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创业环境宽松,中小企业在各行各业的比重不断攀升,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但是这样的应对之策对企业发展来说并不是长久之道,企业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有效降低成本,在价格战中凸显自身的低成本优势。鉴于此,公司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抓准成本由来,进行高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弥补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产生原因模糊的缺点,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C 公司是一家订单式经营的小型企业,主要客户是中小学,提供维修服务、与教学相关的设备采购服务、学校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人才则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源泉,我国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重点强调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国家对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学校提升师资软实力,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水平,因此,学校的设备采购需求订单多,紧跟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个性化项目建设需求也比较多,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属于优质客户群体,公司基本都希望与这类客户进行合作。C 公司处于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公司内部必须要准确核算产品成本,针对性的降低成本,合理定价,才能在竞争中前进。
经过对 C 公司的调研发现,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结果和有效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与传统成本法相比更加先进,在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中被广泛应用。近年,很多专家学者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产业中的餐饮业、物流业、金融业、医疗卫生和高等教育的成本核算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算,本文将作业成本法引入 C公司,根据 C 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新的成本核算方案,帮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追溯成本产生的原因,降低公司成本,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阶段
作业会计思想起源于美国会计学家艾瑞克·科勒(Eric.Kohler)对 20 世纪 30 年代水电活动的思考。他认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工时比例分配水力发电过程中占比重的间接费用并不合理,于是,1941 年在《会计论坛》上发表文章,讨论了“作业账户”设置问题,提出了作业这一概念[1]。
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在其文献及博士论文中一直在讨论作业会计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系,经过研究,1971 年,斯托布斯出版了一本关于作业会计的著作详细阐释了作业、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该书对作业会计的理论框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2]。
19 世纪 80 年代初,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学者提出了生产过程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和适时制,在这些制度的制约下,传统成本会计无法在企业中达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学者罗宾·库珀(Robin.Cooper)与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在1988 年至 1989 年发表了 4 篇文章对作业成本法的运行程序、选择成本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帮助[3-6]。
彼得·B·B·特尼(Peter.B.B.Turney)(1991)在文章中构建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框架,根据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观点也被提出[7]。
1991 年詹姆斯·布林逊(James.Brimson)发表了作业成本法研究史上第二本较为系统的书籍,此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的讲解了作业会计的概念和框架,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作业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成本动因的选择,作业成本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的研究更规范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迈入新台阶[8]。
会计论文参考
2作业成本法理论概述
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1.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将产品的整个生产服务流程划分为作业,以此为核算对象,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至各个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以作业动因为根据分配至不同产品中,继而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4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如下。
(1)资源
作业开展过程中所需耗费的代价就是资源,其通过成本或费用支出支持作业开展[42]。资源广泛涉猎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支付的设计研发费、生产加工费、生产原材料费用、员工工资福利、厂房机器折旧费等多种类型。在作业开展环节,只有通过优化分配资源,才能有效完成作业任务。
(2)作业
所谓作业,实际上指的是为达到需求,公司需采取的操作行为及具体实施流程,其核心影响因素就是聚集资本,有效联系消费资本能源和产生商品费用[43]。在作业成本法中,作业也涵盖公司为实现产品制造、劳动提供,必须实施的生产流程和方法、所需耗费的人力、材料、方法等资源集合。
(3)作业中心与成本库
作业中心指的是在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公司需完成具有关联的所有作业的综合体[44]。很大程度上来说,整合与分摊成本一般取决于作业中心,其构成类型包含单一作业或多类型作业。企业的运行发展离不开各项作业中心的维持,成为生产环节的关键构成。基于相同作业而建立的作业中心,能够进行原因归结,进而系统汇总作业。
一般而言,作业中心集合了公司运营环节的多元化耗费资本,成本库由此建立。成本库实际上整合了各环节的不同作业,依托一定的资源动因,有效整合各类活动和事项,从而以各项作业为依据,分类整合各项成本,有效计算最终产品的资源耗费情况。
........................
