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55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世纪,竞争存在于商业组织之间,大学之间,大学与商业组织之间,政府之间,还有政府和商业组织之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速,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使得企业经营环境达到空前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节奏越来越快,形式越来越复杂。这也就是现今企业必须面对的动态竞争环境。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或者说在动态竞争的条件下,运用企业战略管理方法,保证企业获得的收益率长期、稳定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是全世界的企业家们,在战略制定和选择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考虑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这个问题就更是备受关注。目前,纵向整合成了许多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纵向整合是指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一条产业链上,企业通过资产的运作来获得其上游或下游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企业的纵向整合是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有效地控制企业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周勤,吴丽华,杨家兵,2007)。然而,在动态竞争下,尽管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取得了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改变,企业取得的竞争优势无法长期维持。面对着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变化,企业应当采取的什么样的竞争策略来应对?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已有的文献探讨的是如何在动态竞争下通过纵向整合取得竞争优势,但是没有进一步地考虑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策略,纵向整合企业应如何通过整合优势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应对。因此,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更加深入地揭示动态竞争的竞争情况,以及为纵向整合企业进一步的竞争策略提供理论的指导。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动态竞争下,纵向整合企业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时需要采取哪些竞争策略?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理论探索和案例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文献的阅读,深入研究、消化和吸收以往学者在企业纵向整合及动态竞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竞争下纵向整合企业的战略研究框架,然后对纵向整合企业的动态竞争策略进行分析。最后以百丽集团为例子,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炼出百丽集团案例的启示,以及对百丽集团竞争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论文结构如下:第 1 章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 2 章文献综述。主要对动态竞争下纵向整合战略进行文献回顾。首先,对动态竞争和静态竞争进行研究,探讨二者的差异。然后,对纵向整合战略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探讨纵向整合战略的内涵、动因、实现方式。最后讨论,竞争策略的内涵、要素和转变。第 3 章动态竞争下的纵向整合战略研究。重点分析在动态竞争下企业通过纵向整合获得的快速互动和多点竞争优势。第 4 章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选择分析。引用在位企业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行为对纵向整合在位企业的竞争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并探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获得的竞争优势如何有助于竞争策略的实施。第 5 章动态竞争下百丽纵向整合战略。首先,分析百丽集团在动态竞争下实施纵向整合的动因,纵向整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然后,分析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下和面临竞争对手的竞争,百丽集团竞争优势受到了威胁,百丽集团选择快速互动与多点竞争相结合的竞争策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从中启示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动态竞争相关研究
人类的竞争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其存在的时间甚至比人类经济行为还要久远。而解释经济主体的竞争行为及其规律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因此不同时代的学者们不断的推进竞争理论对竞争实践解释的力度。在解释企业竞争现象方面,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静态竞争理论。古诺(1838)提出了寡头竞争均衡模型,该模型使用是最早的静态竞争理论模型下。古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市场上只有两个竞争对手,并且两个竞争对手只是在一个共同的市场进行竞争,彼此之间的竞争方式是通过价格。静态理论的特点是企业可以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并长期保持下去,在制定竞争战略的时候很少考虑和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学者们对古诺模型的前提假设进行拓宽,Edwards(1955)对企业的竞争市场进行拓宽,建立了多点竞争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在多个区域市场之间进行竞争,彼此之间采取“相互忍让”的态度。另外一些学者在时间维度上对假设进行放开,形成了竞争互动理论。Chen(1996)认为竞争互动理论研究的是当企业在进行竞争性进攻或反击经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分析方法。此后,学者又对竞争对手的数量进行拓宽,D'Aveni(1998)打破了企业仅面对一个竞争对手的前提假设,提出一对多的前提假设,形成了超级竞争理论。此后,学者们认为企业在一对多的竞争环境下,采用的不是单独的竞争策略,而是同时计划、连续实施多个竞争行为。
......


