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论文是经济论文的一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议论文面言,存在多种形式,如报刊的社论、评论、短评,有关机构的各分析报告等,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学术论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国外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爆发,给投资者造成巨额损失,美国为了恢复公众对股票市场及对企业的信心,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要求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做出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出具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报告。为了顺应国际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监管的改革趋势,于 2010 年颁布《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指引),指引中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了定义,并做出了原则性指导,要求自 2011 年起,在境内外的上市公司中执行该制度,自 2012 年起,在 A 股主板上市的所有公司中执行。 国外学者对 SOX 法案颁布后审计费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大量文献表明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后审计费用的增加超过了其所带来的收益,执行该项制度给企业造成高额的成本,学者对执行该制度前后事务所收费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该项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审计费用,这给《指引》的实施带来了阻力。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增加了事务所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审计费用有所增加。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愿意聘请不同的事务所对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单独进行审计,在年报中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公司也随之增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由事务所出具,而评价报告由企业自己进行评估,评价报告的信息含量如何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将是本文接下来要进行研究的;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及事务所自身也不断对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外部的监管如法律环境的好坏及上市公司违规及诉讼仲裁次数如何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产生影响。
........
第二节 论文创新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 一、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文献,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文献研究集中在检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与自评缺陷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变化,结论一致认为较实施前有所增加;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研究样本集中于首次执行该制度的公司,费用的获取除了少数可以从年报中得到外,采用实施该指引后减去实施前的费用推算得出;其次,对于缺陷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研究,学者集中于对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存在重大缺陷对费用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检验缺陷严重程度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关系。 二、针对外部监管,本文用法律环境及违规和诉讼仲裁次数来衡量,在各省法律环境的数据处理上采用 0—1 虚拟变量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地区法律环境的好坏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 三、本文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数据是根据年报披露信息手工整理所得,比现有文献的推算结果更准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 SOX 法案实施后,学者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能有效降低审计费用。Weil Jonathan(2004)研究发现在美国执行 SOX 法案颁布后,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导致审计收费增加;杨德明、胡婷(2010),曹建新、陈志宇(2011)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外部审计之间确实存在替代效应,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审计费用,这与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为了降低审计费用使得自身更具竞争力,事务所往往会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制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内部控制质量低会增加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Mei Feng(2009)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内部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无效导致公司出具错误的内部报告,管理者会根据这些报告内容对收入与成本进行调整,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审计费用增加。孙新宪、田利军(2011),张汪峰、张兆国、杨清香(2011)等学者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费用存在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显著,可能导致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导向审计;张敏、朱小平(2010),牟韶红、李启航、于林平(2014)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事务所的收费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收取的费用更高。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事务所收费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围绕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相关报告及报告质量与审计费用的影响展开。Eyelyn R.(2007)对执行萨班斯法案后,根据控制报告检验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力度,发现审计师会扩大对内部控制的测试范围以降低财务欺诈的可能性,研究结论表明萨班斯法案的执行增加了审计师的风险。我国曹建新、陈志宇(2011)认为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愿意聘请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向投资者及监管部门传递信息以提升公司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陈洁(2012)以 A 股数据为样本,认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能有效降低审计费用。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对以上文献进行梳理后,在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的研究中发现,内部控制具有替代效应,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审计费用会降低,国外审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后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作为对成本增加的补偿。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结论基本一致,一些学者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存在缺陷其审计费用会增加;存在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显著增加。此外,部分学者对缺陷的类型,如组织结构缺陷,资金缺陷等不同类型分类检验了与审计费用关系,普遍认为缺陷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由于我国对内部控制审计执行的是整合审计与单独审计并行的模式,国内外对是否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没有强制性规定,导致学者不易获取该数据,因而多数文献集中于对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研究,借鉴张宜霞(2011)的方法,学者集中在公司规模、复杂程度、是否合并审计等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国外许多学者在分析法案实施后审计费用的变化时,发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增加了审计的成本,使得费用大幅增加,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对首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企业进行了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公司规模及复杂程度等因素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相关。此外,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研究中,大多数的文献集中于对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以及重大缺陷的存在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对于缺陷的认定标准,财政部将其按照可能导致经营失败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按照财政部缺陷认定标准检验 3 种不同缺陷类型的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的文献鲜有。
...........
第三章 理论与现状分析 ........... 12
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 .... 12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与内容 ........ 12
二、内部控制审计国内外制度发展历程 .......... 13
三、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现状 .... 17
四、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 18
第二节 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 20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 21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 .......... 21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 .... 22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23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26
第一节 假设提出 ........ 26
第二节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28
第三节 模型设立与变量的选择 .... 28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 31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34
第一节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第二节 回归检验 ........ 35
第五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 5.1 可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于 0.6,意味着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资产负债率(LEV)与总资产报酬率(ROA)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 0.8,是因为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报酬率都是以总资产作为分母,因而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大。缺陷程度(ICW)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LNIC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 10%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 0.11,说明披露的缺陷越严重,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审计师收取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法律环境(LAW)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LNICA)在 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 0.144,说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法律环境好,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面临的监管较严,因而可能遭到投资者集体抱团诉讼的风险增加,审计师会实施更多的控制测试以降低风险,成本增加导致费用增加;违规及诉讼仲裁次数(PUNISH)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呈正相关,意味着受到违规和诉讼的次数越多,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面临的风险越大,根据保险理论,企业所有者往往在遭受损失后会企图把部分责任推脱到注册会计师身上,以降低自己的损失(尽管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职业准则执行了所有的审计程序),为此,注册会计师将会收取比原先更高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作为将来受到处罚或诉讼的补偿;同样,违规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更严格,审计师将会对违规上市公司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以降低将来可能遭受的风险补偿。与公司规模(LNSIZE)在 5%的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系数为 0.6,企业规模越大涉及的业务越多,审计师需要抽样的范围大大增加,同理,子公司越多,不同的公司经营业务或有不同,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要求更高,所花费的成本更大,所以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和子公司数正相关,这与前者的研究一致。与总资产报酬率(ROA)呈负相关,系数为-0.01,说明盈利能力越高的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较低,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较低,支付的费用越低。资产负债率(LEV)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正相关,在 5%的水平上显著,通常认为企业未对债务进行合理的控制导致债务危机,导致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因而债务风险越高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
..........
结论
根据五部委颁布分批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规定,2012 年在所有 A 股主板上市的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本文以 2012—2014 年所有 A 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法律风险及违规仲裁次数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考虑在已有的研究中,内控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复杂程度、是否四大等都有显著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对内部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缺陷类型越严重,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高、即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要高于存在其他缺陷类型的企业。其原因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说明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设计或者执行不到位,不能合理有效的保证财务报告的合理性和公允性,产生审计失败的风险大,审计师通过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以降低风险,所以相对于存在一般缺陷的上市公司收取的内控审计费用多。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法律环境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关系,本文以樊纲等编写的衡量各省宏观法律制度的指标为法律环境的替代变量,研究发现,法律制度健全的省份相比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省份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要高,这是因为本文选取的法律环境指标是针对各地区的法律环境指标而不是针对上市公司自身的法律环境指标,法律环境好的同时意味着该地区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遭到投资者集体抱团诉讼的概率大,同时各部门的监管不仅严格而且限制条件多,因此事务所会收取更多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以此作为弥补内控审计失败所产生的损失(即使审计师已经按照职业要求合理进行了所有的审计工作)。最后,本文检验了违规与诉讼仲裁的次数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研究发现,违规与诉讼仲裁的次数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正相关,次数越多,其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这是因为违规的上市公司由于已经违规,必然成为各部门及公众严厉监管的对象,两者的存在使得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更大,为了降低风险将会收取更高费用。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投资的拉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突出,自 2010年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占 GDP 总额的比例逐年递增,截止到 2014 年已高达80.61%。近年来,面对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的社会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投资过热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行业的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这些传统行业普遍存在由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对一些新兴行业如太阳能、核能、风能等研究发现,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同样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现象。面对全球变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压力,研发利用新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调整当前的能源结构,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面对因传统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一现实,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我国的多数企业投资者逐渐意识到,投资于新能源行业或其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节能减排产品或新能源商品,是企业保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使企业既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提升社会价值。但是,根据经济学中的观点,人的行为是不理性的,由于投资者盲目谋求利润最大化、市场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信息存在不对称和代理冲突问题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新能源行业及其装备制造业中便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投资过热的趋势,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在很多的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企业中由于投资不合理而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东方电气集团作为我国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也存在过度投资现象,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财务风险加大。东方电气集团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大物质装备基础,该企业已经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命脉,因此研究东方电气的过度投资行为有助于防止公司进一步加重投资过度,提升东方电气企业价值,同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
1.2 文献综述
当前国外学者对关于过度投资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是找出企业理想的投资规模,并将企业实际的投资规模与之相比较,如果企业现实中的投资发生额明显高于其理论上合理的投资发生额,则可以认为该企业存在投资过度。Richardson(2006)把企业的投资发生额分为预期投资发生额和过度投资发生额两方面,该学者认为过度投资支出是指企业为了维持基本的生产运作和满足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后所发生的支出部分。另一种观点是将自由现金流和企业投资力度相比较,认为公司投资过热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将大量自由现金流盲目投入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或领域的行为。 研究产生过度投资行为的成因首先要从委托代理理论说起。投资支出过度的起因来自以下情况:一种是当企业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出现利益不一致时,股东会倾向于未来收益不确定、风险较大、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造成普遍存在的过度投资现象;另一种是当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相违背时,管理层为谋取私利会发生投资过度行为。Jensen 和 Meckling(1976)在分析过度投资的原因时,选择了从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存在冲突的角度来研究。
..........
