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翻译报告背景
此次翻译项目是对《企业激励政策和环保决策》中,由 Peter H May 等所作的《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案例的翻译。国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早于中国,早尝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苦楚,于是早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变发展模式提到议事日程,深知教训也取得了成绩,自然是走在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前列。
放眼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环境问题的蝴蝶效应能波及全球,中国需要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所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演为了经济效益放弃自然环境的悲剧重演;放眼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信息加速传播,先获取信息意味着万事成功的前提。虽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考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来完成,国外众多的科技文献以及文学著作都被翻译成汉语在国内广泛传播,但是像壳牌这样大型的石油天然气公司治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的译文还很少,导致国人不能在发展中得以借鉴,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作为一名翻译硕士,愿意为改变此情况,献出绵薄之力,让可圈可点的外国环境治理与企业发展协调案例可为国人所借鉴。《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 Peter H May 及其学生所作的报告,笔者愿意大胆尝试将其译作中文。鉴于作者的学者身份,笔者在翻译时更加注重普通中文读者的可接受性。
1.2翻译报告意义
实用文体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大不相同,本次翻译项目是对《企业激励政策和环保决策》中《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案例报告。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早于我国,各项案例和经验也多于我国,译者让读者了解关于公司决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第二,在前人所作的实用文体翻译的理论和方法上,通过对案例报告的翻译,对实用文体翻译做进一步的探讨,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分析,探索更多的翻译方法,创造更多便于读者理解的翻译作品。
1.3翻译报告结构
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原文背景介绍,包括作者简介、原文主要内容介绍和原文的语言特点。
第三、翻译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翻译中遇到的难点,翻译准备工作和所采用的翻译方法
第四、总结在翻译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启发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第三部分是
本翻译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该部分中,笔者集中笔墨,用多种翻译方法对项目报告中的翻译难点进行了处理。
第二章 原文背景
2.1 关于作者
Peter H May 及 Valéria da Vinha 和 Natan ZaidenweberPeter H May 是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席(2008 年自 2009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村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系的教授及地球巴西亚马逊河流流域友好协会的副主任。
Peter May 于 1986 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资源经济学博士学位。从 1991年开始,出任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村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系的教授。他现在同时身兼地球巴西亚马逊河流流域友好协会的副主任一职。他写有 12 部涉及生态经济学,农业生态学和环境政策方面的作品,其中包括 The Subsidy from Nature,Pricing the Planet and Natural Resource Valuation and Policy in Brazil,这三本书均为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他之前担任过福特基金巴西办公室项目官员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罗马的林务主任。笔者查阅了关于 Valéria da Vinha 和 Natan Zaidenweber 的资料,但资料十分有限。鉴于 Peter May 自 1991 年就担任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村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系的教授,因此笔者猜测这两位是他的学生。
2.2 关于原文
2.2.1 原文内容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企业激励政策和环保决策》中的一项案例报告,全文近 1 万 7 千多字的说明文。这篇案例报告主要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发展历史着手,阐述了壳牌意识到,随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对像壳牌这样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一方面要保证自身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应对因增长导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外界压力,同时还要克服企业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壳牌对企业政策进行即时的调整,让所有内外部参与者,即员工、股东、同行、社会公众、政府乃至全世界理解可持续发展方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采用不同的测评方式来评估集团绩效是否从设计到实施都全方位多层面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方案,另外还总结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汲取经验和教训。
第二章 原文背景......................................... 9-12
2.1 关于作者......................................... 9
2.2 关于原文......................................... 9-11
2.2.1 原文内容 ......................................... 9
2.2.2 原文语言特色 ......................................... 9-11
2.3 小结 ......................................... 11-12
第三章 质量控制 ......................................... 12-19
3.1 翻译难点......................................... 12
3.2 准备工作......................................... 12-13
3.3 翻译方法 ......................................... 13-18
3.3.1 功能对等......................................... 13-14
3.3.2 化整为零 ......................................... 14-15
3.3.3 增补与省略 ......................................... 15-16
3.3.4 转换法 ......................................... 16
3.3.5 倒置法 ......................................... 16-17
3.3.6 其它翻译方法 ......................................... 17-18
3.4 小结......................................... 18-19
第四章 总结 ......................................... 19-21
4.1 翻译经验 ......................................... 19
4.2 翻译启示 ......................................... 19
4.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19-21
结论
新共识认为内外推动力影响了企业做出改变,促成可持续发展。内部推动力常常直接与企业日常的运作相连,如股东、雇员、首席执行官和经理,而外部推动力与外部环境相关,如政府部门、民间施压团体、竞争者和金融部门。企业不良运作及之后的财政收入破坏了企业声誉,影响了市场地位时,推动力才会发挥作用。
根据加拿大近期的研究,加国采用严格的环境规范和高标准,企业首先受到政府法规的影响和来自消费者的压力,接着“各式的利益攸关方,包括股东、雇员、社区团体和行业协会”就会促成态度的一致变化。“每个这样的施压团体都向企业表明,有繁杂艰巨的潜在环境危险存在。”企业不得不不计成本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企业一旦制定了环境方案,就必须和关注它的所有人沟通,而不仅仅是股东和员工。调查同样还表明,“越大型的企业越容易受到公众的监督”,企业因规模而显眼(Henriques 和 Sadorsky, 1996)。
壳牌认识到,三大推动力促成企业的变革,即市场竞争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否则就会失掉优势地位;社会期望的重大改变和有曾造成环境威胁和社会威胁的企业历史。这一切重塑壳牌对可持续性的理解。
新问题不是可持续发展怎样纳入企业行为和承诺,而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公约怎样应对社会需求和期望,这也是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的发展受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