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世界一体化格局下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一直是当今国人关注的焦点。尽管鸦片战争后中国是被迫打开国门,而改革开放时中国则是主动打开国门的,但这两次“开门”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外来文化的“入侵”。从外国传教士借耶稣基督之手叩响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一时间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学倡导者与旧学维护者不厌其烦地为中国文化的去向开展唇枪舌战,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土洋体育”之争。“洋体育”的不断引进与发展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却不断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乃至怀疑和否定。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政府对待传统武术几乎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武术更是受到了严重打击,大好的形势也是一去不复返。传统武术发展生存空间的被破坏、文化生态的变迁,导致今天许多拳种器械濒临失传;随着老一代武术家的逝去一些武术的技艺和习武总结的心得体会也逐渐消失;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也被竞技武术所掩盖而削弱;习练者对武术攻防的不理解、技击样式的淡化、不追求;尚武重德的精神价值的遗忘以及忽略 传统武术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珍贵的资源在还未来得及记录和保存下来时就悄然离去了①。20 世纪 70 年代末,国家体委曾下发《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从中央到地方组织大批的武术调查工作组,对全国进行广泛的考察,同时在 20 世纪80 年代后分别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工作,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共 129 种之多,收集到的文物资料达 428 本,古兵器 392 件,有关珍贵实物 29 件②。当时的武术挖掘和整理工作成绩斐然,再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瑰丽璀璨和博大精深。然而短短几十年时间,今天的传统武术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辉煌,这 129 个拳种中除了太极拳、少林拳等少数拳种发展较好之外,很多拳种濒临消失,急需保护与传承,翻子拳就是其中之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地对我国传统武术进行保护传承,需要对我国众多的传统武术拳种进行深入的研究。1983 年到 1986 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已经过去了 30 年,我们的武术前辈们一直在致力于武术发展,同时他们也一致认为传统武术拳种是中华武术发展的基础。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击技巧,作为现代化的健身养生、自卫防身、娱情娱乐的功能以及传统文化而继承着。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能与其历史割断,翻子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中优秀的一支,其在甘肃地区广泛流传着,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对甘肃省翻子拳的特征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甘肃省翻子拳的理论和技术风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对甘肃省翻子拳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笔者多年来对流传于甘肃省翻子拳的习练和对该拳种传承者们的学习和接触,通过论述翻子拳在甘肃的传承发展历程,具体的对流传于甘肃省翻子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旨在对翻子拳历史渊源和在甘肃传播发展的历程上作出详实科学的研究整理,目的在于挖掘、完善、整理甘肃省翻子拳的理论,为甘肃省翻子拳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大胆的设想,为中华武术其他的拳种传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学界对翻子拳在甘肃传播发展历程极其特征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使得本文的研究将有一定的新意和突破。通过详细的挖掘研究甘肃省翻子拳在甘肃发展演变的历程,同时也希望可以为甘肃省传承优秀武术拳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科学的为武术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基础。
……….
2 文献综述