2 企业过度投资理论分析
2.1 企业投资理论与过度投资
企业投资,是指投资主体是公司法人,凭借着投资项目,投资目的是未来时期内获得稳定现金收益的资金投入和运转的过程,并且公司法人要承担投资带来的风险。公司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类,直接投资主要指企业购买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间接投资主要是企业购买有价证券所进行的投资。要想提升企业价值则离不开公司的投资活动,其重点不是企业为了购买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成本,而是如何利用这些生产要素提高其创造价值的能力。 根据传统投资学,投资决策者都是完全理性的。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市场可以充分、公平并且及时地提供全部相关信息,并且投资者在获得的市场信息方面都是均等的,因此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在确定投资选择时都会以谋求自身获得最大利益为首要目标。在完全理性和信息均等的条件下,投资者对每一投资项目的未来效益及风险状况都能全面掌握,所作的投资决策也会遵从风险最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 但是,根据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投资者因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理性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信息均等也不存在,因此社会经济的运行也不是理性的。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活动、投资者情绪、市场环境等都会导致投资决策者可能做出缺乏理性的投资决策,将资金投资于效益低下的项目,从而使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大大降低。
...........
2.2 自由现金流理论与过度投资
Jensen(1986)的《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过度投资的理论基础—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该研究表明,由于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代理问题,企业在获得了充裕自由现金流量后将更倾向于投资效益不高的项目,即发生投资支出过度。其中,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所控制的投入到净现值大于零的全部开发项目后,余下的公司可任意支配的那部分现金流量。企业的管理层掌控着自由现金流的使用权,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环境下,管理层的决策会遵循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为了满足股东对收益的需求,管理层将会把自由现金流以股利的方式发放给股东。可是按照自由现金流理论假说的观点,企业的管理者一般不会这样做,首先当企业掌握充裕的自由现金流时,在未来面对投资机会时企业可以免于在市场上花费较高成本进行外部融资;其次,管理层获得丰富的自由现金流量后会更倾向于盲目增加投资支出,为自己谋取更多的收益,并且企业可控制的自由现金越充足,管理层出现投资支出过度的几率越高。 根据自由现金流理论,东方电气集团应加强对自由现金流使用的监督力度,在满足正常的投资需求之余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本成本。
...........
3 东方电气过度投资案例分析 ...... 12
3.1 东方电气公司简介 .......... 12
3.2 东方电气过度投资行为分析 .......... 13
3.3 东方电气过度投资后果分析 .......... 19
3.3.1 盈利能力分析 .......... 19
3.3.2 偿债能力分析 .......... 20
3.3.3 市场价值分析 .......... 21
3.4 东方电气过度投资原因分析 .......... 22
3.4.1 政府支持的影响 ........ 22
3.4.2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 ........ 24
3.4.3 企业负债的影响 ........ 25
3.5 抑制东方电气过度投资行为的对策 .... 26
3.5.1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作用 ...... 26
3.5.2 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 ...... 27
3.5.3 充分发挥负债融资旳监督约束作用 ........ 27
3.5.4 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投资决策程序 .......... 27
4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29
4.1 研究结论 .......... 29
4.2 研究不足 .......... 29
4.3 研究展望 .......... 29
3 东方电气过度投资案例分析
3.1 东方电气公司简介
中国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原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批准共同创设的大型企业,其前身是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12 月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994 年 6 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995 年 10 月上海证交所上市,该公司于 2007年正式将名称改为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是其控股股东。东方电气集团是我国大型的水电、火电机组出口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的研究开发并生产制造发电装备工业基地,是关系着社会稳定的重要大型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在电力设备制造业中东方电气中己拥有我国较高的的技术生产水平。2008 年的汶川地震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厂房设施。公司 2010 年 5 月 10 日东方电气集团在德阳建立了新生产基地,使该企业生产和经营能力迅速恢复并超出震前水平。东方电气是国内主要的发电设备供应商,经营策略已从过去的生产火力发电设备转向为核能发电、风能发电等设备。 经营领域包括通用设备生产、核电设备制造、风电设备制造、电气相关机械设备制造、研发并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研发制造节能、环保机械设备;研发电站设备相关技术并销售成套设备;工业气体制造及销售;专业技术开发与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等等。 自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发电设备的市场需求总量不断减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在市场开拓、产能配置、原材料安排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预计全球金融危机对东方电气的影响仍将持续。但是发电设施的市场发展正向清洁、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资源方面转变,对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需求仍然较大。这些为东方电气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也推动了我国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等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对部分新兴行业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研究表明,新能源行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行为。
...........
结论
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东方电气集团历年融资和投资情况,自 2006年至 2014 年间的融资规模较大,2006-2014 年的投资规模增长变动也较明显,通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的比较,同时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了该公司历年对长期资产的投资情况,利用汉克尔和李凡特的投资效率模型,得出了东方电气集团存在过度投资的结论。在导致该公司过度投资方面,主要因素为政府补助、企业自由现金流、企业负债水平。政府直接提供的补助,银行提供的贷款优惠都直接推动了该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导致了东方电气盈利能力下降、财务风险增大、企业价值下降。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抑制东方电气的过度投资: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作用,减少政府的直接支持,将传统的以经济发展速度为主的评价体系转变成如以投资效率、社会经济效率为主的评价体系,在现有的政策扶持基础上,理顺新能源的产业链和利益链;通过提升企业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完善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加强企业对自由现金流的有效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股权债权结构和和谐的银企关系,使负债融资的监督约束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东方电气的投资决策程序以促进该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内部控制思想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主管会计的部门下面分设四个不同的岗位,形成相互牵制,即今天所说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无独有偶,在古代埃及的财物出入管理制度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双人记账制度中,也都找到了内部控制的踪影。进入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整个社会以及企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很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资产的安全、管理和生产的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处处都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因内部控制原因而爆发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外的“安然”、“世通”以及国内的“郑百文”、“银广夏”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严重的欺骗了社会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尽管这些事件的发生有着不完全相同背景,原因错综复杂,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其中共同的原因。 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如何控制企业的费用支出已经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需面对的问题,那么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讲,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及缺陷得到整改后又会对企业的费用支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过去的文献中很难找到答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费用支出等概念属于管理会计的领域,管理会计研究与财务会计研究相比,数据更不易获取,同时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因此管理会计领域的相关经验研究与财务会计领域相比要少得多。然而,费用粘性的发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尝试从费用粘性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
1.2 研究内容
本文以强制披露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并结合后续年限对缺陷的整改,从动态跨期的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如何对费用粘性产生影响,为企业内部控制影响费用支出提供证据,为推动企业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动力。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即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控制费用已成为企业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还包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用到的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文献,总结了前人在界定内部控制缺陷上所使用的方法,并从四个方面梳理了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发现前人在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本文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是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这一部分主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控制论、效率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机制作了相关分析,并提出本文的假设;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介绍了以前研究费用粘性所使用的模型,以及在添加了解释变量对模型所做出的变动,并解释模型的结果所代表的含义;描述性统计了深圳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检验有关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费用粘性影响,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得出了相关结论; 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总结了本文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一些发现,指出内部控制缺陷确实会对费用粘性产生影响,并且缺陷的整改会对原来的影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内部控制规范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缺陷的界定
内部控制缺陷有些类似物理中的反物质,因为正是内部控制的不存在或者不完整,所以才会出现内部控制缺陷。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中包含这样一句话,“通过强化措施能够带来目标实现更大可能性的机会”,同样在2008年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是以否定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缺陷下的定义,内部控制缺陷是一种“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的情形。由此可见,对内部控制缺陷下定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国内外的相关机构除了定义内部控制缺陷以外,还对内部控制缺陷种类进行了划分。萨班斯法案第302条款规定,公司的CEO和CFO负责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保证相关重大信息能够完整披露。与此相比,第404条款的要求更为严格,它要求企业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并定期披露,特别强调的是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必须披露。重大缺陷是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影响程度所划分的种类当中的一个层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这种划分方式出自PCAOB审计准则第2号文件,其中,重大缺陷是严重性程度最大的一种缺陷,其危害和影响的广泛性也最大,其他两种按照危害的程度以及影响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重大缺陷是指能够造成公司的年度或者中期财务报告发生重大错报的几率大于“极小可能”的内部控制缺陷。这样的定义使得重大缺陷的范围过大,“极小可能”这个度也不容易把握,在执行中会发生过高的审计成本,2005年美国的多家上市公司对此发出了抗议,如苹果、美国保险业协会、高级财务会计人员协会纷纷向美国证监会提出了他们的建议,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甚至表示应当废除第404条款,对这些反馈进行了分析以后,2007年,PCAOB发布了审计准则第5号文件,作为第2号文件的修订版,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在第五号文件中,重大缺陷的衡量由原来的“极小可能”更换为“合理可能”。
.........