2.2 纵向整合相关研究
国内外的学者主要从“纵向一体化”的概念来理解“纵向整合”,并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纵向整合进行定义,有基于经济学视角、供应链视角、所有权视角等。基于经济学视角,科斯最先对纵向一体化进行定义,认为厂商为了取代的购买投入和销售产出而完成的内部投入产出行为是纵向一体化(科斯,1937)。Porter(1980)认为企业将技术上不同的生产、配送、销售等经济活动环节在同一个厂商内部进行,通过内部的管理实现经济目标。郑方(2010)认为把供应链条中的业务活动从市场转为企业内部进行。基于供应链视角,Waterson(1984)认为纵向整合指的是厂商内部进行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的连续生产阶段,将上游、中游或下游的环节进行联合统筹管理。AvenelBarlet(2000)认为参与多于一个的连续生产环节,或参与分配环节的厂商进行了纵向一体化。田青(2005)认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为了建立产业链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联合的方式在产业链全流程进行生产和销售。陈立文(2009)认为在生产工序上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两个企业进行合并是纵向一体化。基于所有权视角,Grant(2002)认为企业在垂直活动中拥有所有权即是企业的纵向一体化。邱少春、崔兵(2006)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是,在共同的所有权下,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生产过程、或者企业把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相结合。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纵向整合的范围比纵向一体化要广泛。芮明杰、刘明宇(2006)认为企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方式,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协作行为即是纵向整合,企业间的合并是产业链纵向整合最极端的形式。周勤等(2007)认为纵向整合是一种战略行为,目的是基于产业链上下游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整合。吴利华,周勤,杨家兵(2008)纵向整合战略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运用介于组织和市场的中间组织形态,例如:合资、企业联盟等。
.......


第三章 动态竞争下企业纵向整合战略.....19
3.1 动态竞争优势.......19
3.2 基于快速互动的纵向整合.......22
3.4 本章小结.....25
第四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选择......26
4.1 纵向整合企业面对潜在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分析......26
4.2 纵向整合企业面对正面攻击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分析........28
4.3 纵向整合企业面对非正面攻击所采用的竞争策略分析....30
4.4 本章小结.....31
第五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以百丽集团为例....33
5.1 百丽集团概述.......33
5.2 百丽纵向整合快速互动战略........33
5.3 百丽竞争环境变化分析......36
5.4 百丽竞争对手状况分析......36
5.5 百丽集团竞争策略的选择.......39
5.6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启示与建议........40
5.7 本章小结.....42


第五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以百丽集团为例


5.1 百丽集团概述
始创于 1991 年 10 月的百丽集团,主要业务是鞋类产品的订单加工及制造业务,与大部分的订单生产企业相同。百丽集团前期的发展大约经历几个阶段:1992 一 1993 年的加工贸易阶段;1993 一 1995 年的单一鞋类生产批发阶段;1995 一 2001年逐步对品牌零售网络进行构建,高效率地抢占商业通道,采取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式的直线连锁经营模式,2001 年,其女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一;2002 一 2005 年对零售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采取相关多元化和多品牌战略,并且进行公司重组,为上市做准备。2005年,得到了“摩根士丹利”的注资后,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国内最大的女鞋零售商,旗下的自有品牌有“百丽”“思加图”“天美意”等;2007 月 23 日,百丽集团成功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百丽集团从上市到 2011 年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增长情况。纵向整合能够使百丽更快地进行扩张,从而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实现快速竞争。2003 年我国人均 GDP 超过 1090 美元,人民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2006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金额实现了 13.7%的高增长,2007 年 11 月达到 18.8%的增速,这是 3 年来的最高点,消费进入全面升级阶段。消费大幅度地升级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情况,财富提高让人们可以购买高档的品牌产品;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消费类型向享受型消费过渡,更加注重品牌体验;新消费顾客以中青年与女性为主,其消费特征是注重时尚、品牌与高档。

....


结 论


本文采用文献理论探索法和案例研究法的方法,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动态竞争下采取纵向整合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分析框架。在动态竞争下,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可以实现快速互动或多点竞争。然而,由于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攻击,企业纵向整合的竞争优势受到影响。此时,企业需要根据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行为以及自身情况进行纵向整合后竞争策略的选择。主要研究的结论:
第一,纵向整合优势的暂时性,即使企业通过纵向整合战略获得了快速互动和多点竞争的优势,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变化,企业取得的优势无法长期的保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选择合适自身情况的竞争策略。
第二,本文根据在位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行为,对纵向整合后在位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行探讨。当面临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时,纵向整合在位企业具有产业链上资源和成本上的优势,在价格、产量和生产能力上采取“恐吓”的竞争策略。当面对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时候,当竞争对手经济实力较弱时,采取残酷的价格战策略。当竞争对手经济实力较强,价格战无法开展的时候,在位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而当市场竞争激烈,并且差异化策略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在位企业可以利用纵向整合获得的竞争优势进行相关多元化策略。对于竞争对手的非直接对抗,在位企业可以采取迂回对抗策略。在多点、多市场进行竞争。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