2.2 作业成本法核算过程
企业生产的每一项作业都是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核心。在明确公司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作业情况划分作业中心,并将成本库中划入资源,根据资源动因进行合理分配,对成本库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计算,并且作业中心直接进行资源消耗。通过选择成本库的合理成本动因,详细记录各成本对象的作业量消耗情况,参照作业动因及作业量,对作业动因率进行计算,并根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量,对成本对象作业成本额指标进行计算,顺沿作业链的各个流程,科学计算最终产品成本。
第一,识别作业类别,建立作业中心。以便于操作和理解为原则,对企业活动进行基本作业划分,并打造专业的作业成本库,全面包含诸多性质相同的基本作业。
第二,确定资源库。在生产经营环节,企业不可避免地需支付人工、水电、原材料等多种类型费用,在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的耗费资源,并建立起专门的资源库,定期统计一定时间段内的资源消耗情况,向各资源库整合不同类型资源。
第三,向各作业中心参考资源动因进行资源分配,并对作业成本进行周全计算。首先对资源库中各类资源的性质进行分析,依托科学结果,合理选取资源动因,随后,参照作业耗费的资源动因量,根据相匹配的资源动因,向各作业中心科学分配各作业消耗资源库的各项资源费用,进而对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进行汇总结算。
第四,在明确作业动因的基础上,对作业动因分配率进行求取。依据向成本对象分配作业成本的作业动因,企业需参照产品消耗作业的原因找出其作业动因,在此环节需要选择和消耗作业最相关的动因,才能保证后期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第五,向成本对象分配作业成本,并对产品最终成本进行计算。在向成本对象分配作业成本的过程中,需事前明确各作业的差异化动因,进而对作业动因率进行计算,参照各产品消耗作业动因的规模,向各产品成本对象分摊作业成本;进而汇总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作业成本及分摊作业成本,然后对产品总成本进行计算。
会计论文怎么写
3C 公司成本核算现状及问题分析 ..................................... 17
3.1 公司基本情况 .......................... 17
3.1.1 公司简介 ...................................... 17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17
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 C 公司成本核算方案的设计及应用 ........................................... 27
4.1 作业成本法核算方案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 27
4.2 作业成本法核算方案的设计 ...................................... 28
4.3 作业成本法核算方案的应用 .................................. 30
5C 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 ............................... 49
5.1 确保管理层的支持 .................................... 49
5.2 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培训 ....................................... 49
5C 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
5.1 确保管理层的支持
公司引入作业成本法导致成本核算方式变革,是一个从传统成本核算法下以人工工时分配间接费用这种单一简单的模式到核算程序繁琐、计算量大的复杂模式的过程,员工一时间可能难以从心理上完全接受,这不利于企业后续工作的展开。公司的管理层先对作业成本法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结合本公司现行的成本核算方式、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作业成本法模式下的成本核算进行对比,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进而认可并支持作业成本法在本公司的应用。公司的管理层全力支持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做出相关的决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第一,公司员工根据公司领导下发的指令能够齐心协力,各部门互相配合,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二,在管理层的支持下,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就有了物力保障。第三,公司内部依据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进行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人员组成架构和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调整时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在公司管理层的鼎力支持下,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加速作业成本法在公司内推行的进程。第四,管理者在支持作业成本法在公司中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把控推行的进度。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法短期内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冲击,管理者从旁协助作业成本法的点线面的逐步推进,给公司积累经验,及时调整的机会。综上所述,管理层的支持是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保障。
.........................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对象 C 公司正处在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企业内部为了更好的应对转型期的困难,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要求标准也更高,希望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为基础,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做到降低公司成本,在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透彻了解作业成本法,然后分析公司目前的成本核算现状,发现成本核算的范围狭窄,成本信息失真,无法为成本控制提出建设性措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最后,将作业成本法引入 C 公司,基于作业成本法设计成本核算方案,在公司 2019 年 7 月份签订的两个项目上进行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1)作业成本法适用于 C 公司。经过对 C 公司的实地调研发现,C 公司的产品种类繁多,为客户提供产品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间接费用,工序也比较复杂,针对公司现在的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对 C 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到作业成本法适用于 C 公司的结论。
(2)C 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得到的成本核算信息更加准确,为公司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C 公司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人工工时作为单一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间接费用也仅仅包括具体的施工环节产生的费用,核算的成本结果扭曲,也不能追溯成本产生的源头。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产品服务的整个作业链为基础,核算范围贯穿公司业务活动的所有环节,更加全面。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以作业为核算单位,再通过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准确分配到产品中,产品成本核算的信息更加准确。C 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追溯成本产生的环节,从而确定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公司管理者根据作业成本法核算出的信息重新对产品进行定价,使得产品能够适应激烈的价格战。同时,公司在签订销售服务合同时,管理者可以在作业成本法的指导下,将精力放在实际利润率较高的项目中,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
(3)C 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优化公司产品的作业流程,提高公司效率。C 公司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必然会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仔细的梳理研究,根据产品特点和业务流程建立作业中心时,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公司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公司业务流程中的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的作业流程,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能够更加清晰的划分每位员工的职责,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提高员工的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