2.2 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
Chan[5](2007)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实质性缺陷,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同时出现,投资回报率往往也相对较低。Ashbaugh-Skaife,Collins 和 Kinney[6](2008)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内部控制缺陷会降低企业的盈余质量,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无论异常应计利润额的符号是正或是负,缺陷组与控制组相比都更大,基于管理层正向盈余操纵的假说,得出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应计质量较低源自于管理层无意识的错报的结论。Daniel Cohen[7]等(2008)研究了颁布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他们认为该法案的一些条款过于严苛,可能会影响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的灵活性,因此多数的企业在法案颁布前后会产生由应计盈余管理到真实盈余管理的转变。M.Dale Stoe[8](2009)实证检验了 161 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美国上市公司,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会降低会计盈余,并且会计盈余与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会因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存在而减弱。 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缺陷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文献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一些分歧。张国清[9](2008)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所选取的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多达 7 种,得出的结论是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不一定带来高质量的盈余。张龙平等[10](2010)在研究中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程度作为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指标,并认为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企业的盈余质量要高于未被审计的企业。方红星和金玉娜[11](2011)正反两面论证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相互支撑和相互验证的关系,他们认为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或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叶建芳等[12](2012)从动态跨期的视角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内部控制缺陷在得到整改以后,盈余管理程度会有所降低。范经华等[71](2013)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不是对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帮助审计师发挥其行业专长,使这一问题能有所改善。刘行建[72](2014)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企业随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内部控制有效与否会对管理层选择怎样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
3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15
3.1 理论基础 ........ 15
3.1.1 控制论 ...... 15
3.1.2 效率论 ...... 16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17
3.2 产生费用粘性的原因分析 .... 18
3.3 研究假设 ........ 18
4 实证研究 ............ 20
4.1 研究设计 ........ 20
4.2 描述性统计 ...... 22
4.2.1 深圳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描述 .......... 22
4.2.2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25
4.3 相关性检验与费用粘性存在性检验 ...... 26
4.3.1 相关性检验 ............ 26
4.3.2 费用粘性存在性检验 .... 26
4.4 多元回归分析 .... 27
4.4.1 内部控制缺陷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分析 .......... 27
4.4.2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分析 ...... 28
4.4.3 稳健性检验 ............ 29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33
5.1 研究结论 ........ 33
5.2 对策建议 ........ 33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34
4 实证研究
本章将根据理论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主要包括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内容。
4.1 研究设计
通过模型可以检验样本中是否存在费用粘性,Change 模型是检验费用粘经常用到的一种模型,本文也将继续沿用这一模型。模型如下:与上年相比,营业收入下降的时候这个值取 0,否则取 1。本文还选取了一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Anderson 等[1](2003)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的销售收入连续两年出现下降情况的时候,管理者会调整对未来业务增长的预期,费用粘性会因此而得到抑制,因此本文选取了连续两年收入下降(S_DEC)作为控制变量。另外,企业经营过程中,生产能力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业务量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因此而出现一些调整成本,这也促使了费用粘性的发生,因此本文参照以往文献的做法,将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值(AS)添加到控制变量中。 本文以 2008-2014 年(均为年末数据)深圳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共 3219 个样本,在剔除了财务数据缺失的 137 个样本以及收入变动小于 0.2 的 31 个样本和收入变动大于 5 的 56 个样本后,最终样本个数是 2995 个。
...........
结论
本文通过观察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 2008-2014 年的数据,围绕内部控制缺陷这一核心,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统计和检验,最终有如下结论和一些发现:
(1)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费用粘性会更大。这一结论证实了内部控制缺陷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又一个经济后果。
(2)内部控制缺陷得到整改后,虽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不会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费用粘性起到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所表示的内部控制缺陷在得到整改后,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说明由第三方对内部控制所作出的评价更为公正,更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
(3)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信息披露的内容太少,用语近乎官话,信息披露流于形式。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感觉。大部分企业用语近乎外交辞令,缺少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比如风神股份 2013 年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关于缺陷整改的描述“公司在审计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应的流程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实施”,外部人士很难根据这一句话了解缺陷到底进行了怎样的整改,以及整改到了什么样的进度。另外,对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比例来看,这个比例与我国当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显然还不太相符,由此可见,多数的公司还是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心理。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四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对一个国家而言,信用是立国之本。对一个企业而言,信用是立业之根。信用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的道德观念,是一个经济主体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古人云:“经营之道在于诚,赢利之道在于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信用”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的关注。根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现实,85.3%的企业经营者强调诚信经营是企业经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并认为经营讲信用有利于企业发展。但在现实经营中,为了眼前利益而大行坑蒙拐骗之道的企业大有人在。2000 年以来,安然事件在美国的经济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财务舞弊的行为最终使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内“南京冠生园”的陈馅事件使具有 70 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以破产告终;瘦肉精事件,三鹿和中国乳品全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现行的肯德基使用过期肉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失信行为频发,这些企业的失信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损害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给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据《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信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其他问题等。其中,国内企业经营者看来最为严重的拖欠货款、贷款、税款问题占比高达 76.2%;违约问题占比 63.2%;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的比例达 42.4%;而其他问题分别为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专利技术侵权以及价格欺诈等。信用问题关乎市场经济的发展,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企业信用更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得到大众认可的关键所在。因此,信用问题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所有企业的深刻思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一定区域内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对区域企业未来信用状态的演化进行预测。 区域企业的信用状态研究是把一个区域内所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这一整体信用状态的情况。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信用状态变化情况,寻找演化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的预测,对区域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信用状态影响着经济领域的信用状况,经济领域又是构成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企业信用对于反映社会信用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本文研究的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就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社会信用状态的演化,因此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企业信用状态的研究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研究关注企业信用状态的概念、内容以及企业信用状态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动态研究关注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企业信用状态的已有研究的视角大多是静态的,而且将单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单个企业信用状态变化的因素,但基本没有将一个区域内所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的静、动态结合研究。因而,本文的研究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监控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明确区域间以及区域内行业间的信用状态差异,还影响着区域的社会信用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探求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情况下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发展,加强诚信管理,提升区域内整体信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影响整个区域信用状态的指标,控制区域信用状态的发展轨迹,有效地改善社会信用状态,使信用状态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创造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信用秩序。
........
第2章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分析
2.1 信用与企业信用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在字典中,“信用”具体有三个含义:1、能够履行跟他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2、不需要提供物质保证,可以按时偿付的信用货款;3、银行借贷或商业上的赊销、赊购。可见,除信用的第一个含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外,信用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从伦理道德层面看:信用主要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 信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是指经济主体以谋求长期的经济利益,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的在约定期限内践约的意志和能力。狭义的信用,则是指资金的借贷。本文研究的信用是广义的信用,广义的信用即诚信。 《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
2.2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
区域企业的界定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企业的性质具有区域特点。这类企业的性质一般与企业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经营范围有关,如沿海地区经营航运、海产品等与水资源有关的企业,企业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区别于内陆地区,企业的经营范围一定无法适合内陆地区,这种企业性质决定了企业具有区域性。本文研究的是第二种区域企业,是以地理为基础,考虑到行政区划、经济区划等因素而划定的地区范围,是指包含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企业。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划分的区域内其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的等因素或经济发展水平均均存在很强的共性,因而以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划分的区域进行区域企业的研究具有意义。区域企业的划分,其目的是探求特定区域内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差异,通过对不同区域指标的比较,能够为企业寻求产生差距的区域原因,丰富单一企业对于企业信用的研究内容,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区域影响因素,调控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区域企业信用状态就是对区域企业信用呈现出的水平进行的描述。区域企业信用水平是指规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是由规定区域内涉及到的所有企业履行各种契约承诺的程度构成。由于本文选取的规定区域是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域划分的区域,因而区域企业信用水平就是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划分的区域范围内,所有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区域企业信用状态就是对整体信用水平的描述。
.............
第 3 章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影响因素 ...... 17
3.1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17
3.2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0
3.3 本章小结 ....... 35
第 4 章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模型与方法 ....... 36
4.1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的内容 .... 36
4.2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方法 ........ 36
4.2.1 演化趋势预测方法分析 .... 36
4.2.2 演化趋势预测方法选择 .... 37
4.3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预测模型构建 ......... 38
4.4 本章小结 ....... 45
第 5 章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趋势预测实例分析 ..... 46
5.1 山东省概况与数据来源 .... 46
5.2 山东省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结果 ..... 48
5.3 山东省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分析与对策 ....... 50
5.4 本章小结 ....... 52
第5章 区域企业信用状态趋势预测实例分析
5.1 山东省概况与数据来源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陆地南北最长约 420 公里,东西最宽 700 余公里,面积 15.71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 19 位,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西周时期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文化讲革新、尚功利,鲁文化尊传统、重伦理,两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山东省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综合经济实力也很强。具有优良基础设施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传统产业有食品、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新兴产业有汽车、机车、船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拥有海尔、海信、青啤、张裕、浪潮、中国重汽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山东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中国第一。2012 年山东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50013.2 亿元,是与广东省、江苏省同时迈进“5 万亿俱乐部”的省份。 山东省的整体商业信用环境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 年山东省 CEI得分为 72.173 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507 分,在全国参评的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在第 18 位。分城市看,省会城市济南和副省会城市青岛市的得分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也大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因此山东省的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有待改善。
..........
