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中书局的新文学类出版概述
第一节 正中书局的新文学类图书出版
正中书局创办始终,一直以出版教科书作为主营业务,来达到配合国民党“党化教育”的目的。而本文未将教科书新文学纳入研究范围,原因在于教科书中新文学所占比重极少和所选文章的非原创性。
纵观正中书局出版教科书概况,除历史、生物、医学等理工科方面的教科书外,正中书局涉及到国文类的教科书有如下几种:叶楚伧主编,《初级中学国文》(全六册),南京正中书局1934-1935年版,国民党党化色彩较浓,新文学作品比例不高,包括朱自清的《匆匆》《背影》《绿》《秋》《荷塘月色》,俞平伯的《夜月》《花匠》,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我所知道的康桥》,周作人的《怀念爱罗先珂君》《北京的茶食》《乌篷船》等,其中偏爱朱自清、俞平伯、徐志摩、周作人、冰心、苏梅、徐蔚南等人唯美风格的散文小品,朱自清最受青睐,基本不收鲁迅、郭沫若、茅盾、田汉等左翼作家的作品;叶楚伧主编,《国文(师范用)》(全三册),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初版,选新文学作品极少,只有《寄小读者》《济南城上》等寥寥几篇;叶楚伧主编,《简易师范学校及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国文》(全七册),南京正中书局1935-1936年初版,收徐蔚南《我们快活》《初夏的庭院》、冰心《寄小读者》《赴敌》、杨振声《济南城上》、苏梅《扁豆》、叶绍钧《母》《篮球比赛》《蚕儿和蚂蚁》《小蚬的回家》《没有秋虫的地方》、朱自清《荷塘月色》、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李健吾《从军》、叶楚伧《牛的觉悟》等,其中叶绍钧选文最多;叶楚伧挂名主编的《初级中学国文》(正中书局1934-1935年版)发行量比较大,其第一册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即已印至第 33 版. ,叶楚伧当时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正中书局也是国民党的官办书局,这种官方身份决定了其党化教育面目,所以它们不仅迅速响应蒋介石发动的“新生活运动”,还大量收入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等党国要人的文章,新文学篇目中像《在雪夜的战场上》(盛炯)、《游新都后的感想》(袁昌英)、《龙潭之役》(徐鹤林)等歌颂国民党的作品也很多,右翼文人如罗家伦、徐蔚南、苏梅等人作品纷纷被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左翼作家则一篇不选;汪懋祖主编,《初级中学国文》(全六册),南京正中书局1934-1935年初版,收朱自清《荷塘月色》,徐志摩《泰山与日出》,俞平伯《花匠》,胡适译作《二渔夫》(莫泊桑),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叶绍钧《母》等文章;吴秉常主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初版,徐志摩《政治与民众》,夏丏尊《艺术与现实》,胡适《文学的方法》;教育部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主编,《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全四册),南京正中书局1942年初版,新文学内容极少,多是关于家庭教育、社会道德类的短篇小说;吴织云主编,《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全八册),南京正中书局1946-1947年初版,选新文学作品基本没有,内容宽泛杂乱,涉及到地方政治、农业、建筑、社会风气、生理健康等;等等。
..............................第二节 正中书局的新文学类杂志出版
这一时期正中书局出版的与新文学有关的杂志主要是《读书顾问季刊》和《教与学》月刊、《战时中学生》、《新学生》这四种,它们并非文学性质的期刊,但都刊载了一些新文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翻译等等。下面分述之。
《读书顾问季刊》,1934 年 4 月于南京创刊,是书局出版的第一种刊载文学类文章的刊物,1935 年 1 月终刊,总共 4 期,出版者读书顾问季刊社,发行者正中书局,并由正中书局聘请王平陵担任主编。该刊为综合性杂志,主要有书报评介、中外作家、短论、思潮、文艺、学生文选、学生生活等栏目。文艺方面由顾仲彝、郎鲁逊、唐锡如、侯佩尹、刘延陵等人提供稿件,价目为每册二角五分,作家投稿每篇稿酬为二元至四元。编辑后记中写到“这刊物愿意做青年们唯一的良伴,尽可能地让出篇幅来刊登青年的感想,及研究的心得。”①辑后记[J].读书顾问季刊,1934-4. 从栏目上看,读书法、教师指导、学生生活、学生文选等栏目都有意识地面向青年读者。同时,编辑认为“这刊物主旨是成年青的良伴,是青年发表思想的公开原地,所以决定从下期起向全国青年征文”,为青年读者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
