不大,如同隔靴止痒,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素质,首先应提高幼儿园领导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克服教师懒惰心理,提高教师自身发展积极主动性。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

(一)职前“预防准备”教育应与职后“补充发展”教育相结合。
职前教育指的是年轻幼儿英语教师在参加幼儿园工作前所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旨在预防准备,为教师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工作做好铺垫,是开展今后工作的前提和准备。职前教育多集中在教师在师范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或工作前一个多月的短期培训,有的时间很短,因此更需突出其“方向性”。培训内容应包括幼儿英语教学内容、英语语音等基础知识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知识及幼教理论知识,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为幼儿英语教师上岗前打好预防针,避免不必要的教学失误。
职后教育具有“一边教一边学”的特征,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模式,教师由于有方便的实践平台,便可以将刚学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以实践检验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用范围,以便教师做出相应修改,创造出适合自己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并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领导必须发挥职后教育所固有的补充性,抓住契机,积极促进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二)专家“正规培训”与教师“自我发展”相结合。
正规的专家培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帮助教师抓住重点和要点,分清主次,避免自身发展盲目性,增强方向性和目的性。(吴卫东,2004)幼儿园应该定期请幼儿英语教学专家莅临学校指导和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组织教师和专家座谈会,给教师创造走近专家和向专家请教的机会,也增加了教师间互相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为教师教学难题的解决提供有利条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针。
教师专业发展特别强调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成长和提升。反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叶澜,2001)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教学日记,加强与同事的互动,敢于向专家请教,使棘手的教学问题迎刃而解,也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扫清障碍。

(三)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需求分析为途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人本主义理论要求“以人为本”,“要切实尊重学习者的人格”、“要 引导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习惯”。它强调教育的人情味注入,强调全人教育, 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发展。(续润华,2006:468—472)在终身学习理论盛行的今天,幼儿教师的角色开始分化,即他们扮演教师和终身学习者两个角色。幼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扮演教师服务。幼儿园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应以教师为本,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在计划培训前,应对园内英语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需求分析,真正了解教师所匮乏的知识和能力,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切实调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不再让学校领导牵着鼻子走。
总之,幼儿英语教师是学生外语学习领域中的第一位正式领航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航向,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刻不能放松。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1981. http://sblunwen.com/yejylw/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2]Marion Williams, R. L. B. (2000).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3]Richards, J. C. (2001).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4]吴卫东.(2004).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5]续润华.(2006).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探究.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