结论
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的因素,并根据所得结果选取适当的预测方法,构建区域企业信用状态预测模型。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1)发现了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规律。发现不同地区的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 2010 年以前上升缓慢,2010 年开始波动剧烈。演化分析发现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与其历史水平有关,是在其历史信用状态水平的基础上随时间发生变动。对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的聚类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临近的区域其信用状态的演化规律类似。
(2)分析了影响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的因素及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和相关分析显示经济、文化、政府、企业各项因素指标均与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呈现正向促进关系,且经济、文化因素指标的正向促进效果存在滞后性,滞后期为 2 期。
(3)提出了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模型。根据区域企业信用状态的演化的特点,既基于其历史水平随时间发生变动又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选取多元回归预测和自回归预测两种预测方法,构建了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和自回归预测模型。对山东省及省内各地级市的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说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有效。
(4)论文研究的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趋势预测为企业信用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创新地将区域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仅限于狭义信用的评价、狭义信用的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而是对广义的信用,即诚信的层面上进行研究,研究区域企业信用状态演化的趋势预测,丰富了企业信用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五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经济体的不断扩张与发展,企业所面临经济环境中的竞争越加激烈,为确保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需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性指标,越来越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被视为可以直接表现企业创新潜力的项目活动,决定着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但由于研发投入具有投资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其对企业业绩具有滞后影响作用,如周江燕(2012)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有滞后的影响作用[1]。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机构投资者在欧美国家把握住时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 Shleifer 和 Vishny 等人为首的学派通过研究发现,初始发展阶段,机构投资者会通过出售所持有公司股票的方式来解决对其业绩表现不满的问题;之后,随着机构投资者拥有了更多上市公司股权,他们逐渐形成联盟,由被动投资者转换为积极投资者进而积极介入公司治理,从而完成从“用脚投票”到“用手投票”的过程[2]。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机构自身具备资源渠道和投资决策分析等专业优势,持股后能够更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并且随着其持股比例增加,退出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对公司股权进行长期的持有投资成为了最优的选择。机构投资者的这种选择促使其开始积极投身于优化公司治理决策上,这需要机构投资者通过自身努力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的影响监督,特别是,更关注于所持股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如研发投入决策[3]。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网络也逐渐形成,网络的形成会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中的作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远远不及一些发展成熟并完善的国外资本市场,但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在近几年借助各方面因素的有利影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对公司治理情况的监督,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决策以促进其长期发展。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整体成员构成的复杂性和相互之间关系的错杂性,使得不同个体所拥有的参与并影响公司治理的能力会有所不同,进而表现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
1.2 文献综述
Barnes 在 1954 年首次使用“社会网络”概念后,社会网络分析便开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以简明而具有说服力的特征出现在社会结构研究领域[5]。这种分析方法是综合来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其形成的网络以及不同网络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分析法[6]。相比较常规数据统计,社会网络分析是从关系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个体所面临的社会现象和结构。尽管一直以来被用来作为解释社会学问题的工具,但网络理论方法在企业结构分析领域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性。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属性,是主体凭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积累的现有资源的总和。特定主体通过不断积累的社会资本,构建特定结构的关系网络,并且因为获取资源模式与能力的不同而赋予不同主体以不同的网络位置。社会网络理论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是西方社会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不断发展开始广泛的被运用在各学科领域。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弱连带优势理论和镶嵌理论被提出,分别对信息的传播和社会网中经济活动决策的交互影响进行了分析。Gulati(2000)认为企业网络基本结构是一个独特的资源,因为企业体系结构之间的联系模式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的模式可以作为一种企业优势;并且企业网络结构中存在不同位置[7]。Zaheer,Bell(2005)把公司的内部能力和社会网络相结合研究加拿大证券行业,认为具有优秀网络结构的企业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其内部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8]。Lin,Yang 和 Arya(2009)选取计算机、钢铁、制药、原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数据,考虑公司和环境方面的或有因素,研究资源互补性和社会网络状况对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对于了解企业网络的基本机理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9]。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2.1 研发投入概念
国际会计准则对研发投入的定义是:研究阶段是为了取得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而从事的具有计划性和创造性的调查;开发阶段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设计和生产材料,设备,产品,工艺,系统或服务的过程,而其在时间上会先于商业生产和应用,用于对其进行改进与创造。我国会计准则对除开采天然气、石油和矿产等以外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了界定,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研究与开发活动,但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经常将研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以上两个阶段。对于研发活动的界定,有着两种不同的划分,即广义与狭义。前者指的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包括各类不同类型与阶段的科技研究活动。这些不同的活动通过进行相互影响、相互衔接的循环流程来丰富研发过程。而后者则是以企业在研究或技术开发中的投入为研究对象,它不包括改造生产线、设备和技术更新和购买无形资产的投资。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则参照了研发在狭义层面上的含义,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在本文中是指在研发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使用资产的折旧、直接参与人员的费用、租金及借款费用等可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附注中查找到的研发支出,而其他的如技术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的改造,在报表中会被计入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里,投入到无形资产的支出则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
2.2 机构投资者及其网络概念
机构投资者是一种非个人的团体或组织,发生金融意义上的投资行为。按照一般意义上对其的定义,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进行投资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其所运用的资金主要包括自有资金或者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筹集的资金。而机构投资者类型更是多样,既包括投资中介类机构,如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也包括契约性储蓄类机构,如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等,还包括存款类机构,如商业银行等。由于本文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关系,因此需要选择可以在我国证券股票市场上进行正常股权投资交易行为的机构投资者,如包括有:证券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基金、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社会网络指的是由各网络节点自身以及相互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社会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而在社会网络意义上,在既定目标和规范的约束下,社会行动者会形成小型群体,彼此间协调互动(刘军,2009)[41]。本文定义机构投资者网络为:机构投资者通过至少对一个上市公司投资持股而相互连接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机构投资者之间以及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这个关系网络的基石,机构投资者投资企业以后,因为追求长期收益或是其他原因而参与公司治理,进而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之间因为共同投资而发生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关系网络为基础的机构投资者网络。
.........
第 3 章 研究假设与设计.......20
3.1 研究假设提出.........20
3.1.1 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20
3.1.2 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公司治理........21
3.1.3 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公司治理与企业研发投入......22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3
3.3 变量设计...........24
3.4 模型构建...........28
第 4 章 实证分析...........30
4.1 描述性统计......30
4.2 相关性分析......31
4.3 回归结果及实证分析...........32
4.4 稳健性检验......38
第 5 章 结论...........42
5.1 研究结论...........42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42
第 4 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直观地展示各变量的统计性数据,反映出所选取样本数据特征。样本公司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4.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2012年-2014年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的最小值分别为0、0.037%和 0.015%,最大值分别为 28.342%、35.205%和 29.910%,而其均值则分别为 0.037%、5.550%和 5.009%,说明公司间研发投入强度差异较大,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只有少数公司具有较高研发强度,但是从时间变化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具有增长的趋势。2011 年-2013 年之间样本公司程度中心度最小值分别为为 0.866%、1.794%和1.805%,最大值为 39.351%、39.713%和 39.824%,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化较大,中介中心度具有类似的结论。2012 年-2014 年之间样本公司的公司治理指数最小值分别为-1.001、-1.197 和-1.266,最大值分别为 0.945、1.248 和 1.248,均值分别为 0.028、0.008 和-0.037,逐年变化较大,说明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2012 年-2014 年之间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 0.024、0.401和 0.381,说明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2012 年-2014 年之间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最小值分别为-0.118、-0.093 和-0.147,最大值分别为 0.313、0.252 和 0.287,说明所选取样本中企业盈利状况参次不齐。
...........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对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同时也深入探究了公司治理在两者之间影响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研发投入关系的回归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可以决定其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状况;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三者关系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和公司治理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以上三个回归结果,可以说明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公司治理在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即在网络中占据较好网络位置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更好的参与并改善公司治理而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产生更大的正向影响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重大。然而,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以腐败问题最为严重(黄惠,2014)。根据“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报告①,2011 年,我国腐败的感知指数在全球 178 个国家中排名第 75 位,2013 年我国腐败的感知指数排名第80 位,相比排名位居前 20 位同样是经济大国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显现出的腐败问题更为严重(郑阳飞,2014)。企业高管腐败作为腐败领域内的一个高发区域同样呈现出越演越烈的趋势,2014 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②,据不完全统计,仅 2014 年一年涉及企业家犯罪的案件就达到 657 例,涉案人数更是高达 779 人,犯罪的过程贯穿工程的承揽、物资的采购、人事变动、融资过程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中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贪污受贿等明显的腐败行为超过了 50%。陈信元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到 2005年为止,仅媒体公开报道的发生腐败的高管人数就达到 332 人,累计金额更是达到 310 亿元左右。此外,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从 2003年 7 月到 2007 年 9 月,在立案调查的所有案件中,涉及国有企业的案件高达70000 多件,涉及高管腐败问题的案件更是占比超过 28%(徐细雄等,2013)。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管腐败案件之多、人数之大、金额之重令人瞠目结舌。 与此同时,我国高管腐败的案件不仅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而且还表现出许多新的形式,例如“窝案、串案”。与以往腐败只是单个人的行为相比,这种新形式的腐败影响更深、产生的后果也更为严重。例如中石油的腐败窝案,2013 年 3 月由中石油旗下的运营商昆仑利用的总经理陶玉春因财务原因被立案调查而拉开序幕,随后中石油的副总经理王永春、李华林、中石油副总裁冉新权等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9 月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接受组织调查、四川富商吴兵卷入腐败窝案等等,涉案人数高达 45 人。再如中国移动腐败窝案,仅 2013 年一年就有 14 位高管被带走立案调查,据媒体公开报道腐败金额高达数十亿元,给企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寻找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于高管腐败产生影响的证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高管腐败的行为比较严重,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的建设,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提高监督和制约高管的能力,因此,可能会对企业高管腐败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检验企业内部控制的提高是否对高管腐败的行为产生了影响,是否实现了其保障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合法合规的目标。 其次,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治理路径。自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以来,理论界和相关的监管机构一直都在强调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高管腐败频发,似乎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提高并不相符。本文通过高管腐败,研究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治理路径,希望可以反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作用 最后,寻求防控高管腐败的方法和建议。本文根据相关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从企业内部控制及高管特征的角度出发,对如何防控企业高管腐败提出建议,希望可以有效的降低高管腐败的发生率,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腐败的文献综述
有关腐败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腐败不但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学者们对腐败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腐败的影响因素、腐败的经济后果、腐败的防控等等。从政治因素方面来看,政府的规模、财政分权、公务员的工资以及社会政治的稳定性会对腐败产生影响。Ali and Isse(2003)从政府规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规模与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规模与腐败显著负相关,政府规模更小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减少官员腐败的行为。Fisman and Gatti(2002)从财政分权的角度,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官员腐败产生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会恶化腐败的水平。因为财政分权过度,会滋生出更多的寻租空间,从而加剧了寻租行为的发生。Herzfeld and Weiss(2003)从公务员工资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发现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可以有效的降低腐败的发生率。Hoon(2003)、Shleifer and Vishny (1993)则从社会政治稳定的角度研究了腐败的影响因素,他们认为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之所以会加剧腐败是因为由社会不稳定导致的官员任期的短暂性会使公务员不负责任并且试图参与违法的租金寻求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租金的寻求行为,即使是违法,也能帮助他们(即使是丢了工作)建立大量的财富并且维持社会地位。从法律因素方面来看,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以及执法的力度都会对腐败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Ali and Isse(2003)对司法的效率与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司法效率与腐败之间显著负相关,法律法规的代理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腐败就会下降 18%。
............