《读书顾问季刊》共包括短论 51 篇,书报评介 38 篇,人物评传 4 篇,思潮共 3篇,先后介绍徐志摩、田汉、侍桁、邵洵美、黄庐隐、林语堂、宗白华、洪深、郁达夫、章克标、朱自清、落华生、老舍、刘大杰、陈望道、苏雪林 16 位中国作家和约翰·曼司非尔、维尼、勃克夫人、玛志尼、托尔斯泰、兰姆、罗斯琴、柴霍甫、斯台尔夫人、皮蓝得娄、育柯摩尔、伐佐夫、德莱塞、梅斯斐德、密尔顿等 15 位国外作家,文艺创作共 15 篇(含翻译 4 篇),通讯 3 篇,特载 1 篇,学生生活 5 篇,学生文选 3 篇。有关新文学具体篇目见“附录”。
.......................
第二章 正中书局出版的主要新文学类型
第一节 社会与人生文学
从社会时代背景来看,民国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各种力量混杂其中,旧事物顽固生存,新事物破土成长。城市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落后的农村自然经济相互对抗,封建清王朝覆灭之后科学民主思想观念虽渐入人心,但大一统的权威和封建宗法家长制的传统观念仍有深远影响力。此类种种,使得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作家们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下创作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婚恋等社会问题小说。国民党出版机构虽以出版党国教义来维护国民党统治集团利益为中心立场,但也不得不正视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得不顺应文学的主流和读者的阅读倾向,因此也出版了不少关注民生疾苦和批判社会的作品。经大略统计,可得下表情况:
.........................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与抗日文学
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倍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欺凌的弱国,时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意识和民族主义立场就逐渐在知识分子阶层乃至社会大众中滋生和繁育。尤其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寇的公然侵略和灭亡中国之心更是唤醒了整个中国,使得国民的民族主义情感日益炽烈,民族主义思想也在国民党政权的有心提倡和整个社会的自然生发的合力之下迅猛流播。同时应该看到,左翼宣传、倡导的“阶级主义”思想在青年知识界中发展迅速,因此,国民党政权对民族主义思想的大力提倡,一方面是继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另一方面则是以“民族主义”对抗、消解中共和左翼的“阶级主义”。
三十年代整个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和国民党的以“民族主义”宣传消解中共的“阶级主义”宣传的动机也对正中书局的新文学出版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得正中书局也加入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热潮之中。在正中书局发表的有关民族主义题材方面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的作品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后义勇军抗日的英勇行为。潘孑农的小说集《没有果酱的面包》,由《没有果酱的面包》、《从沸点到冰点》、《吼》、《大帅的故事》、《铁蹄下》、《烽火》、《盗用公款的人》七篇短篇小说构成,其中除《没有果酱的面包》、《盗用公款的人》以外,其余五篇均是抗日题材。《从沸点到冰点》,根据一二八事变所写,描写一个在一二八占领上海的日本将领——吉田少将的战前战后心理状态,从战前的好战、信心满满“沸点”状态,到战中面如灰色、“想打退堂鼓”的“冰点”状态,反衬出对中国抗战的希望。《吼》叙述韩国革命青年李光宇为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背井离乡,加入中国的义勇军队伍,在一个老领袖的安排下潜入敌军大本营,行动败露后关押到日本东京。这篇小说将人物设定成同为法西斯日本国家迫害的中国接壤国——韩国人,自己的国家同样水深火热,来到中国的反法西斯战场,连同中国义勇军抗日,颇有反法西斯同盟的意味,扩大义勇军题材的范围。
.......................
