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民参与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07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导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微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温州 7·23 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手机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李娜夺得法网冠军、直播官员开房、佛山小悦悦事件、药家鑫驾车撞人事件、李双江儿子打人等等。其中,温州动车事故后,政府在处理过程中自说自话,引发了微博上媒体及民众对铁道部铺天盖地地、愤怒地追问和揭露;郭美美的故事并不简单是一个二百五式的炫富女故事,而成为了国家信用破产的事件;微博打拐,虽然很快归于平静,但是通过网民的思考,已把一个善念变成公民的行动。这些新闻的传播,都是媒体在微博上爆料,然后意见领袖们紧跟着表态和讨论,群众再围观,最后公众的民意影响政府政治决策和游戏规则。这说明,微博早就大大的超越了传播手段或无价值取向的工具的范围,而是带有社会力量,甚至是一种政治势力的属性。从微博的快速发展及其扮演的日益重要作用,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其本身没有属性的好坏可言,在为公民参与提供新途径、影响社会舆论形成的同时,也带来着一些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它对公民参与在社会舆论形成中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有哪些?该怎样看待?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使互联网在公民参与中扬其长、避其短?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的前景是朝向哪些方向发展的?本论文试图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几个方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为其他几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保障。政治建设和改革中,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手段,而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参与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能作用于政府政治决策,并成为社会监督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试图在政治学视角下,研究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带来的影响,并阐述如何发扬其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并展望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的发展前景,这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而公民参与这个话题是政治学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问题,对两者的分别讨论成果颇多,但是将公民参与放在互联网时代,并讨论其对社会舆论形成的作用的综合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在国内,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信息化社会、网络也快速发展,早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例如陈士玉在《当代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一书里就详细划分和论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吴利平著的《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中,阐述了网络正在成为政治决策和民意表达、互相沟通的一个重要直接平台;北京大学王浦劬教授所著的《政治学基础》,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都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参与的内涵、发生和发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互联网的时代。由于互联网是目前最具交互性的媒介,它为公民沟通、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公民知情权、表达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保障,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力图梳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以及在以上背景之下,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形成的影响,进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隐秘性等特征,对公民参与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中也有消极影响。笔者认为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应该取其积极影响为我所用,避其消极影响并引以为鉴,从而更好地扩大公民参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本专业优势,从政治学角度对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对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社会中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尤其讨论了互联网络中的微博及其独特作用。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难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讨论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的发展前景时,论述可能仍较粗浅,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就所研究的问题运用了综合分析法,查阅了互联网的发展、公民参与、社会舆论、微博等资料,并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观点、现象、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正反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形成的作用,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参与...............4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4

第二节 公民参与的概念.................6

第三节 网络对公民参与的影响.............8

第四节 网络因素中微博的独特作用............12

第二章 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形成的作用.............. 15

第一节 社会舆论及其作用............15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17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对社会舆论的消极作用.............19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的发展前景..............22

第一节 网络文化建设...........22

第二节 网络法制化建设................24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中公民主体性的提高...........26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更便捷、更畅通的渠道,而公民参与途径的扩大为社会舆论形成提供了新平台。虽然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加强我国公民的话语权的同时,还有一些消极影响,例如谣言的传播、网络舆情并不完全反映真实民意等等,但是它作为信息时代公民参与越来越重要的途径,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可替代的沟通交流方式、舆论监督方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享有的民主,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最广泛的民主。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参与为社会舆论的形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必能推动改革,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互联网络时代,通过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不断增强公民的主体性意识,网络就能更好地成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舆论形成的良好平台,社会主义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定能焕发出更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1 月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11 月版

[3] 刘文富:《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年 9 月版

[4] 李树军:《行政监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年 5 月版

[5] 李永刚:《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年版

[6] 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7] 唐光怀:《舆论监督法制化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一版

[8] 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

[9] 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 月版

[10]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