二、国内腐败的文献综述
我国国内学者对于腐败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政治领域,研究政府官员的腐败,主要的研究也是多集中于腐败的影响因素和腐败的经济后果方面。腐败的影响因素方面,如周黎安、陶婧(2009)研究了地区政府规模对官员腐败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吴一平(2008)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于腐败产生的影响;万广华等(2012)研究了司法制度和官员薪酬对于腐败行为发生产生的影响。楼国强(2010)研究了地区间的竞争对于官员腐败产生的影响;谢平和陆磊(2003)从企业寻租的角度探讨了腐败的动因;盛宇铭(2000)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刘文革等则(2003)研究了社会道德文化对腐败的影响等等。腐败的经济后果方面,吴一平等(2010)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采用联立方程的方法研究了腐败、市场化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刘勇政、冯海波(2011)从公共支出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腐败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李猛、沈坤荣(2010)则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了官员贪污腐败的程度对于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只针对具体的领域,提出了防控腐败的建议,如黄长义等(2013)、饶映雪等(2012)通过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研究,认为对于土地违法方面的腐败,可以通过加大打击力度进行防控;解冰等(2010)、解冰等(2011)从刑事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加强刑事立法和加大执法的力度可以减少腐败的行为;解冰等(2008)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腐败现象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加大打击的力度、提高项目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强化监督等措施,可以降低腐败的发生率;胡鞍钢、过勇(2001)则直接针对我国转型时期腐败行为的产生,提出了综合的治理措施。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第一节 理论基础...... 21
第二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23
第四章 研究设计...... 29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29
第二节 变量的定义......... 30
第三节 模型设计...... 32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34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34
第二节 单变量分析......... 38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40
第四节 回归分析...... 41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49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败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影响效果会随着企业高管特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章主要是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验证前文的假设,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相关性分析、逻辑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五个部分。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从表 5-1 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的均值为 30.451,中位数为31.075,这两者相差不大,最大值为 53.870,最小值为 0,这说明,目前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存在差异。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中,控制环境的最大值为21,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4.319;风险评估的最大值为 9.880,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2.598;控制活动的最大值为 13.640,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2.810;信息与沟通的最大值为 8,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1.216;内部监督的最大值为15.380,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4.441;这五项要素的波动幅度均比较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建设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既有要素的设计和执行力度均比较好的公司,也有要素的设计或执行力度比较差的公司。 高管特征方面,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龄为 49.037 岁,最小值为 34.455 岁,最大值为 60.053 岁,这说明在不同的上市公司中,高管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性别方面,男性高管占到了 85%以上,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男性高管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女性高管比重偏低;从教育背景看,上市公司高管受教育水平的均值为 3.340,这表明上市公司高管学历基本都在本科以上,高管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从任期观察,高管任职的平均时间为 2.838 年,这与目前上市公司高管换届的年数有关。
............
结论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繁曝出发生高管贪污、高管受贿、高管被立案调查等腐败丑闻,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与往年相比都大幅上涨。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基本目标是保障企业在经营的过程合法合规,然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对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行为进行防控,确保企业经营过程合法合规这一内部控制基本目标的实现,鲜少有相关的证据支持。本文主要以 2009-2013 年公司年报和媒体公开报道的发生高管腐败案件的 119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收集与其进行配对的样本 221 家,总共 340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对企业高管腐败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高管特征在内部控制与高管腐败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与企业高管腐败之间显著负相关,即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越高,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各要素而言,企业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的建设情况都会对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风险评估的过程影响不明显。具体而言,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越有效、控制活动越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越发达以及内部监督系统越完善,就越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将企业按其最终控制人的性质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都与高管腐败显著负相关,但是非国有企业的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国有企业,z 值的绝对值也要高于国有企业,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于高管腐败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第四,在文章的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以奢靡的在职消费作为高管隐性腐败的替代变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高管隐性腐败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与企业高管隐性腐败显著负相关,即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对企业高管的显性腐败进行防控,还能够有效的抑制高管的隐性腐败。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七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宏观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特征因素中公司管理层做出的投融资决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资本结构。与此同时,作为理性经济人,公司管理层具有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力,这种行为很可能与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悖,即存在“两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成本问题,管理层往往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公司的价值,所以只有将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股东及公司整体利益保持一致,才能减少代理成本,缓解这种矛盾。从近年来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管理层激励机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现代公司理论研究中核心问题之一的管理层激励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提供了帮助。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历史、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尽管对于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日趋成熟,但客观上来说其与资本市场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自 1998 年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及持股比例等有关信息开始,对公司内部管理层的监督、约束、激励,尤其是对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薪酬激励机制,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作用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分为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两种,近些年来,为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政府也陆续出台多项措施重新限制和规范企业高级管理层的薪酬。2005 年 12 月 31 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并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操作规范。2006 年 1 月 27 日和 2006 年 9 月 30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和财政部相继颁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对国有上市公司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做出了进一步地规定,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改变了单纯的以短期货币性薪酬为主的管理层薪酬激励。2009 年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期能够达到预期的规范效果,给予管理层合适的薪酬激励。2014 年 8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并于 2015 年年初开始实施,方案规定央企负责人薪酬将由过往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调整为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股东会利用管理层激励减少代理成本,进而影响管理层所作的各种财务决策,因此作为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资本结构选择势必会受到管理层激励的影响。求证管理层激励是否能在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中产生影响,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为了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拟根据如下思路逐步展开。 第一,本文就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分别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做详尽地回顾和评述,提炼出对本文研究有益的理论基础,以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此问题做出进一步地理论研究。第二,对能够影响资本结构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从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备契约理论和激励理论这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更深入地分析管理层激励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假设。第三,构建管理层激励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模型,提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激励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文献回顾
DeFusco,Zorn&Johnson(1991)的研究发现,近几十年,除了工资和现金奖金,股票期权激励(ESOs)已被公司广泛使用。Haugen&Senbet(1981)研究表明,发放股票期权激励成为向管理层提供足够激励的一个有效方式,因为它能够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并能缓和委托代理问题。 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否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部分学者如Bebchuk(2003)认为薪酬结构的不合理会引导管理者冒更大的风险,并且集中在短期业绩上而非长期股东价值方面,因此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不能解决所有的代理问题。但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对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李增泉(2000)将管理层所有权的程度分为高、低两类,并研究其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自利动机去调整资产负债率,这种行为与管理层的所有权程度有关。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可以缓解公司的高资产负债率,但是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管理层调整资本结构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欲望也随之增加。Jensen(1976)和Berger&Yermack(1997)等就认为管理者的股权投资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不过这种关系的方向不明确。一方面,杠杆能够提高股票价格,增加了管理者持股的价值,管理层愿意采取负债融资。管理层持股比率越高,他们根据自身利益调整负债比的能力(较少限制)和动机(较高的单一风险)越强,因而管理者会选择增大负债比率,以提高所持股票的价值,从而获得自身利益。另一方面,管理层股权激励既会产生“利益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又会产生管理防御效应(Managerial Entrenchment Effect)。黄国良等(2010)认为管理层防御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在公司治理机制下如何选择有利于自身职位稳固的融资决策行为,因此经理人的管理防御行为会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行为选择产生偏离。由于管理层防御的存在,如果在企业中持股足够高,管理者无法高度分散投资组合,增加杠杆会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成本,管理层就会更倾向于权益融资。Jung,Kim&Stulz(1996)就发现,由于管理防御行为的普遍存在,公司管理层即使认为负债融资是更好地选择,他们依然会首先进行权益融资。
......