第一节 正中书局与新文学作家阵营 ........................ 42
第二节 正中书局对于新文学发展的贡献 ............................ 47
第三节 正中书局新文学出版的局限 ........................... 51
第三章 新文学场域中的正中书局
第一节 正中书局与新文学作家阵营
从书局的发展来看,每个书局都有自己的作家群体。正中书局的作者群,主要有三类:其一是党政机关人员和倾向于国民党的作家;其二是无站队、不从属任何政治派别的自由作家;其三是青年和学生作家。下面结合三四十年代的文化环境,对这些作者群进行整体考察。
一、国民党文人和右翼作家。这其中包括与国民党官方关系密切且政治态度上明显支持国民党而同时又与中共保持距离的人士,如国民党官员、御用文人、右翼作家等,如陈立夫、陈果夫、张道藩、潘公展、周子亚等人,御用文人王平陵、沙雁等,还有张厚植、张镜秋、王进姗等。同时,正中书局也积极为右翼作家提供创作平台,如中国文艺社的华林、缪崇群、周子亚等,“民族主义文艺”社团如开展社的潘孑农、卜少夫、程景颐,线路文学社的杨昌溪、何乃黄,等等。这几个社团都有一定的国民党背景,社团部分成员便出自国民党党政部门。如,开展社的程景颐来自铁道部,线路社的何乃黄曾于江苏省民政厅任职等。
二、中间派作家。在正中书局的作家群体中也包容了梁实秋、卢冀野等党外知识分子,这实际上反映出国民党自身宣传和文艺人才的缺乏,也展现出国民党拉拢中间派文人的一贯策略。正中书局借助官办身份、稿费丰厚的优势,积极拉拢中间派的文人。它与新月派文人关系匪浅,在书籍出版物和出版杂志期刊上多次发表新月派作家作品。同时还与新月派商量合作办文学刊物,这其中就包括与以梁实秋为牵头人共同谋划的无疾而终的《学文》季刊。
......................
结语
自南京政府成立以来,一直未能建立起合法稳固的统治,面对党内外的分裂和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鲜有精力投注在文艺政策和运动上。1930 年的春天,左联在上海成立,普罗文艺遍地开花,大有席卷全国之势,国民党迫切地感觉到争夺文艺话语权的必要,因此,紧随在左联的身后,国民党支持的前锋社、中国文艺社等右翼文艺社团出现,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一时勃兴,大量的右冀文艺期刊在官方资金的扶助下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正中书局就是在国民党加强其文化统制的这一政策背景之下诞生的,并且始终作为国民党政权的出版宣传工具而活动着。
正中书局的国民党官办背景决定了它无法像商务、中华、北新等民营出版商一样纯粹以商业利益和市场原则为出发点,而主要是以政治利益为导向。在新文学出版方面,它以官方代言人的立场,反对普罗文学、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宣扬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文艺思想和民族主义文艺思想,并据此出版了大量的文艺书刊。因此,正中书局的出版物(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中有不少攻击普罗文学、反对阶级学说、追求人性论的内容,反共和维护国民党统治是正中书局进行文学出版的首要动机。同时在与作家的关系上优待国民党文人、南京高校师生群体,缺乏对与其政治立场不合的左翼作家的容纳雅量,这自然也限制了其稿源和在新文学出版方面的整体影响力。因此,虽然正中书局拥有官方背景的强力支持,同时拥有较民营出版社更为优厚的资源和条件(稿费、版税)来吸引除国民党文人和右翼文人之外的自由文人,但事实上,在正中书局上出版的重要文学著作和成名的作家并不多,反倒是商务、中华、开明、北新等民营出版社更容易吸引大作家和名作品。这说明作为官办书局和党化宣传工具的正中书局在新文学出版领域并没有建立起良好口碑和权威性形象,其官办体制和运营机制严重束缚了它的市场灵敏度,同时其党化宣传工具的属性也损害了其在文坛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