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大学生(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协办。联赛成立于 2000年,采用跨年度赛制,每年从 9 月开赛,次年 7 月结束,分为省内赛、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每年约有 500 余所高校参赛,覆盖 33 个省市区,截止 2016年 9 月已成功举办 16 届。无论是综合影响力、参与人数、关注度,还是竞技水平都在当前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中首屈一指,也是唯一通过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认可并支持的全国性大学生 11 人制足球赛事。联赛不仅为我国足球市场的培育、后备力量的储备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足球事业的持续发展[1]。当前,我国足球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示要把足球事业搞上去,李克强总理也极为重视足球等体育事业和产业工作,国务院还多次安排部署专题研究。但是,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关键是优质人才的输送,也就是青少年足球队员的培养。因此,加大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力度是实现我国足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纵观欧洲及南美洲众多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它们的共同之处便是重视大学生足球人才的培养,以及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和氛围。而在我国,足球运动却呈现“爱好者众多,人才匮乏”的局面,在各项赛事上我国男足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深入剖析其原因,这与我国大学生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不得力密切相关,具体来说也就是训练理念不科学、方法不得当、组织不系统导致球队整体攻防能力差。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组建于 1998 年,几乎参加了所有乃至全国高校足球赛事。球队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团结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并追求整体攻守打法,是一支速度与整体结合好、竞争实力强的高效队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山西高校足球霸主地位。迄今为止,球队共获得山西省冠军 16 次,北区赛冠军2 次、亚军 2 次,总决赛亚军 3 次、季军 1 次[2]。
..........
1.2 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分别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进攻能力、防守能力、足球技战术等为关键词对近十余年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我们发现,相关文献大多以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等世界级比赛及亚洲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统计、视频录像及官网公开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一是对球队技战术进行研究,二是对球队进攻能力进行相关研究,三是对球队防守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四是足球比赛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此外,还有部分文献针对球员身体形态等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及对某一球队的进攻或防守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人的身体形态是指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对于运动员这一特殊的职业人群而言,身体形态是其专项技能的基础,某一特殊的身材会促进某一技巧的获得,对于某些专项的比赛位置也有吸引力,因此,不同项目或者同一项目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往往具有不同的身体形态特征。身体形态指标分为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两大类,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反映内部形态特征的指标包括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等。在足球比赛的规则中,明文规定允许合理的冲撞,这是篮球、足球、橄榄球等几大主要球类运动项目中所独有的,因此,足球运动的身体对抗相对其他球类运动更为激烈。通常来讲,身高、体重的对抗最为基础,在此之上,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比赛经验、意识及心理的对抗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因素与运动员的年龄息息相关[3]。出于对测量便利性和实际应用可行性等种种原因考虑,现有学术文献中普遍通过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充实度等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以身高、体重和克莱指数及年龄为主要代表,可大体反映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基本特征[4]。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参加2015-2016赛季特步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组北区赛及超级组总决赛的技术统计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参考已有的各种分析足球队攻防能力的理论研究方法,不断筛选、归纳、类比和分析,并根据太原理工大学的自身特点,选定分析指标,最终对太原理工大学足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深入探究。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面谈、电话访谈、文案往来等方式,与亚足联职业级教练员、太原理工大学主教练等,就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以及对足球攻防技术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进行交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官方网站、全网足球 APP 及公开影像资料,收集整理超级组北区赛和总决赛的各球队球员身体形态各项指标数据及所有球赛进攻和防守等各项技术指标数据,利用 SPSS 软件和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数据特征。
2.3 研究内容
选定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及年龄作为反映球员身体形态的指标,分别从球队整体基本情况和不同位置球员基本情况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太原理工大学足球队与各参赛球队之间的数据差异,同时,比较不同们位置球员上场时间分布,分析各指标均值差异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10
3.1 第 16 届 CUFL 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参赛概况.........10
3.2 身体形态指标分析.......10
3.3 进攻类指标分析..........15
3.3.1 指标选取及原因........15
3.3.2 进球数的比较............17
3.3.3 控球率的比较 ..........18
3.3.4 射门次数的比较........19
3.3.5 射正率的比较............20
3.3.6 任意球的比较............22
3.3.7 角球的比较.......23
3.4 防守类指标分析...........25
3.5 与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的比较.....33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40
4.1 结论....40
4.2 建议....41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第 16 届 CUFL 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参赛概况
如上表 3-1 所示,太原理工大学足球队共计参加 2015-2016 赛季特步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 13 场比赛,9 胜 4 负,获胜率 69%。其中超级组北区赛 7 场,6 胜1 负,超级组总决赛 6 场,3 胜 3 负。当前,有关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多从身体成分、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展开[33]。对于足球这样一个允许合理身体冲撞的运动,对抗的基础便是身高和体重,同时,在对抗基础上,年龄是影响运动员技战术、心理、攻守意识等的重要因素。现代竞技足球正向对抗激烈化、攻守争夺白热化发展,进攻方式也逐渐由地面进攻向头球转移,这也就提高了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由于良好的身体形态可增大运动员的立体控制范围,有助于在空间争夺中获取有利位置,从而更好的完成技战术任务[9],因此,球队在选择球员时身体形态成为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身高这一重要身体形态指标,对于守门员、中后卫和利用头顶球获得球权的前锋来说就是一个有利条件[11]。
........
结论
胜负是评判球队实力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国男足在各级比赛中负多胜少,在世界足坛并未博得一席之地。事实证明,青年军在足球事业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提升后备人才整体实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生球队是我国足球事业的中坚力量,优秀的足球队往往具备出色的攻防能力,因此,发现球队在攻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找到提升方向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在2015-2016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参赛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了球队的攻防能力,结果表明:(1)在身体形态方面,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在体重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不同位置球员比较发现,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在守门员位置上存在明显身体优势,前锋、中场球员有体重优势,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缺点。(2)在年龄方面,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略高于对手球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位置球员比较发现,前锋球、守门员年龄差异显著,这与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相吻合。说明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有相对丰富的比赛经验。(3)上场时间分布方面的比较表明,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核心和不可替代球员多,球员的更替基本不会对球队造成影响;且板凳球员较少。(4)在进攻方面,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在参赛过程中,进球数、射门、控球、任意球方面有明显优势,角球优势不明显,但射正率却低于与对手。这表明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整体进攻能力较强是,不仅能够掌控比赛节奏并可获得较多的进攻机会,但把握射门机会的能力还有提高。(5)在防守方面,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在参赛过程中,在抢断、解围、扑救方面,太原理工大学较对手球队差,且差异都显著,以扑救尤为明显;拦截虽高于对手,但差异不显著;在犯规方面比较表明球队基本能够合理应用身体对抗。充分说明防守确实是其薄弱环节。(6)与北京理工大学的比较显示:在身体形态、年龄方面,二者水平相当;不同位置的比较可发现,太原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在前锋和守门员位置上,身体有微略优势,在后卫位置上则略处劣势。说明两支球队身体素质及相互对抗能力接近,但北京理工大学在比赛经验方面有一定优势。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