2.2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文献回顾
Bebchuk(2002)以及 Bebchuk&Fried(2003)发现,由于公司管理层掌握公司的控制权,管理层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影响自身薪酬制定,并根据所获薪酬情况来调整企业财务杠杆,使得公司薪酬制度设计更有利于管理层自身价值最大化。这表明管理层薪酬有部分是管理层控制权的货币表现,管理层薪酬不但不能解决代理问题,其自身反而会成为代理成本的一部分。Aghion&Bolton(1989)则从债务融资角度出发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发现由于企业管理层更关注个人收益,而股东更加关注未来现金流,因此管理者会根据自己的薪酬体系设计最优的资本结构。彭璧玉(2006)发现,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薪酬较少,他们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投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会造成企业价值的减少,但可以给管理层带来更多的隐性收入或者是声誉和名望。Berger,Ofek&Yermack(1997)在研究 CEO 薪酬与公司债务水平时发现,管理者会避免债务,这说明公司的财务决策会受到管理层股权的影响,自利的管理层会选择低于最佳债务水平的资本结构。Harvey&Shrieves(2001)发现外部董事和大股东有助于经理薪酬的使用,经理薪酬与财务杠杆的使用负相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外学者在对管理层薪酬结构研究中,提出在职消费对管理层也有激励作用,因此视线逐渐转向在职消费。Grossman&Hart(1988)在研究管理层薪酬结构过程中,通过私有收益概念阐释了管理层货币性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内容。他们将管理层私有收益定义为公司管理层所占有的、不为其他人所分享的个人收益并认为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因控制权持有者所占有的全部价值因素,其中不仅包含大股东私有收益,还包括管理层私有收益。对于后者而言,由于管理层掌握部分剩余控制权,其所获取的价值形式主要包括超额货币性薪酬与过度在职消费。按照其理论的研究框架,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了剩余控制权问题,即合同未能具体规定管理层决策细节,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有动机对资产的支配追求私有收益。而 Shleifer&Vishny(1997)将控制权私有收益分为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两类,引申到管理层控制权私有收益,货币性收益通常是指管理层通过剥夺的方式转让资产,非货币性收益则指公司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过度在职消费、个人偏好等闲暇享受。
.....
3 管理层激励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概述 ......... 13
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
3.2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14
3.2.1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 ..... 14
3.2.2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行业因素 ..... 17
3.2.3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 .... 18
3.3 管理层激励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基础 ...... 20
3.3.1 委托代理理论 ..... 20
3.3.2 不完备契约理论 ........ 22
3.3.3 激励理论 ...... 23
4 管理层激励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24
4.1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24
4.2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26
5 管理层激励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29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9
5.2 变量设定 ......... 29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33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3
5.3.2 多元回归结果 ..... 35
5.4 稳健性测试 ...... 42
5 管理层激励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 2006 年至 2013 年在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交易的 A 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并剔除以下企业:(1)行业分类中属于金融类的上市公司;(2)研究期间年报中相关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例如年报中未披露高管薪酬的上市公司;(3)研究期间内属于 ST 或 PT 的上市公司(4)研究期间被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过有关否定或者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5)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6)管理层人数小于 3 的上市公司。按照上述规则进行数据筛选后,得到研究样本 2433个。由于样本充分大,删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后对整体结论没有影响,故本文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直接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实证分析所需各项财务指标来自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 CSMAR(China Stock Market&Accounting Research Database)数据库,本文采用 STATE12.0 作为分析软件。
............
结论
本文独创性地将管理层激励分为长期的股权激励和短期的薪酬激励两个方面,同时考察它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结果大都赞同管理层激励能够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但对这种影响的方向存在不一致的结论。不同于以往学者研究的是,本文的经验数据独创性地证明了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型的。已有大量文献认为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存在倒 U 型的“区间效应”(吴淑琨,2002),本文的实证结论发现管理层持股与资本结构之间也存在相似的“区间效应”,即当管理层股权激励很低甚至几乎不存在时,随着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强,资本结构由稳健逐步转向保守,资产负债率提高。但是当股权激励达到一定程度时,管理层拥有足够的控制权,产生管理层防御效应,管理层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根据自身利益调整负债比,为了维护自身职位稳定,降低不可分散的雇佣风险,管理层会倾向于通过减少负债来降低企业破产风险。
第二,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研究相似,现有的关于管理层薪酬激励与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大都明确两者之间相关,但是方向各持己见。本文认为管理层受显性薪酬激励影响,与企业具有“利益趋同效应”,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会随着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为了更大范围地追求个人利益和股东利益,企业杠杆会随着管理层薪酬激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本文通过对 2007—2013年的 A 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了这一观点,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程度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第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①,本文以近些年来的 A 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表明,经过近十年来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市场影响,我国企业无论是股票激励还是薪酬激励,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薪酬激励已经逐步由激励因素过渡为保健因素,而股票激励的权重在逐步上升,甚至其激励效应已远远超过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已成为管理层激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八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金分红是与财务政策息息相关的一种股利政策,由最初的 MM 理论到客户理论、代理成本论、一鸟在手论,再到税差理论和信号传递论,直至自由现金流理论等诸多流派的理论与观点,国内外对股利政策这个“谜”的探究从未停止。自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股利政策就成为了国内众多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股利政策是企业在分配利润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一种抉择,它关系到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涉及到企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因而股利政策是分析上市企业内在投资价值、培养良好证券市场文化和完善资本市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私有信息将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因此,为了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理性的经济人应当主动发送信号。反映到证券市场上,就表现为理性的企业将通过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一般来说,为了凸显自身的企业质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高质量的企业将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分红比例[1]。同时,稳定而连续的股利分配政策将使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抱有信心。总之,上市企业希望通过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但自国内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上市企业主动回报股东意识较为淡薄,重融资轻分配的现象就一直为市场各界所诟病,很少有企业能够主动发放现金股利,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长期充当“铁公鸡”的反面角色,频繁进行自我消费却不分红或者仅仅象征性分红的情况在证券市场中屡见不鲜。 近年来,由于市场各界人士对分红问题的愈发关切,证监会采取多种组合措施,希望促使上市企业重视对股东的回报,历任证监会主席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上市企业现金分红,使得上市企业现金分红的分红意愿、稳定性、股息率等都有较大进步,整体来看,国内企业在分红公司占比指标上与国外市场相比差距并不大,但国内拥有高股息率的企业较少,股息率指标与国外市场水平有很大差距,并且依然存在着热衷于送股但忽视现金分红的情况。因此,通过统计分析国内 A 股证券市场 2001—2011① 年期间上市企业的现金分红,将对正确地认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分红的最新情况有很大帮助,通过总结现金分红的特征变化,并分析现金分红新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最终从完善市场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上市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金分红是让投资者取得投资回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收益的主要方式,同时对于培育证券市场的长期投资理念、加强证券市场活力以及吸引力起着重要作用。 自 2001 年 3 月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直至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下决心进行“强制分红”,证监会坚持不懈地要求上市企业重视回报股东,主动进行现金股利地发放。国内上市企业也积极响应证监会的各项政策,分红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分红企业占比、分红金额上有很大改善,现金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及分红意愿等也有很大进步。与此同时,股息率低、股利分配存在集中化等诸多新特征也逐渐浮现。因此,本文旨在分析 2001—2011 年十一年期间所有 A 股上市企业的现金分红情况,主要希望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总结并对比国内外现金分红监管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给出政策性建议。 第二,对十一年间的现金分红企业占比、现金分红数额总额、股息率、派息率、行业现金分红数额及占比等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多方面地呈现出国内上市企业现金分红情况的显著变化。 第三,以证监会颁布的现金分红政策为脉络,对国内上市企业现金分红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上市企业现金分红出现的新特征及其反映的问题,给出进一步改善国内上市企业现金分红状况的政策和建议。
..........
2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现金分红政策影响因素已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究,试图解释股利政策这个谜。在这些研究当中,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论述较多,且大多集中于公司治理,企业利益最大化,代理成本和自由现金流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尤其是政府监管政策因素出发的论述较少,有关证券市场监管的研究,国外的文献大多分散在金融监管和其他一般监管研究之中,西方管制经济学一般以普通产业领域中的公共管制为研究对象,很少专门针对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管制进行阐述。之前的与证券监管相关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对某一时期具体的证券监管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他的则大都是以法学角度去探讨各项证券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及其效用。这主要是由于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管制在证券领域被看成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所导致的。以下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 首次在现金分红制度中应用到代理成本理论的学者是Frank H. Easterbrook,他认为上市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时,自身的资金需求就需要借助于外部筹资这一要接受资本市场的严厉审查和多方面监督的方式,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代理成本。Michael C. Jensen将其发展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他认为过多的现金资源掌握在管理者手中是极其危险的,管理者手中的自由现金流应该得到监管层的遏制,从而防止管理者滥用现金资源,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现金分红。从这个角度来看,强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可以使得管理人的代理成本降低,进而增加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1]。Shleifer&Vishny(1997)认为,确保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是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作为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重要方式的现金股利,与公司治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有效的市场约束、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以及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组建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系统,强有力的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当上市企业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内部人将有可能用企业利润来攫取私利,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可以迫使企业支付股利从而杜绝这种情况[2]。然而,在许多发展中的新兴市场上,公司治理并不具备高效率(Shleifer&Vishny,1997),难以有效的促使上市企业主动向投资者发放股利。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一些国家就需要诉诸于强制性股利政策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2.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的证券市场由于起步较晚,在国内学者开始探究讨论股利政策理论时, 比较成熟的股利政策理论在国外已经形成,且国内学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企业利润最大化及中国市场的特殊市场制度与经济背景上,而从上研究分红治理的学者较少,关于监管政策对上市企业分红影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何涛和陈晓(2002)通过对1997-1999年三年年报公布期间现金股利分配预案的市场反应的研究,发现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与企业市场价值并没有直接关系,进而对监管层颁布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6]。肖星和陈晓(2002)对同时有配股和分红行为的上市企业进行了研究,提出由于存在着股权分割、一股独大等现实问题,大股东很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主动进行现金分红,这使得半强制分红政策无法起到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作用[7]。杨熠和沈艺峰(2004) 认为证监会实施的半强制分红规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他们是通过考察1994-2001年的962次现金股利公告发现在国内现金股利对约束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监督治理作用,进而提出这一结论的[8]。李常青(2010)首次考察了市场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反应,他是以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企业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研究显示半强制分红政策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有再融资需求或潜在的再融资需求的高成长型企业,且投资者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由一开始的强烈预期逐渐向失望转化[9]。
......
