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普遍应用和相关教学理论的日益成熟,信息化教学成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取代传统的教学设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推行的深度和广度对信息化教学的实现程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据实际调查研究得知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薄弱环节,因此尽快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势在必行。2004 年 12 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我国中小学教师都应当具备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设计的能力。①
小学教育处于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础地位,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学生基础阶段教育的重任,整体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要依靠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到时刻反思、积累经验,努力创新。最近几年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研究领域与国内外教师教育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登陆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自 2000 年以来,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关键字,检索出 76 篇论文,以“培养模式”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时作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 6 篇。对文章作者所属单位进行统计,小学教师仅占 13%,由此可知基础教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尚且不足,因此需要小学教师的广泛参与,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目前国内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模式。..............
...................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处方性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遵循教学理论与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争取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的过程。①
二、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教学过程,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现代教学表现方式。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信息化教学”进行的设计,教师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支撑下,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任务驱动,设计“问题”情景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设计的核心,强调对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的评价,以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的过程。③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一、重视教学情景的设计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设计真实意义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赋予其某种意义,组织学习活动,引导、监控和评价学习进程,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促使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二、注重协作活动的设计
重视学习过程中生生、师生、师师之间的协作活动以及对各种学习结果的讨论和共享,旨在通过集体智慧完善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交互过程中不仅习得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核心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出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开展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来促进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自我开拓的空间,注重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应用,由教师、同学及其本人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
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一般由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学习资源、支持工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学习评价量规设计、单元教学计划实施、评价、反思与修改等操作模块构成,①如图 1 所示。教师应在掌握基本设计过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科目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灵活应用。..........
.................
第三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及培养模式现状的个案调查...................... 13
第一节 调查问卷总体分析 ................................................................................. 13
一、调查对象.............................................................. 13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13
三、调查问卷的检验.................................................. 13
第二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分析 ........................... 14
一、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分析能力现状.................................... 14
二、通过访谈+教学观摩分析能力现状................................... 18
第三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 19
一、影响培训效果的因子分析................................................. 19
二、聚类分析.............................................................................. 20
第四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23
第一节 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 .......................................... 23
一、成人学习理论.................................................... 23
二、任务驱动理论.................................................... 23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24
第二节 培养模式的构建 ........................................... 25
一、明确培训原则.................................................... 26
二、确定培训目标.................................................... 26
三、强化培训队伍.................................................... 27
四、定制培训内容.................................................... 27
五、创设培训环境.................................................... 27
六、设计培训策略.................................................... 28
七、监管培训质量.................................................... 28
第五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应用实践.. 29
第一节 集体培训过程 .................................................... 29
一、培训对象.................................................................... 29
二、划分学习小组............................................................ 29
三、多媒体集体面授+案例教学................................... 30
四、技能操作+上机考核............................................... 38
五、小组协作作品设计................................................ 40
第二节 培训结果测评 .................................................... 41
第三节 后续长期培养过程 ......................................... 44
一、网络自主学习.................................................... 44
二、校本实践活动.................................................... 44
第四节 后续评价 ........................................................ 45
第六章 结语................................................................ 46
结语
第一节 模式研究亮点
设计的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得到教师的一致好评,参训教师表示参加培训后对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设计方法确实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培训,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对本文中的研究亮点做一个陈述:
第一,培训者依据参训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互补分组,将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相同科目的教师划分到一组,使其取长补短,协作交流,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第二,采取短期强化性的统一培训结合后续长期连续性培养的延伸式培养方式,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支持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第三,文中采用了多种培养方式,并且培养更加全面,不再局限于培训活动中的评价,还包括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行为变化,从参训教师长期发展的维度对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后续评价,使参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主动地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积极的探究。
第二节 培养模式构建的不足之处
一、在该培养模式的设计只是针对校本培训,没有借鉴校外培训的优势,校内培训产学结合,减少学校开支,而且容易开展,但它不如校外培训的层次高,不能保证高质量的培训效果。校外培训又有其不足的一面,比如要离岗培训,而且培训的成本比较高,为了兼顾两者的优缺点,应让教学经验丰富且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感兴趣的教师外出培训,培训回校之后他们成为在校内推广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干力量,通过“传、帮、带”活动把所学传授给校内教师,面对面地“指点迷津”、“传授真经”,整体提高校内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这样就解决了校外培训所带来的工学矛盾和培训资金的支出,又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提升了教师的设计能力,改善了教学质量。..................
教师网络化教学设计培养模式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教师,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