2.1 甘肃历史文化背景的综述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距今约 250 万年~距今约 1 万年),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繁衍、生息,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着斗争。到后来,特别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已成为文化交流中心和必经路径,这里成为中国和外国文化和跨国文化的交流区,中外物流的重要通道。这里是西北羌、戎等各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又是中原王朝重要的边陲阵地,同时也是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明对话、交流、碰撞的前沿。自周秦以来,这里成为了古代华夏民族迁徙、民族大融合的地方,多个民族在这里发展繁衍、开疆拓土①。历代的统治者无不视甘肃为军事战争的前沿阵所,甘肃既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国家安全保障的屏风,也是多民族交融的一块敏感区。甘肃历史上记载了无数次的交锋,除了统治者绞尽心力之外,国家也耗费了大量的社会物力、人力和财力来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甘肃这块棘手的“特殊地带”是历代统治者的“隐痛”,因此始终被重视着。作为军事重地,长期的金戈铁马,使甘肃当地的民众一直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不安全感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以武护身、以武立命”成为了一种生命保障的需求。而历代的屯兵驻戍又使军事逐渐深入民间,在无战事期间军人入田成为农民,增加劳动力以积屯粮草;战事紧张时,农民又被征调成为兵士,提高战斗力以壮大规模。这种“化兵为农,征农为兵”的农兵制,为武术在民间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基础。严酷的自热条件、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甘肃人不畏艰辛困苦、粗犷彪悍的性格,而兵戈相向残酷的生活现实,练就了甘肃人独有的品质和尚武崇勇的精神。
………
2.2 国内相关专题的研究
尽管翻子拳在甘肃被广泛传播着,其史料记载年代也够久远,研究形式丰富多样,但是在现代武术界和学术界将甘肃省翻子拳作为一个完整、独立传承的研究,学术著作实并不多见。笔者通过以“传统武术拳种”、“翻子拳”、“西北武术拳种”等作为关键词在CNKI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对 1984 年到 2014 年所有期刊进行全文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章 66 篇,其中,关于拳种流派的文章 42 篇;关于翻子拳的文章有24 篇;其中,期刊类文章有 20 篇,士论文有 4 篇;通过查阅硕士、博士论文,及近几十年相关专著及刊物等资料查阅,把甘肃省翻子拳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并不多,特别是作为学位课题研究还没有见到。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9
3.1 研究对象....9
3.2 研究方法....9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4.1 翻子拳的传承及起源.......11
4.2 翻子拳的风格特点.........14
4.3 甘肃省翻子拳的传承及起源........15
4.4 流传于甘肃省翻子拳的特征........17
4.5 流传于甘肃省翻子拳技法的成因分析.......24
4.6 甘肃省翻子拳练习方法及感悟......27
4.7 甘肃省翻子拳的现状与综合分析 ..........30
5 结论与建议 .......34
5.1 结论.......34
5.2 建议 ......34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翻子拳的传承及起源
本文以流传于甘肃省的翻子拳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就不得不先从翻子拳这个拳种讲起。翻子拳,是我国北方武术拳种中的一枝奇葩,原名“八闪番子”又名“番拳”,有“绝技快招”之称。“番”字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兽足。《集韵》释谓:说也。《广韵》释谓:更递也。《尔雅释训》释谓:勇也。《中华大字典》,《新华字典》释谓:遍数,次数,三番五次,番生不息。从以上资料记载,更确切的解释“番”字是勇武之义、重复、连续之意。扩展外延到拳术即是拳法重复连环之意。因此:番子拳是勇武之拳术,拳法密聚连环,技法变化番生不息之拳术。近年来,对番子拳的“番”字一直延用为“翻”字,与众多史料不符,乃不慎之举。在1988 年 2 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的戚继光原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将八闪番改写为八闪翻。笔者也同意用“番”,因为习惯故此文也沿用“翻”①。翻子拳的起源众说纷纭,然首见于史料的是明朝大将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该书拳经捷要篇中记载:“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探马,八闪番,十二短,亦善之善者也”。据此推论,翻子拳术至少在明朝以前就广泛流传。徐哲东(字震)在《国技论略》中写到:“八番,即明代八闪番之旧称而加简文,番子则后起之名也②”。说明翻子拳在明代就有完整、系统的技术套路。从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长拳三十二势歌诀来看,其中吸取了翻子中的很多技法招势。如:翻子拳中的“旗鼓势”、“拗鸾势”、“埋伏势”、“下插势”、“顺弯肘”、“拈肘势”、“当头炮”等七势都可以从翻子拳拳经图谱中找到相同的名称和示意图。其中最为一致的是“旗鼓势”,从动作上来看,都是两臂略屈,左前右后,掌心向上、置于面部前方,两肘护住两肋,守其中线,两腿下蹲,双膝内扣,左前右后前弓后屈,重心在两腿之间,后踵提起,目视前方。技术应变也基本相同。
……….
结论
5.1.1 流传于甘肃省的翻子拳是翻子拳的一个分支,它传承了翻子拳脆、快、硬、弹的动作特点。
5.1.2 甘肃省的翻子拳吸收了西北劈挂拳的大开大合、猛起硬落的特征和西北八极拳的硬打硬靠、稳固扎实的特征,与西北其他拳种的不断融合下形成了甘肃省翻子拳的鲜明特点。
5.1.3 甘肃省翻子拳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在传播内容上大多以演练套路为主,很少关注对练和攻防。
5.1.4 有着地域特色的甘肃省翻子拳等传统武术拳种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除了要依靠民间组织之外还必须要依托于政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