3. 国外证券市场分红监管历程 ..... 9
3.1 美国证券市场分红监管历程 ........... 9
3.2 韩国证券市场分红监管历程 ......... 10
3.3 国外证券市场分红监管政策的总结与启示 ......... 11
4 国内证券市场监管历程 .... 13
4.1 国内证券市场监管历程 ......... 13
4.2 国内分红监管政策的特征分析 ..... 15
5 不同监管阶段下的现金分红状况 .... 17
5.1 不同监管阶段下的现金分红整体情况 ......... 17
5.2 不同监管阶段下的现金分红行业分布 ......... 20
5.3 不同监管阶段下现金分红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22
5.4 现行分红监管政策下遗留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25
6 对现行分红监管制度改革发展的建议
经过证监会和市场各界人士的努力,国内现金分红监管政策从无到有,从量的约束到质的关注,从一概而论到逐渐细化,国内 A 股市场的现金分红情况在十余年的不懈坚持终于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从上市企业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的积极性来看,还是对现金分红数额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都可以看出现金分红政策的显著效果,由此带动了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氛围,使得国内 A 股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建立成熟稳定证券市场的重任才跨出了它的第一步,面对当前改革创新阶段证券市场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国内现金分红监管制度仍需要从细化实施步骤,提高可操作性,加强贯彻力度等角度不断完善[50]。为了帮助市场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现金分红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现金分红水平。本文建议未来的现金分红监管制度考虑向以下几个方面演进发展:
6.1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制度的改进建议
上市企业往往以自由现金流不足或者未来资金需求不明确为理由来拒绝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通过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估计自由现金流的充裕程度,而未来的资金需求则需要通过对上市企业提供的财务计划书进行分析并对后期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51]。再结合各行业成长性不尽相同,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完善的市场特点,现金分红监管政策的发展与深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由证监会成立独立的评审机构,评审机构依据竞争度的大小,自由现金流水平,投资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的大小,市场拓展的机会大小等数据建立成长性的评价指标,将上市公司按行业进行划分,以高成长行业或成熟行业等标签对行业进行区分.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制定不同的派现标准,如高成长行业对资金的需求一般较大,可适当放宽相关政策?具体而言,可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进行评级,如处在萌芽期的行业对于资金需求量较大时,可以选择不分配或较少分配,而当行业处于成长期,行业内投资机会较多时,就应该给予低分配的权利,当行业经过一定时间的高速发展进入成熟期时,就应当适当提高分配比例,进入衰退期时则将可分配利润大比例分配甚至全分配或进行股票回购[37].
........
结论
经过证监会和市场各界人士的努力,国内现金分红监管政策从无到有,从量的约束到质的关注,从一概而论到逐渐细化,国内 A 股市场的现金分红情况在十余年的不懈坚持终于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从上市企业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的积极性来看,还是对现金分红数额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都可以看出现金分红政策的显著效果,由此带动了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氛围,使得国内 A 股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建立成熟稳定证券市场的重任才跨出了它的第一步,面对当前改革创新阶段证券市场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国内现金分红监管制度仍需要从细化实施步骤,提高可操作性,加强贯彻力度等角度不断完善[50]。为了帮助市场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现金分红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现金分红水平。本文建议未来的现金分红监管制度考虑向以下几个方面演进发展: 由证监会成立独立的评审机构,评审机构依据竞争度的大小,自由现金流水平,投资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的大小,市场拓展的机会大小等数据建立成长性的评价指标,将上市公司按行业进行划分,以高成长行业或成熟行业等标签对行业进行区分,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制定不同的派现标准,如高成长行业对资金的需求一般较大,可适当放宽相关政策?具体而言,可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进行评级,如处在萌芽期的行业对于资金需求量较大时,可以选择不分配或较少分配,而当行业处于成长期,行业内投资机会较多时,就应该给予低分配的权利,当行业经过一定时间的高速发展进入成熟期时,就应当适当提高分配比例,进入衰退期时则将可分配利润大比例分配甚至全分配或进行股票回购[37].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审计作为现在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的业务,在中国是一个久远的职业,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西周时就已经有审计的职位,从审计方向的分类来看,以前的审计主要是政府审计,而社会审计(事务所审计)和内部审计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从审计发展方面来看,在计算机用于与审计行业之前,审计人员能做的,只有通过对纸质账簿的检查,在社会审计方面和政府审计方面分别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国家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与合法性。而在 2002 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审计署开始启动“金审工程”项目一期的建设实施,在 2004 年,随着各地的金审一期项目的逐渐完成,这表明我国审计界已经向审计信息化做出的一项大胆的尝试。金审一期的建设重点在于:局域网、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安全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内容。从 2008年开始,金审二期项目启动,金审二期的建设重点是建立各地联网审计系统,2012年 7 月 30 日,金审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大会在审计署举行。这表明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在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 审计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审计主体可以更大范围进行审计活动。随着审计对象的承载介质的变化,为了准确计量和全面反映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增加对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的控制,解决审计资源的配置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完善中,逐渐确立了以风险评估为中心,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价和计量,来确定审计方式、重点和范围。2004 年 12 月 15 日,归属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管理的“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240 号》开始生效了,该准则提出了新审计风险模型,2006 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和在 2013 年重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也包括了这种方法,这意味着我国审计界已经认同了这种新审计风险模型。在这一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认为选择一种全新的审计风险研究思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手段,探讨审计风险的相关问题,努力让审计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是如今我们研究审计风险的又一个可以提高我们审计专业知识的课题。我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计量和控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解决传统审计风险研究难以解决的对审计风险进行数量化描述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层次,实施对应风险控制措施,也就可以提高我们的审计工作质量。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
数据挖掘是一门是融合和各门学科的精华而建立起来的综合学科和应用技术。首它最早出现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因为数据挖掘首先起步的研究领域是在数据库方面,所以人们刚开始把数据挖掘称为数据库里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简称 KDD),就是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或模式。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研究领域的极大扩展,人们对它的称呼变成了数据挖掘(Data Miner,简称 DM) 首先对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贡献最大的是国外研究人员。1967 年,J.B Mac Queen 提出的 K-Means 算法运用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聚类分析中。1993 年R.Agrawal 最先提出关联规则的概念,并和其他人共同提出的 Apriori 经典算法是最早的关于关联规则的算法,也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里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1]。由于首先运用提出的一些分类和关联算法挖掘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其他学者相继提出了决策树算法 ID3 和决策树算法的改进版 C4.5 算法。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也加入到数据挖掘技术来,比如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理论。 国内同样也针对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偏重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米天胜于2003 年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中,并构建了该种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2]。肖可砾、熊辉于 2010 年探讨了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金融欺诈行为中,但只给出了概略的描述,未深入探讨实施过程[3]。吴泽曦于 2015 年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运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当中,提出来车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开辟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新领域[4]。
..........
第 2 章 数据挖掘与联网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2.1 数据挖掘的概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存储技术的应用,这就导致人们对海量的数据有着亟待分析的渴望。另外不同学科理论的之间交叉研究和学科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利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中的不同技术分析探索数据,这种多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实践的思想,逐渐促使来自各学科或各领域的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并运用同一种技术—数据挖掘。 首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在 1995 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数据挖掘这个词语从此就迅速的传播出去了。人们则把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当做亟待开发的矿石一样,数据挖掘技术则被形象的比喻成是从数据矿中开挖知识的过程。 接着便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机构都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放在了数据挖掘理论和应用研究这方面上,继而大量的商业应用成功案例、学术论文以及著作就出现了。而且这些大量成果涉及的领域各有不同而且侧重点也极为广泛。有的在计算机数据仓库和数据库视角下研究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数据管理理论和技术,有的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角度重点讨论各种算法改进策略,有的则是从应用角度探讨如何实施数据挖掘以及解决诸如客户关系管理、购物篮分析、信用卡评分、产品制造、Web 点击流分析等众多现实问题,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
..........
2.2 联网审计的概述
联网审计在我国研究的起步不是很早,国内的学者对其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这种解释:“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26]这里的审计机关可以是担任外部审计主力军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政府的审计部门,另外还可以是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如果是组织的内部审计部门呢,也就使具体到内部审计方面来说,由企业的内部审计师对企业的内部的信息系统或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或经营活动方案,进行大范围的检查监测,并对之进行评价和最后向企业高级管理层进行报告的过程。 联网审计是由于网络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在国外有些人将联网审计称作连续审计,或在线审计。这点我不甚赞同,因为连续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一个更加连续或持续的基础上所使用的执行审计相关活动的所有方法。它是从连续控制评估到连续风险评估—关于控制风险连续的所有工作—的所有活动的连续集合。”联网审计可以做到持续的执行审计活动,但并不是所有处在的连续审计活动中的单位都是经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介互联的。并不能做到实时审计,所以充其量连续审计有着与联网审计相似的某些特点。
........
第 3 章 联网审计的风险控制 ........... 16
3.1 联网审计的技术模式 .......... 16
3.2 联网审计的风险特征 .......... 18
3.3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在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 19
第 4 章 某银行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21
4.1 联网审计系统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 21
4.1.1 联网审计系统建设的目标 ....... 21
4.1.2 联网审计系统建设的思路 ....... 21
4.2 基于 SAS Enterprise Miner 平台的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系统的应用 .... 24
4.2.1 数据挖掘案例实施的步骤和情况 .......... 24
4.2.2 数据挖掘案例实施的结果和分析 .......... 28
4.3 本章小结 ...... 35
第 5 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36
5.1 结论 ...... 36
5.2 不足 ...... 36
5.2.1 数据挖掘层面上的不足 ........... 36
5.2.2 其他层面上的不足 ........... 37
5.3 展望 ...... 38
第 4 章 某银行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随着管理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客观现实,大型商业银行应该推进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应结合现在阶段内部审计部门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将来不久审计领域发展的趋势,按照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效益等原则,由总部银行统筹规划,统一领导,防止未来资源的浪费,提高建设和运行的效率,在进行比较充分的审计软件调研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一款较为广泛使用的审计软件为模本,结合自己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关要求,共同建设布局相对合理、容易操作且技术比较先进的联网审计信息系统。 联网审计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主要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法律上是可行性、操作上是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我国的金审工程二期建设已经结束,而各地区也纷纷建立了联网审计系统。从政府审计角度讲,政府在联网审计这一方面给企业做出了表率。但鲜有企业建立自己的联网审计系统。这说明联网审计系统大多数还是处在政府主导的地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实现联网审计的技术有很多,所以技术上可行性不是一个问题。
.........
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从提出到现在的二三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寻找利用它的最佳方式。然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审计的风险控制方面,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都没有多少的成果可以去借鉴和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大胆的尝试构建了银行的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系统的数据挖掘模块来对银行的信用卡营销数据进行审计数据质量方面的数据挖掘。这种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营销数据的审计,我们发现数据挖掘在审计信息判别中扮演着重要辅助作用的角色。在当前信息技术、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信息产业等高速发展变化的情况下,数据挖掘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变化着的信息进行高效地筛选、分析和判别。本研究正式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进行下去的。这种数据挖掘技术与审计结合的尝试也必定促进我们审计理论与实务朝着更为科学、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鼓励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地位逐渐变高。在上世纪 90 年代国务院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鼓励下,第一批基金投资机构出现并开始逐渐发展。步入 21 世纪以来,政府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2004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鼓励合规资金入市,并支持发展机构投资者。中国证监会也在不断鼓励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管理,2006 年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上市企业治理准则》,准则中强调了机构投资者应在企业董事选任、管理层的监督、重大事项判断和决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论坛这类活动中,证监会表示希望更多机构投资者能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法治环境越来越完善,经济腾飞,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视,这些都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 年 8 月初,在瑞康医药 12 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中,投资机构汇添富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名单之中,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据统计,当天网络媒体报道就达到了 92 条,新浪基金频道当日午间把这条新闻放在了基金板块的首页。作为我国首个基金投资机构拟进驻被投资公司董事的案例,这代表着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与监督的意向和热情越来越高。可以预见,作为重要的投资主体,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且好的发展会继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下,政策的鼓励下,机构投资者的责任也凸显了出来。 社会各界一直呼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得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治理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机构投资者会出于某种目的来选择投资对象,所以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后表现出的治理情况是由于机构投资者事前的选择还是事后对治理的监督作用?早期的研究对这个问题确实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是后期的研究结论逐渐趋于一致,即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起到了作用。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其监督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以 Bushee(1998)为代表,后来国外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更加细化,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 2012-2014 年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广义的机构投资者视角,特别是引入了一般法人机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全面考察各类机构投资者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然后按一般法人持股比例的高低对样本公司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不同组别中金融机构投资者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盈余管理的定义、手段和权衡;机构投资者的界定、分类和持股作用;机构持股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包括假设提出,变量的定义和选取,模型的构建。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建议,包括研究成果总结和政策建议的提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过去这么多年,对此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能够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Schipper③(1989)首次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作出了界定,他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并将盈余管理定义为 “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获得个人私利,通过自身的权利对外部的财务报告过程的干涉和控制,显然这种行为不仅仅为了保持财务报告处理过程的中立性”。这个概念强调了盈余管理是出于管理当局的个人利益,通过利用公认会计原则和将某些既定的方法的加以利用来控制盈余管理。Healy 和 Wahlen(1999)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引入构造交易以改变财务报告。这些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管理层通过利用会计准则的空隙或者直接构造真实经营活动来满足少部分人利益,Healy 等人对盈余管理的界定加入了真实活动操控的因素,更为全面。 另外一些学者从非消极的方面讨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创始人 Watts 和 Zimmerman(1990)对盈余管理持有中立的看法,既没有指明盈余管理是否是一种欺诈行为,也没有指明盈余管理是否合法。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通过自己的实务经验对会计数据做出策略性的调整。美国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代表着国际上两种最权威的会计准则,尽管准则附带了大量的指南和解释,但是由于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准则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面,所以国际上的会计准则都给会计人员留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很多时候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盈余管理可以成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工具。著名会计学者 Scott④(2000)从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遵守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定义。Scott 认为所谓盈余管理就是在法律和准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或变更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根据 Scott 的观点,盈余管理本身是合法合规的而且具有经济后果。
...........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
尽管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对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各不相同,并没有权威的界定。尤其是我国和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界定有着不小的差别,这也给研究带来了不小困难。 相比较国内,国外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比较狭义。国外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词典》12中把机构投资者定义为西方国家为了管理投资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养老基金和人寿保险基金而设立的专业化金融机构。《Black 法律词典》中的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是规模巨大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同时也包括利用他人的财产进行投资的机构。《韦氏新世界投资与证券词典》对机构投资者的定义则较为广泛:是指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投资成本,为了投资者的利益进行大宗交易的公司或机构,此类机构成交量高手续费低,包含投资共同基金、投资银行、私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基金组织和慈善机构等。Prowse(1990)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不仅包含基金和证券类投资公司,还包括了社会慈善机构甚至教堂组织等。国内学者中,有代表性的是王志强(2002)和万俊毅13(2006)提出的定义:机构投资者是指进行金融意义上的投资行为的非个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团体或机构,这个定义包括了利用自有资金或者筹集资金进行投资的非个人化机构。它们或是积极于管理证券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从而使得财富增值,或是积极参与于所投公司的管理。按照万俊毅(2006)的定义,机构投资者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证券投资基金、QFII、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一般法人等机构投资者。汪忠(2005)认为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 17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17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20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25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25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26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8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 31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33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37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37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38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 ........... 40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表 4-1 呈现了 2012-2014 年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样本量比较大,为了减小离群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了 1%的双边缩尾处理。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衡量真实活动盈余管水平的四个指标的均值和中位数基本上都大于 0,说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相对于异常现金流,异常的酌量性费用和异常的生产成本更为严重。 从 2012-2014 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机构持股占股本的总数达到了 34.7%,其中基金,QFII,社保基金占所有机构持股比例的 5.34%,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和财务公司持股比例为 1.23%,而一般法人机构持股比例占到了 28.12%。数据说明了一般法人持股占机构持股总数的 81.37%,是机构投资者的主力军。但是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能力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治理进行监督。在一些公司中,金融机构投资者占比重非常大,说明了金融机构投资者占到了绝大部分。从标准差来与均值的比较结果来看,各样本公司一般法人机构持股比例差异相对较小,而其他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相差较大。 另外,应计项目的操控水平的均值为 0.0027,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正向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较为普遍。资产负债率的平均为 0.43,说明我国企业举债情况总体不是很严重。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为 4.3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绩效不是很理想。
.........
结论
本文使用 Roychowdhury(2006)提出的模型从三个方面计量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其与机构持股比例的关系。本文使用的是广义的机构投资者的概念,研究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投资者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和一般法人投资者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监督管理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进一步分类后,各个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经营活动的影响各不相同。第四章的回归结果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不同。表 5-1 归纳了一般法人机构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于异常的现金流的表现与其他真实活动操控表现不相同,本文通过表 5-2 归纳了不同情况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异常现金流的影响。由于异常的费用和异常的生产成本与持股比例的关系表现一致,以表 5-3 对其进行归纳。本文说明通过分组放大了不同类型金融投资机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从对真实活动的治理效果来看,独立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作用最大,一般法人持股的作用次之,非独立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作用最小。已有的关于机构投资者和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计盈余管理和金融机构投资者,本文的研究结论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同样对真实盈余管理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一般法人也能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起到某种程度的监督作用。一般法人持股比例程度不同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投资者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会出现变化。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